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合肥,“光”彩夺目!

日期: 来源:合肥日报收集编辑:合肥日报

作为新能源中的“尖子生”,

光伏产业在新基建领域中

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通威太阳能公司,工人正在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雍宗虹 摄

协鑫集成光伏生产线。杨竹 摄

安徽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张大岗 摄

肥东县梁园镇新河社区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与油菜花田相互映衬。张大岗 摄

近年来,

合肥实施“借光发展”战略,

出台超常规扶持政策,

从逆变器企业阳光电源起步,

向前端的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

后端的储能电池、系统集成等双向延伸,

吸引晶科等外来重点企业相继落户,

呈现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链日趋健全、

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的盛景。

肥东经开区中南光电生产车间内正在满负荷生产以供出口的高效拼片光伏组件。杨竹 摄

合肥众禾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刘玉才 摄

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张放心博士正在植物工厂实验室里查看蔬菜长势。植物工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张大岗 摄

江淮汽车高端及纯电动轻卡12MW光伏电站项目。(阳光电源供图)

在光伏及新能源这条“赛道”上,

合肥正加速拥抱“金太阳”,

朝着“光伏第一城”这一目标阔步迈进。

在合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在锂电池生产线上作业。解琛 摄

由阳光电源建设的位于巢湖市夏阁镇、柘皋镇、苏湾镇交界处的50MW荒山综合治理光伏发电项目。张大岗 摄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赵俊松

图片 | “链上合肥”图片展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

出品 |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阅读

  • 一季度合肥招投标市场“开门红”

  •   4月11日,记者从合肥市公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合肥招投标市场取得开门红,成交金额656.8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标段115个,成交金额512.49亿元,助力“提信心、拼经济”取
  • 芯屏生产“爱干净”

  •   工程师正在组装、调试清洁设备  如果把战新产业拟人化,那厂房便是它的“家”,一个超级干净的地方。  今日之合肥,“芯屏汽合”战新产业布局已经广为人知,在“芯屏汽合”
  • 谢谢你,孙奇!

  • 4月10日经过数个小时的采集33岁的孙奇完成捐献送上“生命火种”成为今年合肥市第五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奇是肥西人,这次专门从工作地滁州赶到合肥来进行捐献,合肥市红十字会
  • 光影定格!车车车车车车……看这里!

  • 比亚迪、大众安徽、蔚来……“合肥造”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新车下线驶向全球,如风速度绽放新的激情,化为合肥战新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2022年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
  • 都是经典!即将轮番来肥!(文末有惊喜)

  • 文末有惊喜,请耐心看完全文哦!舞剧、话剧、音乐会、芭蕾舞剧......合肥演艺集团2023剧院演出季来了!将汇聚多种演出题材,呈现多部经典剧目,荟萃众多国内外名家,为本地观众奉上精彩
  • 合肥又一研究院,预计5月验收!

  • 近日,在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项目建设现场,400多名工人分布在各个作业面有序忙碌着。工人们或按照工序进行钢筋切割、弯曲加工,或两两配合进行外立面施工,现场一派繁
  •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迎来重要节点!

  •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获悉,4月10日9时56分,在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施工现场,一节重达387吨的钢塔在塔式起重机的吊装下,精准对接到217.5米高空的3号主塔墩混凝土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合肥,“光”彩夺目!

  • 作为新能源中的“尖子生”,光伏产业在新基建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通威太阳能公司,工人正在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雍宗虹 摄协鑫集成光伏生产线。杨竹 摄安徽晶科能源股
  • “中医健康驿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

  •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谭媛)为提升基层科普能力,融合优质科普资源,岳阳市中医医院与岳阳楼区科学技术协会在岳阳楼区枫桥湖街道新胜社区联合建立了首家“中医健康驿站”。4月
  • 南张街道:推动移风易俗 培树文明乡风

  •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高运坦)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南张街道立足实际,把推动移风易俗、培树文明乡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
  • 莆仙戏《踏伞行》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作为2023-2024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入选剧目,莆仙戏《踏伞行》历经6天拍摄,昨日在莆仙大剧院完成录制。这是继去年《叶李娘》后,我市第二部入选该工程的莆仙戏。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