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茶学专家齐聚三门 以茶文化节为契机 共叙茶话 共商茶事 共谋发展

日期: 来源:钱江视频收集编辑:钱江视频

芳菲四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茶香四溢,“千年宁和·丹邱茶韵”中国·三门首届茶文化节暨“三茶统筹”启动仪式在浙江台州三门县亭旁镇拉开序幕。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各院校茶学专家、台州市和三门县各有关领导、三门县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行政村负责人、三门县茶文化促进会茶企代表及媒体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三门县委书记陈曦在致辞中表示说,丹邱山茶既有千年文化的揉捻,也有千年时光的品质。三门地处“黄金北纬”,气候湿润,土质肥沃,赋予了茶叶翠绿显毫、幽香绵长的特质。三门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把茶叶作为富民产业来打造,不断推动茶产业提质升级,每年带动农户人均增收5000多元。接下来,三门还会不断推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的提升,让这片绿叶子成为推动三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海山仙子国,鲜甜三门湾”,三门县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三门湾畔,是台州市北接宁波、上海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青山绿水、蓝天碧海,三门同时是全国气候康养县、国家生态县。 

据了解,近年来,三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将茶叶产业作为三门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推进新时代农业发展。本次茶文化节“以茶为媒,以节会友”,通过名优茶展销、专家评茶论坛、现场制作体验、红色文旅线路推介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茶友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也为新时代港城茶产业融合发展擦亮金名片。

为进一步展示三门茶产业的优势和魅力,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三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处长孙亮为亭旁镇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三门茶树新品种转化示范基地,为县农业农村局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郭丽高级农艺师专家工作站。

与此同时,中国茶叶学会·三门服务站常务理事郭雅玲为三门县科协授予中国茶叶学会·三门服务站。浙江省茶叶学会·三门县茶产业服务站副理事长陆建良为三门县科协授予浙江省茶叶学会·三门县茶产业服务站。

会上,2023年三门县优质名茶金奖获得者陈天星、汪道寿等人和三门县茶产业发展卓越贡献者胡善树分别上台领奖。中国茶叶学会副秘书长潘蓉宣读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际茶日”暨“全民饮茶日”倡议书。

当天下午,浙江白茶高峰论坛在亭旁镇赤子剧院举行。论坛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学者围绕茶产业融合发展和白茶品质鉴析提升等方面内容展开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品牌“丹邱山茶”和茶渔融合产品“蟹蟹红茶”正式发布。

据介绍,多年来,三门县因地制宜、山海协作,坚定不移地把茶叶作为兴农富民的主导产业,强政策扶持、强科技支撑、强品牌培育、强茶旅融合,组建“丹邱山茶”共富党建联建,打造“丹邱山茶+浙江红旗第一飘红色文旅”新路线,辐射带动周边经济提升,助推乡村振兴,打造共富示范区。

“蟹蟹红茶”则是三门县茶渔融合产品,三门养殖青蟹已有200年历史,以“壳薄、膏黄、肉嫩、味美”驰名全国。仙子红茶是产于亭旁镇的一款红茶珍品,茶叶内含有茶黄素,具有提神消疲、抗氧化、降血脂、健胃、舒张血管、防癌等作用。所以在本次茶文化节上,三门首次推出山海协作礼盒“蟹蟹红茶”,把三门青蟹的鲜嫩和仙子红茶的甜醇跨界组合在一起,让消费者在品蟹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浙江红旗第一飘的茶香。

据悉,开幕式前一天,中国.三门首届茶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三门召开,介绍了三门茶产业发展及本届茶文化节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三门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俞明全在发布会上表示说,从三门茶产业发展史来看,三门种茶自然条件好,茶文化历史悠久。因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山地丘陵遍布,括苍山、大雷山、天台山脉绵延起伏、云雾缭绕,极宜茶叶生长。同时台州又系佛宗道源之地,高道僧人视茶为养生仙药,对茶叶种植、茶文化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逐渐形成底蕴深厚的道茶文化、禅茶文化和民俗茶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

1950年,三门县茶叶种植面积881亩,产量310担,以产烘青茶为主。六十年代改产温炒青,后又改产杭炒青,并一直沿袭至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名优茶生产逐渐兴起并发展,培育了“太师峰”“百瀑谷”等企业品牌。

茶叶是三门的传统特色产业,是亭旁、珠岙等山区发展经济实现百姓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有茶叶种植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520吨,产值6000万元,是台州市茶叶生产优势产业区。就三门目前茶产业现状来说,有茶园海拔高度适宜、茶树良种化发展较快、名优茶逐步取代大宗茶和品牌知名度逐渐上升几大特点。

从产业规模来看,三门对于全省来说是茶叶小产区,但茶叶对于三门来说却一直是主导产业。特别是2018年,三门县委、县政府实施“一果一瓜一叶一花”四大产业提升工程,其中一叶就是茶叶,三门从项目帮扶、政策支持和科技赋能等3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为了让这片绿叶子能带动更多茶农致富、促进更多国民健康,今后,三门县将把“三茶”统筹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布局,着力茶文化引领,深入挖掘和传承底蕴深厚的道茶和禅茶文化,讲好“三门茶文化”故事;定期举办“茶文化节”,开展“全民饮茶日”“三门人饮三门茶”等公益性茶事活动,组织茶艺、评茶及茶文化创意等技能竞赛,进一步弘扬茶文化。着力茶产业强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三门县茶叶的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强化茶叶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绿茶博览会和浙江省农博会等展会,采用专场推介会、投放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三门茶叶,进一步打响三门茶叶品牌。着力茶科技赋能,发挥茶科技支撑力量,实施茶产业数字化改造工程,推进适应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加工等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设施装备的引进示范,从“会”种茶、“会”制茶向“慧”种茶、“慧”制茶转变,真正意义上达到以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强化文化引领、科技支撑和农文旅融合,进一步提高茶产业质量和效益,助推乡村振兴,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打造共富示范区。(钱江台记者:邹明明,图片:王栋、主办方)


相关阅读

  • 阳曲县上海招商总签约177.9亿元

  •   4月2日,山西晚报记者从阳曲县人民政府获悉,为夺取县域产业经济建设冲锋战和招商引资“开门红”战役的双重胜利,同时向外界展示阳曲在新时代、新阶段下的新突破,由中共阳曲县
  • 都匀市毛尖镇:产业路通了 茶走出去了!

  • 春回黔南,茶吐新绿。眼下正值春茶上市时节,3月24日,记者来到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采茶农。蜿蜒的产业路让新茶更快捷的走出茶山 徐朦 摄当天,记者一行乘车行
  • 武威凉州:乡村振兴添“底气”奖补政策惠民生

  •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不断落实农业产业奖补扶持政策,通过基地建设、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10+N”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凉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咬耳扯袖”找不足 “问诊把脉”促发展

  • 为持续加强党委、支部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组织政治领导力。3月30日至31日,肃南县森林消防大队严密组织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杨万奎列席指导。
  • 西藏防火宣传走进“林芝桃花节”

  • 阳春三月,春意正浓。春风吹过山林田野,吹红了林芝千亩桃园。3月28日林芝市第20届桃花旅游文化节如约而至,数千名游客慕名前来观赏灼灼桃花,为守护好此次桃花节,林芝市森林消防支
  • 度假区二小拥金路校区开展春季研学活动

  • 3月31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第二小学拥金路校区师生在云南民族村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石榴籽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春季研学活动。在前往云南民族村的路上,研学导师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