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当代愚公荒山奋战42年,把石圪崂变城市“绿肺”

日期: 来源:印象贵州收集编辑:印象贵州

   

(作者:贾华) 在5月中旬的这个季节,来到贵阳市修文县城阳明街道新水村三组,站在山脚下的公路上可以看到两座郁郁葱葱的山头,一座叫小坡,一座叫甘家坡,山上有柏树、槐树、苦楝,以及樱桃、枇杷、杨梅、李子、梨子等果树,都缀满了果实。其中最大的二三十棵树木,树干需要一名成年人才能合抱。


面积约30亩的这两座山头,地处修文县城郊接合部,早已成为修文县城边的一块绿肺,也是县城市民和周边群众前来赏绿游玩休闲散步的一处山体公园,这两座山原本都是石漠化荒山,是当地现年83岁的老人肖侃带领一家老小,花了42年的时间不停地砌堡坎运泥土,一手一脚地在石圪崂上垒石填土种树改造出来的。


“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把荒山变成百花园、百果园、百树园。”这就是现年83岁的老人肖侃决心改变荒山最朴素的初衷。


土地下放:捡漏两片石圪崂

从时珍学院门口的大路上拐道进入一条水泥路,前行不到100米,就来到了距离公路最近的小坡山脚下,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景观步道,就来到了半山,肖侃老人正在一棵有脸盆粗的大树下清扫步道。


“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爱干净,见不得地上有渣渣。”肖侃60岁的大儿子肖建中笑着夸赞父亲。老人说,他这两天腿脚因受伤行动有些不便,只能做点轻松的事,重一点的体力活暂时干不了。

“开始那几年,很多邻居背后都嘲笑我傻,有些人甚至当着我的面说,我在石圪崂上砌堡坎背土填心种树,这与把煤块背到河里去洗没什么区别,嘲讽我做的是一件费力气又毫无意义的事情!”老人的思绪一下回到43年前。


1980年,1940年出生的肖侃刚满40岁。那一年,土地承包到户的春风吹到了当地,作为生产队作业组组长的肖侃,首先将作业组的田土山地按照户数人口划分好,原则是挑选好田好土者则面积少,挑选次田次土荒山荒坡者则面积宽。

作业组有10多户人家,为了显示公平,身为作业组组长的肖侃提出让其他群众先选,选落选剩的归他。结果,好田好土、次田次土都被别人选定了,只剩下了小坡和甘家坡两片相邻的荒山无人要,自然就落到了肖侃的名下。

当代愚公:天天在刨石旮旯

主动要求让其他群众先选土地,最后剩下的才是他家的。最终,肖侃一家分到的责任地,就是这两片光秃秃飞鸟都不停息的石圪崂荒山坡。“两座山上几乎没有什么泥巴,也没有一棵树,连灌木林都没有,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杂草类植物!”时年17岁的肖建中回忆当时和父亲上山时看到的情景。


肖老说,土地下放到户后,荒山上是大面积的石山,只有很少的“鸡窝地”,有的地方只能容得下一只鸡在那里抱窝,有的地方只能种下三五窝玉米。夏天在山上种地,连个遮阴乘凉的地方都没有。在这里种了近一年的土地后,肖侃痛定思痛,认定在现实面前不能苦熬只能苦干,下定决心依靠全家人的力量改造两座山,要在山上种树种花种果,创造一个好一点的生活生产环境。

怀着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1981年11月,对两座山的改造从面积约20亩的甘家坡开始。说干就干,肖老和家人到处找石头搬到山上砌堡坎,砌好一道堡坎,一家人就到处去找泥土,然后用背篼背来倒在堡坎里填成土地,然后又四处去找树苗来种。

在一些陡峭的地方,好不容易改造出来一块能耕种的平地,夏季一场大雨,一下就把平地里的泥土大部分冲到山脚下。肖侃也不气馁,大雨过后一段时间,他带领一家老小到山脚下把堆积的石头重新搬到山上砌筑堡坎,把泥土重新背上山去回填。如此反复多年,一年年的种树固土,终于把这座石头山打造成有土有树木的森林,并且砌出一条条的林间小道供人上下山。

“垒好了石堡坎,然后就是从几百米之外的地方去挖泥巴,用背篼背到山上来填在堡坎内然后再种树。刚种下的树还不能保水保土,一遇大雨,山洪便将堡坎冲垮,把泥巴冲走。尽管堡坎年年被冲垮,泥巴年年被冲走,但是我们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冲到山脚的石头搬运上山上去再次砌筑堡坎,把冲下山脚的泥巴搬上山去回填,然后再种上树木!”不要小看肖老那矮小的身子,回忆起这些艰难的过去,他的脸上不仅不沮丧,反而显示出一股豪迈气概。

从1981年11月到1996年初,甘家坡大致改造完毕,时年56岁的肖老再次带领家人转战改造小坡。对小坡的改造一直坚持到现在。天天在石旮旯里刨了大半辈子的肖老,现年已经83岁了,虽然也经常在山上劳作,但考虑到身体原因,今年他把担子交到四个儿子身上。

父子接力:荒山变成花果山

即便儿子四个,最大的60岁,最小的都已经51岁了,家庭成员也扩大到20人,但是这个大家庭并没有完全分家,仍然是一个大家庭统筹发展。


“人力物力财力全部集中,统一调度统一支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能做多少算多少。资金用完了,那就等积累一点资金后又接着干。是不是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肖建中这样描述一家人过去40多年齐心协力改造荒山的过程。

