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赏千年古韵,品文化瑰宝!“千年学府探文明”主题采访团走进九江

日期: 来源:九江新闻网收集编辑:九江新闻网

 

10月25日,“千年学府探文明”网上主题宣传江西站主题采访活动正式举行,活动首站就走进了九江,探访白鹿洞书院和陶渊明纪念馆。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家网络媒体参加,旨在深度调研和挖掘各地古书院在新时代十年致力于继承古老书院教育传统、将其融入现代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书院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青年网民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千年书院白鹿洞 琅琅书声承古今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誉。自唐代始,这里便成了一处讲学研修的场所,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始终保持着书院的办学传统。这里曾是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也是先贤们投入哲思和进行雄辩的场所;这里曾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振兴儒学教化百姓的地方,也是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继承和发展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场所。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伫立在古朴的白鹿洞书院门前,仿佛听到一代理学宗师朱熹亲自讲说《中庸》首章,并取圣贤教人为学之大端,揭示于门楣,成《白鹿洞书院揭示》。仰望高高的匾额,伫立古朴的楹联,抚摸着块块砖石,感受书院古老的气息,文化底蕴的厚重和奢华,古建筑的高贵和典雅,让采访团深深感受到了千年学府的文化魅力。

白鹿洞书院是好读书、读好书的地方。第一个在这里读书的白鹿先生李渤人称“李万卷”,在江州刺史任上为九江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好事,李公堤、甘棠湖就是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见证。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末著名诗人王贞白这首《白鹿洞》诗更是道出了惜时读书的乐趣与真谛。

书院是一个有诗意,有风骨的地方。紫霞真人的《游白鹿洞歌》清逸洒脱,传为经典;读书洞中的宋代名臣江万里抗元不屈,投水自尽,弟子文天祥承其爱国节操,慷慨赴死。书院是一个有信念,敢斗争的地方。刘少奇同志两度来到这里,从事革命活动,思考建设方略。

文化大道,文明根魂,在于传道济民。如今的白鹿洞书院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讲座、书画展览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青年人前来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原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书院研究会秘书长郭宏达介绍,近年来,白鹿洞书院积极开展名师讲座、学生研学活动等。每年约有5万名中小学生到白鹿洞书院研学。郭宏达说:“近日,庐山白鹿洞书院正式成为国际儒学联合会团体会员。今后,白鹿洞书院将站在更高的文化交流平台上,不断提升白鹿洞人文合作空间与交流水平,进一步拓展白鹿洞书院儒学思想文化的影响,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书院文化,推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归去来兮 渊明故里寻桃源

陶渊明纪念馆,位于九江市柴桑区,为纪念“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中国田园诗鼻祖”陶渊明而建。馆舍建筑外观呈明清江南民居风格,骆驼式山墙、飞檐翘角、抬梁式砖木结构,古朴典雅。馆内小桥流水、大树参天,环境十分清幽。

走进陶渊明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归来亭,楹柱上题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佳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漫步在陶诗碑廊中,名人的题诗,墨宝不计其数。陶靖节祠内,陶渊明立像手拿《山海经》,头戴滤酒巾,怡然自得。纪念馆内有陶渊明生平陈列室,展出陶渊明生平业绩,活动路线、遗迹图片、大事年表等。陈列室内有一幅极其珍贵长达十余米的《归去来兮》图,画卷上栩栩如生地呈现了陶渊明当年从彭泽辞官归来,归隐田园,开创一代田园诗派的种种场景。通过这次采访活动,采访团感受到了陶渊明田园诗意的精神世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对他的超凡脱俗和清高气质深感敬佩。

为了继承和弘扬陶渊明优良文化,开展陶学研究,繁荣文艺创作,今年5月4日,正式成立了九江市柴桑区陶渊明文化研究会。这一举措旨在为研究陶渊明及其文化的学者、专家和爱好者提供一个集学习、研究、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平台。目前,陶研会已经吸纳了市内外会员77名。陶研会成立短短5个月内,先后编辑《陶渊明文化》期刊创刊号,承办了全国性的中国·柴桑首届陶渊明诗歌节。首届陶渊明诗歌节共收到全国各地1246位诗人投稿应征诗歌4257首(组),经评定,有34名诗人获得不同的奖项,最高奖为“新田园诗人奖”(4名)。

人民日报海外网姚凯红说:“此次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九江特别有意义。白鹿洞书院建筑古朴典雅,书香气息特别浓重,让人仿佛置身古代书院文化的辉煌之中。陶渊明纪念馆幽静雅致,深刻领会陶渊明先生的精神力量。希望通过此次采访更好地向海内外展现九江文化的魅力。”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余超/文 陈韦达/视频)


相关阅读

  • 岭南书院,打造文脉传承新高地

  • 广东的书院,始于北宋广州州学,兴于明朝,清中后期发展至高潮,在浩荡厚重的中国书院史中体现出独有的岭南理学底蕴。在当下,岭南书院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它被赋予了更多的
  • 岭南书院,讲述文脉传承新故事

  • 推进岭南书院建设,是广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举措。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摄影岭南书院,不仅是古朴的建筑、琅琅的书声,还是一项举全省之力的重要文化工程,更是揭开
  • 青岛书院路小学:4000公里的“红领巾”之约

  • 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为培养书院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落实“养正书院”核心理念,青岛书院路小学与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齐鲁小学少先队员开展了“书信手拉手”活动,深化
  • 云霄记忆丨云霄孝廉人物——儒林循吏何子祥

  • 何子祥(1707~1770年),名读,字行,又字象宣,号蓉林,云霄马铺石鼓村人。出生于世代耕读的书香之家,从小接受正统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伦理教育。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赐进士及第,乾隆二十五年
  • 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南平开幕

  • 文脉传千年,书院连两岸。17日,由省文旅厅、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省图书馆、南平市文旅局和建阳区委宣传部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
  • 891年前,柳州人是怎么读书的?

  • 寒露之后天气由凉爽逐渐向寒冷过渡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秋高气爽正是去郊外赏秋景的好时候如果求个僻静不妨来这里看一看在柳江河畔文惠桥南有一座驾鹤山柳州人也称半山山下
  • 【记忆】回忆办在古刹乌尤寺的复性书院‖李家俊

  • 回忆办在古刹乌尤寺的复性书院李家俊题要:抗战期间,文化名流避祸移居四川乐山,他们或讲学,或笔耕,或办学,在抗战中传承文化。著名社会贤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
  • 守护岭南历史文脉 《近代岭南书院文献汇编》出版

  • 《近代岭南书院文献汇编》第一册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供图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张淑琼、苗苗报道:近日,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中图”)主持整理的《近代岭南书院
  • 书院街道好声音歌唱大赛第一场海选成功举行

  • 乐和邻里节书院有赞歌黄河大集金秋季相约书院纵情歌唱书院街道“亿能杯”歌唱大赛第一场海选圆满完成!10月6日,书院街道2023年“亿能杯”好声音歌唱大赛第一场预选在西林西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周村区公布10家“节约示范餐饮单位”名单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赵晓雯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10月26日记者获悉,为全面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周村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节约
  • 青岛高校田径运动会在恒星学院举行

  • 青报教育在线讯10月26日上午,来自青岛市22所高校的运动健儿们齐聚恒星体育场,共同参加由青岛市教工委、青岛市教育局、青岛高校体育协会主办,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承办的“恒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