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在触屏时代体会“笔尖上的年味”

日期: 来源:光明日报收集编辑:光明日报

  视听时代轰然而至,微信、短视频拜年已成风尚。然而,也正是这几年,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出现回归热潮。书法热正是其中之一,过年时写春联、贴福字成为中国人的必备风俗。这说明,即使在触屏时代,我们也需要原创的文字、图画,需要感受和触摸纸张,屏幕只不过是一个媒介而已。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在今天我们所能认识的文字中,汉字是唯一还具备音形义的文字,有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电脑输入时代,手写汉字的机会少了,它已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被少数人书写,在特定的时间展现。春节其实就是这样的时间,它给予我们虔敬书写汉字的机会,提供我们认识中国汉字中蕴藏的形象与精神的渠道,赋予我们“地地道道中国人”的自豪感,当然,也能传递给我们那久违的年味。

  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就提出一个愿望,希望我有一天能够给家里写春联,并且能够给村里人都写春联,这是一个足以让父母自豪的能力。记得那时候,我一位叔叔在读大学,他每到春节前都给村里人写春联。我们每家人都会拿一点馍馍、肉或豆腐去请他写,他则翻开一个厚厚的本子,细看平时积累的春联,最后把最好最贴切的春联送给我们,村人啧啧称赞,双方皆大欢喜。

  五年级时,我也开始写春联了,既给家人和邻居写,也给灶神和先人们写,还要在羊圈、牛圈、猪圈、鸡窝和厕所门上写。大年三十那天,村里人在街上来回欣赏着各家的春联。不认识字的大有人在,所以也有人把“六畜兴旺”的横批贴到大门上的,也有人把上下联贴反的,各种张冠李戴,令人捧腹。但每个家庭都会小心呵护着春联,防止被风吹坏,防止小孩子们恶作剧般地撕春联。人们相信,春联能否长久地存在,与家里的福气连在一起。

  因为春联的原因,此后我开始临摹字帖,直到今天,生活已不能没有书法相伴。2014年我发起一个活动,在请名家讲经典的同时,与学生们一起抄写经典。几年下来,我们对这些经典的内涵比过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道德经》和《周易》的抄写,使我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伦理观、方法论和几千年的道德精神世界有了一种更为通透的认识。

  今天,我的作家、学者朋友中有不少人在练书法,他们认真习字,然后通过微信和视频方式发出来。我不仅仅满足于视频欣赏,还问很多朋友要过他们的字画,也曾将他们写的一些箴言名句,装裱后挂到学院的走廊或教室里。我希望学生们在这样的气氛中感受到,汉字与其他文字不同,它不仅仅表意,还有形象,里面有关于世界、时间、空间、人与万物的形象解释,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象。书法是一种教化,无声但持久。

  春节来了,若我们能花一点时间,带着孩子重新去写写春联、练练书法、看看经典,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家庭中重续传统文化的香火。这里藏着天下观、家国情怀,藏着道义和深情,有我们寻找的年味,更有我们寻找的文化精神。

  (作者:徐兆寿,系作家、西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

相关阅读

  • 安宁区:情暖西沙 过幸福年

  •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沙井驿街道西沙社区结合“党员慰问”和“爱心药包发放”、“送春联”工作,带着对广大居民的关心,为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欢乐过节,深入老党员、困难群众对
  • 百万份“福”字、春联、年画,营造浓浓节日氛围

  • 这两天,位于上海奉贤的东海观音寺为前来新年祈福的市民游客送上吉祥的“福”字。来自江苏如皋的陈杰(化名)一家三口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东海观音寺,收到了东海观音寺方丈慧之法师
  • 景洪警方创意春联护平安 快来围观!

  • 春联
    是笔尖上陈久弥香的年味是民俗中传承千年的宝藏是记忆里红红火火的福祉让我们来瞧瞧蜀黍们的别样春联在“中国红”与“平安蓝”的交相辉映中品一品景洪公安蜀黍的迎新
  • 关于春节习俗,你能说出多少?

  • 亲爱的小伙伴,关于春节习俗,你能说出多少?总把新桃换旧符关于春联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春联起源于桃符。古人在辞旧迎新时,会在桃木板上分别画出“神荼”、“郁垒”两
  • 我们在基层丨“反诈”春节别样红

  •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甘肃公安推出【我们在基层】专题,将镜头和笔尖对准基层一线,集中反映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生动实践,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
  • 河南周口:“手写体”春联受市民青睐

  • “手写体”春联更具年味更受市民青睐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慕晨 文/图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1月20日晚,市民王东兴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亲手写的春联,字体苍劲有力,收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在触屏时代体会“笔尖上的年味”

  •   视听时代轰然而至,微信、短视频拜年已成风尚。然而,也正是这几年,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出现回归热潮。书法热正是其中之一,过年时写春联、贴福字成为中国人的必备风俗。这说明,即
  • 人民的春晚盛满中国韵味

  •   在万众瞩目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成为全球华人的文化年夜饭。今年,总台春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浓浓中国味、暖暖中国情、美好中
  • 他们每天要看5万帧钢轨波形图

  •   【春运进行时】  1月13日晚,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皖南小城广德,站内机声隆隆,划破深夜的寂静。22点52分,57955次钢轨探伤车准点开车。车内灯火通明,李晓月和同事紧盯着显示
  • “红马甲”贴红福字,过个热闹年

  •   【新春走基层】  1月20日一大早,山东潍坊青州市邵庄镇陈黍村曹家叶老人的小院里就热闹起来,穿着红马甲的徐洋进进出出,收拾杂物、清扫院子,将带来的福字和对联贴到门上。
  • 生态红利带火了“小渔村”

  •   【新春走基层】  江苏张家港的长江边上有一个美丽的小渔村,叫永兴村。大年初二,记者走进永兴村,只见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挂着红灯笼,一片红火热闹。  永兴村村口少说停了
  • 最是兔儿爷惹人爱

  •   【新春走基层】  “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