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静 张彦君
“自己打自己的脸都不亏,以前这事办的确实不太好,现在账理清了,公布给群众,也还我一个清白。这次不是巡察组给我指思路,老百姓还不知道会误会到啥时候呢!”近日,汝州市某村支部委员余某伟说。
在汝州市委第九巡察村(社区)组入驻煤山街道某村开始巡察时,接到群众反映,2017年群众集资修路,路没有修彻底,钱也不知道花哪了,有人怀疑村干部贪污群众集资款。因为群众反映的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村干部也不停的调整,深入了解需要时间,于是,经组务会研究后,巡察村(社区)组抽出专人负责此事。
经深入了解,2017年底,该村两委会商议,让支部委员余某伟牵头,各队长配合,修建村游园后的东西路。按照实际情况,道路两旁的住户每户集300—2500元不等的费用,加上干部捐款,大概6万余元。当时计划是只修路基,争取到上级拨款后连同路基带硬化一并实施。由于一直没等到上级拨款,路也一直没有修好,群众开始有意见。2021年新两委成立,新任支部书记经过争取上级资金,路终于修好,但是群众的心里的路并没有通,当年每家每户集资的修路款到底花完没有?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的个别群众,开始不间断地向上级反映。
对大概情况了解后,巡察组对当年参与修路的村组干部逐个进行了走访、座谈,或电话联系,还联系了当年该村的包村领导,尽管已经调往其他单位,但也给予了积极配合。最后,巡察组找到了当年的牵头人余某伟,他也满肚子委屈。巡察组耐心的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协调当年参与此事的其他村组干部,一同帮助余某伟回忆当时都收了哪些群众的集资款,款项最后交于何人保管,大项开支都哪些等等。经过一周时间的努力,该村最终把当年收和支的情况弄清楚,整理了五张明细表,交给了巡察组。
在巡察组的督促下,该村用了三张大红纸,把当年修路的开支情况分别贴在了村十字路口和人群聚集的地方,接受群众监督,还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这多好了,要是早点公布,老百姓谁还说这说那,有账不怕算嘛!”看到公布于众的修路明细,路过的群众纷纷说道。
“群众利益无小事,巡察村(社区)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我们将始终坚持巡察工作为人民的价值取向,让巡察利剑直插基层,温暖民心。”汝州市委第九巡察村(社区)组负责人说。
编辑:李潇 审核:李俊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