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记者走近重症监护室③丨迎“峰”而上

日期: 来源:大河健康报收集编辑:大河健康报

连轴转抢救病人申请转科电话一个接一个走出大门还要安抚家属的焦虑情绪……

2022年12月中下旬开始,原本已接近满负荷运转的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迎来了病人高峰。如何降低危重症发生率?如何加快病人周转?如何为全省重症患者治疗提供标准流程?……

一个又一个问题摆在了重症医学科面前

01、高峰到来 床位需求前所未有

“主任,我们病区25张病床收满了。”“主任,现在病床全满急需立刻加床。”“ICU还有空床吗,这边有重病人急需转入ICU治疗。”

2022年12月15日前后,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秦秉玉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请求转入ICU和汇报床位紧张的语音和信息一个接一个。

中心ICU一、二、五病区原本每个病区的25张床位全部收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重症医学科迅速增添设备扩充床位,每个病区的床位数迅速扩充到30张。即便如此,每个病区每天收到的床位预约申请都有15到20个,填写预约患者信息的白板都写不下。

不仅仅是患者数量多,救治难度也非常大。“绝大部分的患者都是有基础病合并呼吸感染的重症患者,而且高龄患者占了绝大多数,病程周期很长。”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邵换璋说。

1月7日,统计信息显示,一、二、五病区75名患者中, 70岁以上的有72人,新开设的六病区24名患者中,70岁以上的有11人。整个中心ICU7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八成。

一名68岁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经过6天救治准备转往普通病区,老先生刚被转运到检查床上,就有新的患者被转来。

医生王存真、陈佩莉,护士长胡玉娜、邹辉煌等迅速开始抢救……“病床一分钟不停歇连轴转。”重症医学科总护士长朱世超说。

02、迎难而上 顶得住打得赢

患者高峰到来的前几天是整个重症医学科最为困难的时刻。

病症较轻的医护人员坚守在岗,工作量是以前的两倍还要多。“原来每4天才会有一次的‘白+黑’24小时值班,现在几乎隔一天一次,即使到了下班时间,大家又会加班两三个小时,时刻准备着救治新病人、抢救重病人……”中心ICU五病区护士长卫晓静说。

而请假的医护人员一两天高烧退去便主动重回岗位。护士李笑影、王凤哲等援疆医疗队队员,结束居家隔离当晚就到岗值夜班。

中心ICU五病区在病区主任代荣钦的提议下,成立了新冠互助组,所有同事均可入群寻求帮助,包括但不限于病情进展互助、心理干预互助、工作应急互助、家庭私事互助等。为了进一步把团结互助的精神传递,五病区还建立了药品物资池,任何人有退热、止咳、抗感染等药物或保健品,可自愿捐赠至药品池,所有人如有需要均可自行领取使用。每一个拼搏的瞬间,秦秉玉都看在了眼里。“我是真的心疼科室的兄弟姐妹们。”

2022年12月22日,他向中心ICU的兄弟姐妹们发表了一篇家书,向每一位重症同道致敬。

信中这样写道:

“在ICU医护严重减员的情况下,涌现出了轻伤不下火线可歌可泣的ICU先锋战士,此情此景让我们科室管理团队深深感动!回忆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16年的成长历程,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刻‘顶得住’,才有了我们‘打得赢’的今天!在此,我也心疼地提醒大家: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及时给科里讲,我们会汇报给医院帮助解决!只有我们安全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

平实的言语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中心ICU大家庭的温暖。

朱世超说:“‘顶得住、打得赢、迎难上、向前冲’是我们科室的口号,每一次磨砺都让重症团队更加团结、更加强大。”

03、增设病区 加速床位周转

为了缓解ICU病床紧张的情况,2022年12月30日,按照医院安排,重症医学科在与医务部沟通后,决定在医院7号楼增设ICU六病区,共24张床位,并调派了重症医学科8名医师和25名护士,以及其他病区23名护士前往新病区收治重症病人,由樊清波主任医师担任病区主任,ICU一病区护士长胡玉娜担任新病区的护士长。

