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除夕早上8点半,银川供电公司电缆班的6名成员跟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要对银川市辖区的几条重点地下电缆隧道进行安全巡检和故障排查。此时的气温只有零下10摄氏度。当几名电力工人合力将上百斤重的电缆井盖打开时,井盖和井壁已经结满了厚厚的冰霜。地下电缆隧道夏天闷热,冬天阴冷,无论哪个季节下去都会有难闻的气味,工人们需要对隧道进行排风,氧气含量达标后才能进入。而每次下井,工人们都要背着十几斤重的各种仪器,从仅能容纳一人宽度的井口下到3米深的隧道,唯一的光源就是工人们随身携带的防爆手电筒。
“A项零点二。”
“收到。”
“B项零点七。”
“收到。”
电缆班班长杨波和成员赵志钰走走停停,相互配合,仔细检查电缆和接地装置是否有破损、变形情况,并用红外检测仪检查每条电缆是否有温度异常。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员赵志钰:“春节前夕,这些对于重要的线路进行保供电,我们可能一天要排查比较多的电缆线路,那这样上上下下的话,可能一天也得有个二三十次或者更多。”
虽然温度很低,但是在隧道中几个小时的工作下来以后,工人们经常会浑身湿透。杨波和赵志钰完成这条隧道的巡检工作后,又和队员们赶往了下一条隧道。在另一条隧道里,赵志钰和同事杨鹏也在进行着巡检工作。狭小的空间被粗长的电缆填充后,旁边只能容纳一人通过,高度也只有1.4米左右。经过仔细排查,他们发现一条接地电缆外表皮有轻微破损情况,需要缠绕加固。在开阔空间里,这段绝缘胶带的缠绕只需5分钟就可以完成,而在眼前的这个狭窄空间内,他们两个人戴着绝缘手套,通力合作,将近半个小时才完成了这项工作。在这种狭小空间内工作,身高1.87米的赵志钰经常需要长时间的弯腰低头,赵志钰和同事们或多或少都会有颈椎病、腰肌劳损这样的职业病。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员赵志钰:“(我们是)非常小的一颗螺丝钉,但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是守护光明,能够看到万家灯火,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我觉得我们尽到了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