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清华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丨郑彭畅: 在文学中寻找生活

日期: 来源:文学视界收集编辑:文学视界

候选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3级博士研究生郑彭畅

作为一名工科生,她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在《美国音乐剧精读》课程上,她第一次开始了剧本创作的尝试。在后来的《戏剧剧本基础写作》与《戏剧剧本进阶写作》课程上,她结合家乡常为人诟病的“重男轻女”文化氛围以及自己曾眼见的真实经历,创作独幕剧《招娣》,细腻呈现了一个三代同堂、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作为新生代的姐弟俩的挣扎与觉醒。

她以家乡的宗祠文化为背景,构思了一个高中生与陌生亲友交流的小说《台风天》。小说聚焦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和理解,真实呈现了东南沿海小县城的生活景象。该作于2022年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征稿活动中获一等奖(2023年评选)。该作及其他相关报道也刊载于《青年文学》《光明日报》《大学生》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中。

清华大学2023年学位授予仪式

郑彭畅担任小班导与自25班的同学合影

郑彭畅在自动化系三字班第一次党课上介绍党建情况

生活在空中:在文学中寻找生活的答案

2018年,郑彭畅考入清华。起初她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仿佛生活在半空中”。从县城高中的佼佼者,到清华校园里最平平无奇的一员;从中学毕业之前“被循规蹈矩地向前推着走”,到如今不得不思考未来的人生选择。烦恼、孤独伴随着呼啸的北风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她找不到答案,文学便成为她的栖居之所。

大一学年,在学业与学生工作之外,她在图书馆借阅了大量书籍:烦闷时看王朔,无聊时看金庸,自由烂漫时看卡尔维诺,愁闷郁结时看卡夫卡。每到学期末,她便拉着一车或看完或仅仅翻了几页的书,在图书馆完成漫长的归还过程。

文学并没有告诉她答案。但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她看到了生活的无数种存在,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形态。她想到了平凡的自己。

也是这一年,她开始了一些随笔尝试。在她的随笔《会飞的鱼》中,一位刚参加工作的程序员偶遇了一条会飞也会说话的凤尾鱼。程序员困于单调枯燥的工作中,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忱与真诚,而小鱼在飞行的过程中,也从对陌生环境的新鲜与好奇转向对“飞行”意义的思考。小鱼说:“刚开始看到的,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很棒,很新奇,那时候我真的觉得一辈子出来看这么一次值得了。……但后来经常再也找不到那天的心情。我说不清楚究竟是为了什么去飞的。”

文学于她,便如飞行之于水中鱼,是一个绮丽而不可达的答案。

生活在树上:在文学中表达自我的声音

本科高年级开始,郑彭畅开始了更多文学之旅的探索。

她选修了《美国音乐剧精读》,最后的结课作业选择尝试剧本创作的尝试,不曾想这为后来埋下伏笔。在后来的《戏剧剧本基础写作》与《戏剧剧本进阶写作》课程上,她第一次接触完整的剧本创作,在创作形式、创作内容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了更多突破。

借助手中的笔,反映社会中的现实图景,呈现更多平凡生活的可能面貌,成为了她对自己的写作期望。

她结合自己家乡常为人诟病的“重男轻女”文化氛围以及自己曾眼见的真实经历,创作独幕剧《招娣》,细腻呈现了一个三代同堂、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作为 新生代的姐弟俩的挣扎与觉醒。

她希望写作成为更多人表达自我的通道,在写作课专项助理的岗位上,她期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帮助同学“清晰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戏剧剧本进阶写作课课程合影(右三)

生活在别处,也在此处:探索文学与生活

的更多可能

郑彭畅从未想过,作为爱好的文学会在某天回馈于自己。

2023年2月,临近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截稿日期,在本科毕业之前,“至少要试试我的小说白日梦吧”,她想,于是便拿出了手中的笔。

创作的灵感来自她的家乡、她的成长经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她将写作聚焦于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因为她相信,正是每一个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人,相互推动相互影响,最终达成了真善美的世界。

她以家乡的葬礼为背景,构思了一位高中生主人公与陌生亲友交流的小说《台风天》。主人公所在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他按照母亲的要求,跟着继父回乡参加祭奠仪式,不仅与继父的亲友都是陌生人,与一起生活不久的继父,也存在心灵的沟壑。小说聚焦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和理解,真实呈现了东南沿海小县城的生活景象。

2023年5月,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揭晓,这篇名为《台风天》的小说获一等奖。后续的“震动”郑彭畅未曾预料:小说及其他相关报道刊载于《青年文学》《光明日报》《大学生》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她也幸运地收获了来自文学专业的老师、前辈的认可。

未来还会与文学有何种交集?郑彭畅坦言她也并不能想象到。文学于她已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更为她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无论如何,她期待更多来自文学与生活的可能性。

郑彭畅在朱自清文学奖颁奖现场与作家梁晓声老师的合影

来源:清华小五爷园

相关阅读

  • 南航这一“学霸宿舍”全员直博,怎么做到的?

  • 四人全员直博,两人入选南航本博计划进入院士团队,两人直博清华大学……近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标兵宿舍”的答辩舞台上,“学霸宿舍”B9-202宿舍的全体成员张奔腾、孙骏
  • 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石家庄开幕

  •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12月14日在石家庄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网络作家、评论家及网文平台负责人、文化产业代表等齐聚一堂,网络文学创作精品化话题成
  • 郑振铎的童书往事

  • 一九三三年夏,郑振铎与谢冰心夫妇摄于北平。左三起:吴文藻、谢冰心、郑振铎。  郑振铎是新中国文物、博物馆与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大家不知道的是,郑振铎年轻时曾热
  • 在静态文献与动态生活中探寻民间的力量

  • 在静态文献与动态生活中探寻民间的力量——评高有鹏十二卷本《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孟 芳“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宁波出版社
  • “刘三姐文学艺术奖” 获奖作品名单公示

  • 根据《河池市壮大“河池作家群”实施方案》和《中共河池市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开展第三届河池市“刘三姐文学艺术奖”评选活动的通知》(河宣发〔2023〕9 号)精神, 第三届河池市“
  • 你追的网文 老外也爱看

  • 天蚕土豆、蒋胜男、横扫天涯、牧清雨……如果你爱看网络小说,这些网络作家的名字,你一定不陌生。12月14日,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河北石家庄开幕。这个论坛是第一次在河北举
  •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强教授

  •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社会科学学院原院长李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2日14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李强教授的逝世是清华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石家庄市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助力乡村振兴

  • 促使农村闲置资源变成活资本  我市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助力乡村振兴  “第1轮最高报价570元,第二轮最高报价620元,第三轮最高报价750元……”近日,在深泽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