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遂宁海龙村:村民“回流”创业 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 来源:四川观察收集编辑:四川观察

7月14—15日,202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进基层、进校园、进企业媒体集中采访宣传活动最后一站来到遂宁市安居区海龙村,调研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了解传统沼气文化如何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焕发新的生机。

走进安居区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记者看到石木结构的传统民居打造成了文创公社,墙上挂着斗笠、铁镰等农用物品,木桌上摆放着特色烙铁画,展柜里还陈列着知青历史书籍,年代感十足。“小朋友放暑假了,今天专门带他来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历史,忆苦思甜,这些他平时很难接触到。”游客王先生说。

不可思议的是,园区所在海龙村曾是一个沼气建设大村,实现过全村沼气化,如今当地改变发展策略,摇身一变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乡村,到底经历了什么?

“早在1970年代,海龙村就建成了第一代、第一口沼气池,几十年来一直有‘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的美誉,但传统的产业经营模式抵不过先进科技的重创,厂里效益不行,许多村民都外出打工去了”,据遂宁市安居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不让几代人辛苦耕耘的地方产业付诸东流,当地另辟蹊径地以沼气文化、公社文化等特色元素为核心,创新研学旅行、农事体验、乡村培训三位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致力于将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做大做强。

据悉,自去年4月园区开放以来,该地现已累计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性收入1.46亿元。今年3月,海龙凯歌景区成功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此外,为带动村民增收,该园区还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项目带动、股份合作等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吸引外出村民“回流”。“回到家乡一年了,内心很感慨,居然在我们村里比在大都市还挣得多。”海龙村卢记鸡汤抄手老板卢春在北京干了十几年的装修工作,去年得知家乡被打造为景区后,决定回乡用老家农房开一家餐饮店。“淡季时,1个月大概能卖1万元左右;节假日那几天,一天就卖得到五六千元。”

随着回乡吃“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海龙村常驻人口已从100多上升为600多人。2022年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

接下来,遂宁海龙村将进一步深挖沼气文化历史资源,不断活化利用沼气开发、人民公社等遗迹,形成特色“沉浸式怀旧游”IP,并大力驱动群众就业增收,提升当地旅游吸引力、城市影响力、游客满意度与幸福感,持续擦亮“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字招牌。

相关阅读

  • 毛豆变“金豆”,​潜江丰收又增收

  • 小暑前后,正值毛豆采收的季节。7月10日,天空刚露出鱼肚白,在竹根滩镇朱湖村市方云种养殖合作社的毛豆种植基地内,来自镇劳务队的100多名工人就已经在田间忙着采收毛豆了。 田垄
  • 点赞!乡邮员28年“走”出百万公里投递路

  •   28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在左云县大山深处总有一位身穿绿色邮政工服、满载一车邮件的乡邮投递员穿梭在各村庄、煤矿之间,及时将报刊、信件送达到收件人手中,传递大
  • 阿山回来了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宏磊  7月12日,随着一辆大巴车缓缓驶入额敏县杰勒阿尕什镇纳仁恰汗库勒村,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今年接待游客便超六万人次。  宽阔整洁的马路,独具特色
  • 秋收前,这条路修好啦

  • 最近,走在平坦宽敞的田间路上,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凉水河村村民都喜不自禁:“路修好了,上山干活儿方便多了。看来只要大家讲团结,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多年来,这条原始作业路
  • 短短10多分钟,00后战士连救4人拼到力竭

  • 近日,广东雷州一处水库突发村民溺水危急关头正在探亲休假的00后战士柯东贤奋不顾身跳进水库短短10多分钟便救上落水的4名村民自己却因力竭休克住院一度昏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新疆出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新规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春华报道)7月14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实施,树立业绩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