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春走基层】“医”线坚守不打烊

日期: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收集编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护士您好,她胃疼得厉害,想找医生看看。”1月25日上午,当记者踏进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一楼大厅时,正好碰见一位男士搀扶着家人,在分诊台前焦急地询问。

“我先带她去看,你去办卡、挂号。”护士雷海棠边对病人家属说,边快步走出分诊台,将病人引到了1号诊室。

这是雷海棠工作的第30个年头。春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团聚和陪伴的象征,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却是职责和坚守的代名词。急诊科更是一个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值守的岗位。

这一天是大年初四,急诊科大厅内,不时有患者出入;分诊台前,3位值班护士在电脑前忙碌,一切都显得既紧张又有序。

大厅尽头抢救区的大门开开合合,不时有医护人员推着病床急匆匆地进出。

50多岁的何先生带着大包小包蹲在抢救区大门外,一看门打开,他会立即从地上站起,朝内张望。何先生的大姐突发脑出血,当天10时从周口扶沟一家医院急诊转到省人民医院。

走进抢救区,病床上躺着12名病人,大多是60岁以上老人,患有脑卒中、心梗、呼吸衰竭等不同病症。床边,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抢救。

急诊科护士长任莹介绍,除夕以来,酒精中毒、消化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虽然在记者眼中,这里十分忙碌,但多位接受采访的急诊科医护人员表示,这和前段时间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相比,已经“清闲”了很多。

一个月前,这里平均每天接诊五六百人,最多的一天668人,之后人数陆续下降。而当日0时至19时,这里接诊了248人,其中抢救区39人。

17时20分,一辆120急救车闪着车灯停在了急诊科门口,车上一位96岁的老人呼吸衰竭,32岁的急诊科医生梅魁魁和同事们冲了过去。

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很快,老人的血氧饱和度从40%慢慢升到80%,心率也从每分钟130次慢慢回落。

每次看到病人病情好转,刚从医4年的梅魁魁就会特别有成就感。他说,春节对他来说,和平常无异,他最看重的是,自己经手的病人能转危为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而医护人员对健康的守护,让每个人的奋斗更有底气。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阅读

  • 新春走基层 | 春节我在岗:守护人民口腔健康

  • 1月23日是大年初二,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医护人员放弃假日休息,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用辛勤和爱心默默守护着全省人民的口腔健康。口腔诊疗十分特殊,不同于普通的门诊,每位就诊患
  • 春节我在岗 守护健康 “不打烊”

  •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当千家万户沉浸在走亲访友的喜悦中,享受着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时,在万家灯火之外,有这样一群人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他们默默守护,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和敬
  • 新春走基层|初一的“大夜”我值守

  • 护士刘世婷在为患者测血糖。正月初一晚8时,山西白求恩医院血管外科二病区护士,34岁的刘世婷,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肚子里怀着6个月的“二宝”,坐在护理站椅子上的她,与同事交接班
  • 每分每秒,都是全力以赴——急诊科里的新春见闻

  • “医生!快!”1月21日除夕夜22时左右,急救车到达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急诊科门口,骨科值班医生梁家畅已准备到位,将在家不慎摔倒的关婆婆迅速接往治疗室进行缝合与进一步诊治。
  • 点赞 | 向他们致敬!

  •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年当大多数人结束辛苦的工作踏上回家的路当千家万户推杯换盏阖家团圆时却有这样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春节我在岗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新春走基层】“医”线坚守不打烊

  • “护士您好,她胃疼得厉害,想找医生看看。”1月25日上午,当记者踏进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一楼大厅时,正好碰见一位男士搀扶着家人,在分诊台前焦急地询问。“我先带她去看,你去办卡、挂
  • “您前方还有4538桌,请耐心等候”

  • 哪哪都是人人人,一饭难求? 哪哪都是人人人,一饭难求?前方4538桌正在排队…… 有网友发出灵魂感叹 1月24日,大年初三,气温上升,麓山景区迎来了新年首波客流高峰。组图源自周宁。 长
  • 重要提醒!上班时间有变!这些千万要注意……

  • 不知不觉,春节假期已过大半,假期余额严重不足!小编提醒大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春节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
  • 【新春走基层】90后冷书记 让冷家村“热”起来

  • 多年前,南黄镇冷家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没有产业,留不住年轻人,冷冷清清。但是90后冷青林书记上任后,冷家村逐渐“热”了起来了。“简单说一下今年的收入情况,咱们土地流转收入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