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青年当有为。今年7月,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青遇多彩贵州 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实践团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高武村,与该校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7级毕业生、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石了阿一起心向基层,用奋斗的青春筑梦乡村振兴。
乡有“灵”药,农业致富求“芝”路
一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直通谷坪乡高武村,村容寨貌独具民族特色,农居小院一派绿意盎然……
“脱贫攻坚前,村里祖祖辈辈都讲苗语,年轻人为生计选择外出务工,当地被称为‘空心村’‘落后村’……脱贫攻坚后,经过发展,村子已蝶变为美丽宜居新农村。”
石了阿开心地向学弟学妹介绍,“我的工作正是为村里青年就地就业、有收入贡献一份力。”
谷坪乡高武村距县城21公里,全村共124户598人,全村总面积5.92平方公里。
多年来,村里没有年轻人,更别提大学生。
石了阿2020年毕业后毅然返回苗寨,并通过民主选举,当选为高武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他接受了“青年友好村寨”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项目的专项培训,成了村里的青年种植示范户,一直带领村民们种植罗汉果、灵芝和茶叶……
学弟学妹好奇石了阿回村发展的初心,他动情地说:“大城市不缺年轻人,生我养我的村庄却更需要青春与朝气。”
跟随石了阿的脚步,青春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观摩学习了高武村灵芝种植基地。
“这里有面向观赏园艺业的大型灵芝,也有专门用于药用的中小型灵芝……多元化的产品才能更好地融入市场,只有做到这点,选择大面积种植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当地稳定就业。”石了阿认真细致地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灵芝种植的现有概况。
通过对灵芝的生产流程观察与研究,实践团成员决定为高武灵芝拍摄宣传片,大家现场沟通拍摄思路并结合本地发展背景撰写拍摄脚本。
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团成员决定向村民普及基础电商知识,现场教学短视频账号运营以及直播带货流程,以“电”谋商、以“电”促商,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乡”约盛夏,基层遇“践”新青年
亲身实践中,青春实践团成员逐渐领悟“学长”石了阿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高武村第一位大学生,石了阿也曾因家境贫寒处于辍学的边缘,后得益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对贵州省学子学费全免政策,并在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帮扶下得以继续完成大学学业。
2019年,他放弃在科大讯飞高薪入职IT企业的机会,选择回乡帮扶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其间,却愈发清楚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明白青年对乡村的意义。
近年来,石了阿带领村民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勇于跳出“舒适圈”,带头试发展特色农业,成功培育灵芝10亩、板蓝根15亩、罗汉果10亩、油茶树10亩……
“光鲜亮丽的新农村背后,有学长拼搏的每一步身影。”实践团成员周莉特别感慨,“这份内心的富足特别打动我们。”
青春实践团成员以石了阿为榜样,在高武村积极参与政务实践,协助村两委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为深入了解民情,大家入户调查,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亲切交谈……其间,实践团走近老党员石信文,与90多岁高龄的革命老前辈回忆过去,重温他年轻时参军入党的故事。
“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国家有需要,我们要时刻冲在前线……”实践团为石信文送上红色书籍的同时,也在他的勉励下决心接续前辈意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爱向“黔”行,“童”心协力创未来
调研期间,银潭小学“闯”入了实践团成员内心。
这所小学位于大山深处,全校共有100多名学生,师资力量薄弱,高武村的孩子们更是每天登山步行来上课……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青春实践团成员当即组建线上、线下支教小队,决定为孩子们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涵盖红色通信故事、儿童自护教育、手工艺品制作、云游红色纪念地等内容,同时,针对贵州多雨多涝的特点,开展夏季防溺水宣传活动。
“这是我们第一次与孩子们接触,如何快速顺利实施教学是面临的最大难题。”
如何解决?实践团成员罗阳介绍,“我们会在课下与孩子们聚到一起,陪他们聊天,也听他们倾诉,或者分享一些大学里的有趣故事……”
很快,“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稚嫩的童声回响在校园,实践团成员也逐渐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江苏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红色资源丰富。为了与高武村的孩子们建立友谊、增进了解,线上支教小队成员化身“小主播”,走进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与留守儿童线上“连麦”、直播讲解。
孩子们围坐在电脑前,新奇又激动的对“讲解员”哥哥们问个不停,在讲到新四军刘老庄连82名烈士英勇牺牲的故事时,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小小的童心中萌发了爱国的种子。
留守儿童较多,实践团成员在教学之余主动展开家访。
了解到村里的女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教育,云上支教团队负责人吴燕莉专门为山区女童开设了“自护小课堂”,通过知识问答、游戏、情景表演等方式传授基本的性别常识,帮助孩子们分辨隐蔽在身边的不法侵害,树立警觉的自我防范意识。
时间过得飞快,“青遇多彩贵州 赋能乡村振兴”青春实践一周之行很快结束,但大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在基层一线开展政务实践等经历却是终身难忘的。
石了阿也对学弟学妹说:“高武村的成绩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和群众的苦干实干,更离不开大家这样的一代代青年,怀揣初心使命、开拓进取,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作者:刘然
单位:校团委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