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化周口 | 蒜臼子

日期: 来源:周口日报收集编辑:周口日报

王科军

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去古玩市场遛弯,不经意间发现地摊上有一个蒜臼子,和我爷爷留下来的那个一模一样,一种好奇心促使我掂起来仔细观瞧。当时,小时候用蒜臼子捣蒜和吃蒜泥的情景便在眼前浮现……

蒜臼子和锅碗瓢盆一样,是家庭常备的厨具。从我记事起,村里每家每户好像都有蒜臼子。一年四季,蒜泥从春吃到冬,是老少爱吃的家常菜。特别是夏季,人们捞上一碗凉面条,浇上一勺蒜泥,吃到嘴里别具一番风味。这在外地人看来,百思不得其解——如此辛辣,食之又有蒜臭,有啥好吃的?恐怕只有我们河南人才能理解“无蒜饭菜味不全”的含义了。坐到饭店里,酒菜刚上齐,老板拿出一把大蒜,放在桌子上,“随便吃,吃完了再拿”,然后,客人们剥着大蒜,咬下,吃得满头大汗。

一般人嫌蒜辣,吃不了生蒜,农谚云:“蒜辣嘴,葱辣心,辣椒专辣脖子根。”把大蒜放入蒜臼捣碎,则会温柔许多,不再呛人。

我家的蒜臼子是用红石凿的,在家里已经“服役”几十年,可谓是“祖传宝贝”,搬了几次家,都舍不得扔掉。因为它是石头凿的,所以敦实、厚重,捣起蒜来感觉颇有分量。

我小的时候,农村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好,蒜臼子的使用次数特别多,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厨具。尤其是初春,青菜很少,平常多是吃豆糁和蒜泥。豆糁的做法就是把黄豆用水煮熟后浸泡几个小时,然后从水里捞出、沥水,放入蒜臼一点一点捣碎,再放入容器闷上几天,最后撒上盐、辣椒面,以及其他佐料,拍成饼或揉成比鸡蛋大的圆蛋子进行晾晒,几天后就能食用。蒜泥的制作就简单多了,倘若将盐末与大蒜一起捣,蒜泥黏糊糊的,蒜香就更足了。要是放入青椒、十香,蒜味与青椒、十香混在一起,再倒点香油、陈醋,将蒜泥抹在馒头上,蒜香浸入味蕾,那可真是人间美味。

小时候,母亲隔三岔五就会捣点蒜泥,母亲说:“不吃蒜泥没有胃口。”后来,母亲年纪大了,吃菜必放蒜,简直是上瘾了。不要说母亲爱吃蒜泥,我现在一天不吃蒜泥,也感到没有胃口。

如今,我在城里已生活几十年,家里蒜臼子也买过不少,用起来却都不如爷爷留下的老蒜臼顺手,我一直对它情有独钟。我想,在家里备上一个敦实好用的蒜臼子,实在是聪明之举!爷爷留下的老蒜臼,对我们家人来说,真是五味之臼啊。(原载于2023年7月21日《周口日报》6版)

相关阅读

  • 河南周口:同读国学经典 共建“书香淮阳”

  • 盛夏时节,淮阳龙湖西岸的伏羲文化公园草木葱茏,浅水清澈,景色如画,成为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俊豫 摄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谢倩倩为深入
  • 文化周口 | 大河之洲

  • 李墨白周口这座城市里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并流,形似武汉三镇,素有“小武汉”之雅称。三岸楼宇耸立,舞乐萦绕,岸柳挺拔。日落之时,伫立河畔,城市和大河在夕阳中愈加鲜明。鸟儿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化周口 | 蒜臼子

  • 王科军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去古玩市场遛弯,不经意间发现地摊上有一个蒜臼子,和我爷爷留下来的那个一模一样,一种好奇心促使我掂起来仔细观瞧。当时,小时候用蒜臼子捣蒜和吃蒜泥的
  • 大暑节气将至,解密南京民俗里的养生智慧

  • 今年7月23日是大暑节气,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中最热的中伏通常是在大暑节气,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提醒,这个节气正值中伏,高温闷热,且雷阵雨最多,易挟湿。
  • 争当救助先锋 弘扬博爱精神

  • 7月19日,莆田市委文明办开展“争当救助先锋 弘扬博爱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对在场人员进行了日常急救知识的理论培训和现场示范教学操作。从心肺复
  • 文化周口 | 林州红旗渠之行

  • 高晓春初夏的太行山脉,峰峦叠翠,绿树成荫。我们一行四十余人,行程400多公里,来到位于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多年
  • 最新消息!事关寿光新兴街夜市

  • 在东营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高耸的塔吊长臂挥舞、繁忙起降;走进晨鸣年产30万吨针叶木漂白化学浆项目,在建厂房拔地而起……目光所至,现场机械轰鸣,管理者、建设者的脸上写满了奋进
  • 1200余种荷花盛放!2023上海松江荷花节今日启幕

  • 又到荷花盛开的季节,沪上最美的“芙蓉镇”——新浜镇再现映日荷花、碧叶连天的唯美景致。今天,“浦江首胜 泖田花海”2023松江泖田谷(夏季)新浜发布暨上海松江荷花节在新浜镇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