胡玉娜和护士阎蕾蕾熬了一个通宵,整理床铺、接收物资、调试设备。采供处主任赵琳和焦冲、马良,一整晚都在协调配送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仪器。

“时间特别紧张,当天夜里就接打了四五十个电话。”胡玉娜说。大家的目标是12月31日中午12点前务必准备好床单元,准备下午迎接病人。

在大家的紧张筹备下,电脑、电话、治疗用品液体、床单被罩、医用冰箱、抢救仪器等各种设备相继到位并完成调试。“新病区就像变魔术一样,噌噌噌,大大小小的物资仪器一夜之间就到位了。”看着新筹备的病区,大家有感而发。

2022年12月31日下午4时,中心ICU六病区迎来了首批重症病人。

增开病区的同时,中心ICU也在加速重症病人周转上探索出了重症患者互换的新模式。

“需要呼吸机的重病人经过几天救治,可以脱离呼吸机且病情相对稳定后,我们就会将其转入呼吸科或其他相应病区。”中心ICU一病区主任王文杰介绍说。

“相应的,普通病区会把一名急需气道支持的重症病人转到ICU,以此来加速重症病人的周转。”

这种模式在ICU各病区得到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我们病区转出的十多个患者中,有接近一半的都是采用这种方法。”代荣钦说。

此外,为预防不可逆的心肺损伤,经过精确监测与评估后,医护人员还将高流量吸氧、气管插管、ECMO等重症治疗的位点前移,进一步降低了重症向危重的发生率。

04、诊疗策略发布 指引全省重症救治

面对大量等待救治的重症患者,另一个更紧迫的难题摆在重症人的面前:如何为全省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促进规范化诊疗,尤其是提高基层患者的救治水平。

1月2日,秦秉玉召集所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骨干19人,秉承循证、简洁、临床可操作的原则,参照国内外指南、共识、临床研究数据库以及大型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一线临床工作经验和专家意见,紧急制订了《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人新冠肺炎诊疗策略》,并于1月3日线上发布。

“河南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重症的主委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在最短时间内,提炼经验和共识,为全省医疗机构的重症救治提供明确清晰的方向。”秦秉玉说。

《诊疗策略》迅速成为了全省可执行操作的指南,尤其是为基层医院重症救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与诊疗策略一同发布的还有省医重症团队拍摄的新冠重症俯卧位通气治疗教学视频,真人演示手把手开展教学,受到了全省重症同行的大量转发学习。

不仅如此,2022年12月22日,重症医学科就已经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的要求,牵头组织河南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录制了20余集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的网络培训视频,内容涉及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指征及插管技术、呼吸机应用及参数调整、气管镜应用与肺泡灌洗等,每一集时长30~40分钟不等,并面向全省线上发布。

05、医患之间的双向感动

“阿姨头稍微侧一点,配合一下,今天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啦,我们一起加油!”2022年12月21日,中心ICU二病区护士郑方婷耐心地为一名80岁的老人做着护理。即便身体不适,额头不停地冒虚汗,她对患者依然保持着自然的微笑,把温馨传递给每一个人。

“ICU岗位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只要上岗就必须把积极的一面展示给患者,决不能让负能量影响到患者的治疗。”郑方婷说。

这一切,患者及其家属都看在了眼里。

二病区护士王鲁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褒奖。一名94岁高龄的老奶奶即兴赋诗一首,赠与值夜班的王鲁。“自古鲁地多生贤,孔子登台上讲台。国策施仁政,君臣父子扶江山,代代传承到今天。王鲁传承先辈志,相伴一夜乐陶然。”

老奶奶是一名人民教师,平时喜欢通过写诗表达所知所感。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她每天都会写诗赞颂医护人员。“我又能写诗了,这都要感谢你们的照顾,说话总是柔声细语。”

