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日期: 来源:麻醉MedicalGroup收集编辑:麻醉MedicalGroup

全麻是通过药物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接受手术或其它有创医疗操作的一种方法。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全麻状态下的患者不会感受到任何疼痛,同时也不会对正在进行的医疗行为有任何真实的记忆。

麻醉医生负责在整个过程中对患者的麻醉状态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与管理,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去选择合适的全麻方式、药物与剂量。

目前常用的全麻方式主要有插管(气管导管或喉罩)全麻与无插管全麻两大类,前者是用麻醉机帮助患者呼吸的麻醉,而后者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麻醉。下面就谈谈患者可能经历的全麻体验。

首先,患者需要为即将开始的全麻做一些准备。他们要在麻醉前接受麻醉医生的访视,告知麻醉医生他们的病史、过敏史、手术及麻醉史及日常的身体状况,方便麻醉医生对他们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具体的全麻计划。

麻醉医生也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相关麻醉过程并交代相应的手术麻醉风险,解答患者及家属对麻醉方法所持有的疑问,最后由患者或家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患者需要严格执行麻醉医生给出的禁食禁饮时间,减少麻醉中发生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风险,同时做好口腔清洁卫生,并尽可能剔除面部胡须,为全麻面罩通气或插管提供更好的条件;患者需要在全麻前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引起血压波动,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适量安定类助眠药物。

其次,患者会在手术室或其它有创操作地点看到或听到医务人员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比如由手术/操作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这三方组成的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身份信息、手术/有创操作部位标识及手术/麻醉风险分级等情况进行核查。

麻醉医生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以及护士要在患者的肢体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等。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此时患者看到而认定的内容也未必都是真实的情况。比如多数患者会认为护士扎静脉针仅仅是为了给予全麻药物,事实上,这条静脉通路还是全麻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给予应对药品的一条“生命线”。

当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全麻就即将开始了。无论是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还是通过吸入麻醉气体实施全麻,患者最先是有一种逐渐入睡的感觉,有时会伴有眩晕,然后就很快进入无意识状态,不再感知周围环境的存在和视觉及听觉刺激。这也就是医学专业术语中所说的“麻醉诱导”,这段过程也是患者在手术/有创操作前最后的记忆。

有的患者术后会回忆出麻醉医生在给药前用了一个面罩罩住了自己的口鼻,容易误认为自己当时是吸入了麻醉气体而“晕”过去的。其实,即便是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麻醉医生在麻醉诱导阶段也会使用到面罩,只不过此时面罩中输出的只是氧气,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减少缺氧性并发症的发生。

当手术/有创操作结束后,麻醉医生会通过停止给药来终止全麻,这时患者会随着药物在体内代谢清除而逐步从麻醉中清醒。患者会听到有人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要求自己做诸如睁眼、张口、伸舌等判断麻醉恢复程度的动作。此时头晕、迷糊、疲倦或乏力都是麻醉药物还未彻底从体内清除时的现象。此外,有些患者还会经历一些全麻后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术后恶心呕吐是全麻后一个常见副作用,麻醉药物(长效阿片镇痛药、吸入性麻醉气体等)、较长手术时间、手术部位(腹部手术、咽喉部手术等)、患者有晕动史等因素都会增加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机率。有些患者会出现全麻术后谵妄,它多发生在术后一周以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等,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酗酒及药物成瘾、睡眠呼吸暂停等都是引起术后谵妄的高危因素。

接受插管全麻的患者,由于导管对咽喉部组织的损伤,可能术后会出现喉咙痛等不适感。术后疼痛是很多全麻患者主诉的不良问题,它不仅给患者在身体上带来了痛苦,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及情绪造成负面影响。

部分使用术后镇痛泵的患者其术后疼痛程度能得到很大的缓解。部分成年患者会表述自己在全麻后“记忆力减退”,部分儿童患者的家长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全麻后是不是“智力下降了”。虽然有研究表明3岁以下且使用全麻两次或更多次的患儿日后出现学习障碍的风险会增高,但还没有证据表明全麻本身会对3岁以上人群的智力产生影响。心理暗示以及包括脑部在内的身体器官机能的下降,都会增加成年患者及幼年患者的家长在全麻后出现“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的体验。

全麻中患者会不会做梦?答案是肯定的。有研究表明,约占1/4的全麻患者会做梦,而且其中有一半的患者做的是美梦,做恶梦的患者极少。目前已知患者年龄及所使用的药物(如丙泊酚、地氟烷)与全麻中所产生的梦境有关。

全麻药物的作用是抑制或阻断疼痛信号在神系统中的传递,因此,理论上全麻期间患者是不会感受到任何疼痛或不适的。一旦患者术中出现体动(头部摇摆、肢体抖动、臀部扭动或手术部位移位等)的现象,就提示当前麻醉深度不足以完全抑制或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而并非是与“做梦”有关的“兴奋性体动”,这时需要麻醉医生加深麻醉。

虽然绝大多数患者对术中药物不足导致的体动现象并无感知,但麻醉医生应该警惕并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因为在一些个案报道中,出现了“术中知晓”的案例,即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感知到自己在术中所经历的疼痛或其它不愉快感觉。从严格意义上说,“术中知晓”属于麻醉不良事件,它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伤害,是必须得到预防和杜绝发生的状况。

目前一些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全麻患者实施了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这种监测指标能够有效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此外,使用可靠全麻药物、规范麻醉药物使用、保持手术室环境舒适安静及增强麻醉医生责任心等都是杜绝发生“术中知晓"的有效措施。

事实上,患者所能体验到的全麻内容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占比例很小,很多麻醉医生所做的专业性工作患者是无法体验到的,如麻醉诱导后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有创动脉及深静脉监测、术中的麻醉维持及患者安全管理措施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外科医生常爱说一句话,即“麻醉医生是保障手术顺利及患者安全的幕后英雄”。

熊巍(撰稿),王强(审核)

作者简介:熊巍(1974.1-),女,汉族,北京市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麻醉与疼痛;王强(1968.10-),男,汉族,浙江杭州市人,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临床麻醉与疼痛

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麻醉科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相关阅读

  • 乳腺钼靶检查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 乳腺钼靶检查也被称为乳腺X线摄影,是一种借助低能量的X光透射乳房来获得乳腺影像的影像学技术。乳腺钼靶检查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通过X摄影能够清晰地显示
  • 西藏完成第一例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手术

  • 近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援藏医疗队的指导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了第一例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手术,年仅9岁的患者旦增卓玛得到及时救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
  • 昆医大附一院为4岁患者摘除肺部巨大肿瘤

  • 11月28日,一位4岁的小患者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昆医大附一院”)胸外二科复查。检查显示,恢复良好,各项指标正常。就在13天前,该院胸外二科施云飞主任团队从这名
  • 国家药监局批准地达西尼胶囊上市

  •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地达西尼胶囊上市。该药适用于失眠障碍患者的短期治疗。地达西尼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是γ-氨基丁酸A型(G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全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全麻是通过药物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接受手术或其它有创医疗操作的一种方法。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全麻状态下的患者不会感受到任何疼痛,同时也不会对正在进行的医疗行
  • 十二师 投入5600余万元实施道路养护工程

  • 11月24日,十二师三坪农场连队巷道、二二一团域内交河线等4.1公里道路完成修补实现通车。今年,十二师围绕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环境目标,筹集资金5600余万元,实施公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