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北京大学“力行计划”四川苍溪调研团深入走访苍溪县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点位,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当日上午,北京大学“力行计划”苍溪调研团在苍溪县委组织部、县农文旅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入省非遗传承人张建军的根雕工作室,学习苍溪根雕文化。颜色参差、风格迥异的根雕作品是苍溪独特文化底蕴的集聚。从传统的龙凤木雕到致敬红军先烈塑像,根雕文化与时俱进,根雕文化脉络赓续不绝。同学们叹服于张建军老师根雕作品的精美,以及作品背后折射出的深厚的匠人精神。
图为,张建军老师展示多年珍藏的底稿
“古老的传统与文化迎头撞上现代商业世界,非遗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进行创造性发展及创新性转化的关键一问。”现场,张建军向同学们介绍了根雕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政府的支持帮扶,并和同学们交流了市场需求、传承难点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当天下午,调研团一行前往唤马镇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马剪纸的传承情况。唤马剪纸传承人李自鹏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唤马剪纸的演进历史、文化寓意、创作流程等基本情况,并带领大家亲身体验剪纸过程。
图为,唤马剪纸传承人李自鹏老师教学体验剪纸
随后,调研团一行抵达御楼兰毯坊开展调研。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华为同学们介绍了被称为“挂在墙上的软黄金”丝毯的基本情况,并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生产工坊。
图为,实践团成员欣赏非遗丝毯作品
刘华团队的丝毯作品,既有传统绘画、花卉奔马等题材,也有用丝绸编制出丝绸之路、京剧角色等中国故事,同学们纷纷称赞楼兰毯坊“用丝线把文化编织,以技艺将文化传扬”。最后,同学们和刘华探讨交流了产品受众、手艺传承、宣传推广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并亲身体验了扎染手巾的创作。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扎染创作
苍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苍溪人民的生产劳动,是勤劳朴素的苍溪人民的生活智慧的结晶。“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此次调研中,非遗传承人以及苍溪人民身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勇挑文化传承重担的品质深深打动了调研团的同学们,同学们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安涛 朱永涵 记者 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