转出ICU的当天,她再次赋诗一首向主管医生朱宁、病区护士长夏明以及全体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行走如飞,来去匆匆。救死扶伤,大道通行。老树枯枝,借力更新。人才济济,祝我脱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活着出去,设宴酬宾。”

一病区70岁的9床患者退休前是中学老师,来时白肺超过一半。经过医护人员5天的悉心治疗,肺水肿、通气、氧合指数明显改善。

每当有医护人员经过老人身旁,或者发生目光对视,老人都会主动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一方面是表示身体比来时轻松多了,另一方面是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谢谢你们!”老人说。

1月5日,六病区收治的首位63岁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大幅改善,准备转出ICU。刚进ICU时,她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6%。

而1月5日当天,她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己穿衣、自己洗漱、长时间下床活动没有不适症状。

走出ICU大门时,她面向主管医师陈超深鞠一躬。“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感谢你们让我度过了这一劫,能安心回家过个好年!”患者说。

来源:河南省人民医院


相关阅读

  • 对阳康后三种不适,“第十版”提出治疗方案

  • 每日健康提醒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大河健康报记者 刘广辉 实习生 张馨月1月9日15:00
  • 转诊“绿色通道”让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 同各医联体单位开展线上病例讨论会、为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业务培训、开辟“绿色通道”畅通转诊渠道……1月8日,记者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退役军人总医院获悉,该院以
  • 林进:心怀热爱,永远在进步,永远不满足

  •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宋箐)风湿免疫科是中国内科系统中最年轻的科室之一。1999年,28岁的林进被医院寄予厚望,派往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也是中国第一个风湿免疫科学习进修
  • 中风患者防疫需要注意什么?

  •   1月9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夏健在给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长沙1月10日电(记者帅才)中风患者(脑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力低等问题,部分患者
  •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多措并举做好患者救治工作

  • 近期,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大幅增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统筹资源、全面坚守、全力保障,调配人员设备、调整科室结构、扩容重症床位设备等多项措施并举,迅速提升救治能
  • 新华全媒+|中风患者防疫需要注意什么?

  •   新华社长沙1月10日电(记者帅才)中风患者(脑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力低等问题,部分患者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中风患者如何防疫,若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注意什么? 
  • 关口前移 分级诊疗守护村民健康

  • “吸氧后我觉得舒服多了,症状也缓解了很多。”1月8日,在莒县夏庄镇卫生院治疗的村民谢福玲告诉记者,因为症状比较轻,所以选择在这里治疗,离家近,花钱也少,方便又便宜。除了谢福玲以
  • 记者探访呼吸重症病房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脱了4000毫升,负平衡1000毫升,血压平稳,氧和改善,体温正常。”3分钟后,杨宇欣回复,并发来一张照片。“再尝试多脱水500至1000毫升,密切监控。”刘红梅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记者走近重症监护室③丨迎“峰”而上

  • 连轴转抢救病人申请转科电话一个接一个走出大门还要安抚家属的焦虑情绪……2022年12月中下旬开始,原本已接近满负荷运转的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ICU迎来了病人高峰。如何降低危
  • 一枚闪光的警徽——写给“中国人民警察节”

  • 一枚闪光的警徽——写给中国人民警察节作者许正敏,1969年12月出生,现任合肥市公安局政治部思想文化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公安文联副主席、合肥市公安文联常务副主席
  • 扎根百年的“茉莉花”,今春再释馨香

  • 2023年2月,已有百年历史的茉莉花剧场将重新开启。这座隶属于上海市总工会,坐落于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中型专业剧场始建于1922年,历经百年风雨,经过两年改建,即将以全新的
  • 威尔士球星贝尔宣布退役

  •   据新华社电 威尔士球星贝尔9日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他即刻起退出俱乐部及威尔士足球队。33岁的他感言,足球给予了他生命中最棒的时刻,但他已开始期待翻开人生新篇章。  
  • 对阳康后三种不适,“第十版”提出治疗方案

  • 每日健康提醒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时要及时就医。大河健康报记者 刘广辉 实习生 张馨月1月9日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