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记忆深处的春播

日期: 来源:兵团日报收集编辑:兵团日报

●陈发德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连队职工来说,春播既播种着职工的希望,播种着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播种着职工的幸福指数。

1986年,我在农七师(现七师)一二六团九连参加了工作,承包了几十亩地。那时候,我对春播生产之前的准备工作知之甚少。询问身边的老职工以后,从3月中旬起,我就着手开展领取棉种、地膜和农药;使用农药拌棉种、晾晒棉种、捡拾地里的棉花残杆、检查监督播前机车作业质量等春播之前的准备工作。

做完播前准备工作以后,我就开始焦急等待连队下达播种时间的通知,并密切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那时候,播种机车很少,每个连队播种时间长达20天。另外,春季大风天气较多,一旦刮大风,就无法播种。如果播种期间遇到大风天气,铺在田间的地膜就会被大风刮得横七竖八,满地狼藉。一旦已播农田遭受大风灾害,受灾职工就要迅速抗灾自救,立即重新播种或者人工补种。

机车在地里耙地和整地结束后,必须立即播种,否则,地里跑墒了,就无法保证一播全苗。一旦一播全苗的希望落空,就要快速在地里进行又苦又累的人工补种,增加春播农用物资成本。

连队职工们深知:一旦地里没有全苗,当年种地的希望就彻底破灭了!

在连队下达播种通知以后,我和父母早晨6时起床,顾不上吃早饭,带上馒头和开水,便使用架子车把储备的春播农用物资从家里拉运到地头。播种机车一到,我和父母便快速将棉种倒入播种机的机箱里面,并把地膜卷安放到播种机上。机车一启动,我便站在播种机上面仔细观察机箱里棉种下种的情况是否正常,并及时续接播种机上用完的地膜卷。在播种机后面,父母使用铁锹将已铺地膜的膜边用碎土压严实,防止大风把地膜刮起来,造成膜下的土壤跑墒。

中午时分,我和父母在地里匆匆地吃了些馒头以后,便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投入春播生产中。到了下午,地里的播种工作终于结束了,我和父母扛着铁锹,疲惫不堪地往家走。到了家里,赶快换洗沾满灰尘的衣服。

播种结束不久,连队职工就要对地膜棉进行人工解放棉苗和人工定苗,这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先后在连队、团场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经常参加团里组织的“支援连队春播生产”义务劳动,而且经常采访春播生产中的连队职工,所以,我对春播工作依然了如指掌。

那时,连队的播种机车有所增加,但春播生产仍然要依靠抢墒播种的方法,才能实现一播全苗。播种以后,遇到地墒不足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人工补种补水。所以,在播种的时候,连队职工抢时间,争速度,抓墒情,快播种,依然十分辛苦。

从2007年开始,我所在的一二六团全面推广应用了节水滴灌技术。从这一年开始,全团各连队推广应用了播后滴水出苗技术,连队职工彻底告别了“起早贪黑,争分夺秒,抢墒播种”的历史。特别是2012年以后,各连队推广应用了超宽膜膜上一穴一粒精量播种技术,连队职工再也不用人工解放棉苗和人工定苗了。

2018年,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实行以后,连队的播种机车大幅度增加,更新换代后的播种机播种质量越来越好。连队职工完全自主选购春播农用物资、播种机车,决定播种时间、选择播种技术,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自此,在春播生产期间,连队职工从容地下地播种,几乎不需要人工地膜膜边覆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如。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回眸几十年的春播生产,连队职工从过去的紧张、繁忙变为现在的轻松、自如——这令人惊叹的沧桑巨变,来自党的惠农政策,来自兵团的深化改革,来自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相关阅读

  • 十四师昆玉市将文化大餐送到职工群众家门口

  • 本报昆玉讯(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通讯员 田甜) 近期,十四师昆玉市党委宣传部、文体广旅局、总工会、团委、妇联组建“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联合兵团秦剧团,赴各团场及周边地方县乡
  • 八师一四二团三分之一连队产值超亿元

  • 八师一四二团三分之一连队产值超亿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助推职工持续增收本报石河子讯(全媒体记者 王素凡 徐敏 段若冰) 连日来,八师一四二团良种连2.8万亩辣椒全面开播。作为特
  • 兵团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反诈宣防“扫楼”行动

  •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近期,兵团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反诈宣防“扫楼”行动,严厉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升职工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兵团各级公安机关结合辖区
  • 五师双河市引导非公企业结对帮扶36个连队

  • 双河讯(通讯员 张培丽 杨良军) 笔者从五师双河市工商业联合会了解到,该师市持续推进“百企兴百连”行动,不断完善帮扶机制,为非公企业与团场、连队搭建交流平台,力促连队发展、职
  • 黄垓镇总工会开展职工踏青摘草莓活动

  • 4月20日,黄垓镇总工会组织职工到黄垓镇鲁东村草莓种植基地,开展踏青摘草莓活动。大家迎着春天的脚步零距离感受着田园风光,走进草莓大棚,亲手采摘草莓,体验采摘乐趣。活动现场,职
  • “三元培育”模式助力打造邹城职工满意家园

  • 邹城市工人文化宫通过打造“三员培育”的邹城样板,着力在基层工会会员中优选积极分子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打造一批服务品质优良、广大职工认可、社会影响广泛的政策宣传员、
  • 小庭院变身“致富园”

  •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俊伟 通讯员 冯步婷日前,记者走进三师四十四团一连居民胡马古·吐鲁洪家的庭院,只见一排排兔笼干净整洁,兔舍内一只只兔子膘肥体壮,旁边的温室大棚里蔬
  • 谷雨至 | 赏中国传统节气 品中华璀璨文化

  • 雨生百谷,万象更新。4月20日是中国的谷雨节气,也是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联合国将中文日定为每年中国传统节气“谷雨”这一天,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中化二建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记忆深处的春播

  • ●陈发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连队职工来说,春播既播种着职工的希望,播种着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播种着职工的幸福指数。1986年,我在农七师(现七师)一二六团九连参加了
  • 志愿助残传递温情暖人心

  • 本报济宁讯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4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志愿服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介绍邹城市“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有关情况。近年来,邹城市坚
  • 等待

  • ●许新杰天气预报说,沙尘暴要来了。很久没有这样的消息。没消息不是沙尘不来,只是来得悄无声息而且太过频繁。在嗅到空气中重重的尘埃气时,在树摇动它的叶子时,在视线模糊以为黄
  • 春风里的风筝

  • ●张继春天来了,田野上暖洋洋的,春风轻唱一首甜甜的歌,伴着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回荡在耳畔。空气里弥漫着绿草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蓝天上,一只只漂亮的风筝,像大鸟一样展翅飞翔,给眼
  • 花事

  • ●叶燕莉四月初,风如呼吸,轻且暖,已有了些许微醺的味道。每每春来,我这个一贯颓丧的人,似又重活一次,内心被各样美好的愿望填满,人也日渐活泛肆意起来。这日朗晴,撇开所有家务,去北郊
  • 阿吾斯奇的星空

  • ●韩国华星空,该用什么量词来形容?一片?一块?在参与阿吾斯奇护边活动的两个月时间里,我得到了心中最好的答案。阿吾斯奇牧场位于七师一三七团,中哈边界萨吾尔山脚下,平均海拔2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