“这么多年一直是老爸当家,他让我们往东,我们绝不敢往西!”今年下半年即将退休的肖建中,这样描述父亲在家里的威信和地位。


“早年父母在山上干石工活的时候,无论寒暑都干过不停,冬天手掌手背常常被冻起裂口,还经常被石头磕碰受伤,让我们到医院去买医用胶布贴。”肖建中说。

实际上,肖建中几兄弟从父亲开始改造荒山时起,几兄弟就在父亲的带领下一直是参与奋战的主要劳动力。

“父亲是个勤快人,他带起我们一家,经常是一年年地从初一干到大年三十。”“即便是大年三十的那一天,也是要上山劳动的,一直干到傍晚才收工回家准备年夜饭。”肖建中回忆起从1981年到2000年这20年一家人不停地改造荒山的艰苦历程。

“那个时候和父亲到处去找石头,抬石头。石头很重,一家人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把石头抬到山上去砌堡坎。人力不够时,才去请人帮忙。”

抬石头背泥巴上山固然辛苦,种树的环境大致形成之后,那就是栽种树苗美化绿化荒山。找树苗的过程也不轻松,为了种树,他们在城郊山野里或亲戚朋友家果园里,到处寻找苦楝树、桃子、李子、枇杷、樱桃等果树种植。在那些年,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好,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苗圃基地。“走到哪里,包括走亲戚家,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去找树苗,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肖建中回忆道。

况且,背土填心形成的土地土层也不算太厚,保水保湿的能力很弱,每年种下地的树成活率常常不到20%,年年只见种树不见树。种下的树苗死了,那就再找来种,有的地块已经反反复复地种了四五次才形成今天的浓荫。

就这样坚持了两代人共42年,如今两座荒山上成活的树木达1000多株,包括柏树、槐树、苦楝等绿化树,以及樱桃、李子、梨子、桃子、杨梅等果蔬。在一些土层较厚的地方,有二三十株树木长得较旺盛,树干需要一人才能合抱。但有很多树木,长了三四十年还只有碗口大小,“土层太薄,这山上种树的条件太差了,不适宜树木的生长,虽然树木大小不一,但山上总算实现了树草全覆盖。”肖建中望着一棵柏树说。

两代人的坚守,42年的苦干,终于,一座石山变成了有路有土有树生机盎然的花果山。“这几十年的付出,真是一言难尽!”肖建中感慨道。

坚守初心:城市绿肺变公园

去年,肖建中四兄弟应父亲的安排,在靠近新修大路边的小坡山上安装了不少护栏,“老爸说要把这里打造成休闲公园,让游客来爬山游玩时感到更安全。”


小坡山与一所大学毗邻,甘家坡山与一所中学相邻,经常都有师生来这两座山休闲散步。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石圪崂变成了城市绿肺,市民游客常常到此赏景游玩。肖老还安排几个儿子在护栏上安装了灯带,游客在晚上也能有照明散步游玩。

“老爷爷,我们到你家山上去逛一下哈?”“没问题,上下山时不要打闹,注意安全哦!”每当有年轻人来山上游玩时,老人都慈祥地对提醒他们。

肖老带领一家人苦苦坚守40多年,把两片荒山改造成为花果山的业绩,让那些曾经嘲讽过他的人都不得不佩服,大家都对他非常尊敬。

一些当年背后嘲笑他傻的人,现在都尊称他为“老愚公”,称赞他40多年坚持做一件事,精神特别可贵,还用肖老的老愚公精神教育自己的后代,要学习他这种宝贵的精神。

“父亲老了,但他还有一个愿望,要把这两座山提升打造成‘百花园’‘百果园’‘百树园’,并配套餐饮、民宿、垂钓、烧烤、游乐、茶吧、音乐吧等设施,使其成为城市的一座绿色公园,所以我们肩上的任务还很艰巨,还要种植更多的花草和果树,完成老爸的心愿。”肖建中搀扶着父亲的手,迎着阳光向着山顶的方向慢慢走去。

“百花园”“百果园”“百树园”,让城市绿肺变公园,肖老的这个梦,正在他下一代的接力下逐步实现。


相关阅读

  • 经过九个小时,终于找到了!

  • 近日一村民独自进山采摘粽叶失联恩平公安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连夜搜寻经过9小时不断搜寻成功找到迷失人员事情经过5月5日21时许恩平市公安局大田派出所接到110指令有村民称其妻
  • 治沙20载——记全国劳动模范王银吉

  • 境内有长城遗址而得名的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又因为一个人,风雨坚守20载,筑起了一片“绿色长城”。 从昔日黄沙遍地,到今朝绿树遮荫,从与黄沙为伴的“治沙愚公”到今天的“甘肃省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当代愚公荒山奋战42年,把石圪崂变城市“绿肺”

  • (作者:贾华) 在5月中旬的这个季节,来到贵阳市修文县城阳明街道新水村三组,站在山脚下的公路上可以看到两座郁郁葱葱的山头,一座叫小坡,一座叫甘家坡,山上有柏树、槐树、苦楝,以及
  • 划重点!信息量巨大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

  • 电影是梦,电视是现实。我们看电影时很远,梦中常常欲言又止,充满隐喻;我们看电视时很近,爱恨都喋喋不休,氤氲着身边的烟火气。在远与近的视野切换中,我们更容易看清自己,看清我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