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芭蕉法庭:角色在变初心不变,永远做好百姓身边的法庭

日期: 来源:恩施市法院收集编辑:恩施市法院

拐过芭蕉镇和盛家坝镇的山路十八弯,在最偏远的车蓼坝镇,也少不了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法院芭蕉法庭的身影。

“我们九岭十三湾组的路原本坑坑洼洼,只有‘两条腿’的车能开过去,多亏法庭的同志调解好老代和老谢老家的矛盾,现在路好走了,茶叶好卖了。”“上次多亏他们普法,我才晓得自己借给别人的钱差点过期了!”提起芭蕉法庭干警,老百姓总是会竖起大拇指,这群年轻人就像是亲戚朋友的儿女,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

恩施市人民法院芭蕉人民法庭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依托“法庭驻地镇为主、巡回审判点为辅”审理布局,扭转“依法维权只能打官司”的固化思维,当好群众“身边贴心人”,通过案件审理、多元解纷、服务基层等方式,走出了一条亲近人民群众的纠纷源头化解路径。

释法明理——做群众心中“解忧人”

芭蕉法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将“释法明理、法情理相融”的办案理念贯穿审判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广泛开展送法进校园、进乡村活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积极响应彩礼新规,结合侗族风情寨赶歌会、屋场会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老百姓的身边。做好判后答疑,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用社会公众能共情的真心,最大限度消除当事人对审判活动的不满,并适时从执行角度进行分析,提升对裁判的可接受性,真正增强司法的公开性、透明度、公信力。

2024年以来,芭蕉法庭共计开展17次普法宣讲,做实“判后答疑”,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促推纠纷实质性化解,实现受理案件230件,结案161件,结案率70%,调撤率81.99%。

实质解纷——做基层治理“能动者”

“您好,我是‘有事找我’调解专班的法官,有事情不着急,慢慢听您说”。为推动基层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芭蕉侗族乡成立“有事找我”基层治理品牌。人民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纠纷最前沿,服务人民群众第一线,法庭立足审判职能,“嵌入式”参与辖区平安稳定建设,主动融入基层治理。

在芭蕉侗族乡,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类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不仅为探索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为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新台阶提供有效司法保障。目前,芭蕉人民法庭以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推动当地党委政府统筹汇聚各方解纷力量,已形成集“诉前对接”“网调对接”“巡回对接”于一体的“三调对接”多元解纷模式。

建言献策——做茶企法治“娘家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芭蕉侗族乡以“恩施玉露”发源地得以闻名。为实现茶产业突围和领跑,全乡紧紧抓住茶叶主导产业,致力于将“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今年的茶叶收成怎么样?对方来收购,有没有拖欠你货款的情况?”时值茶叶采摘季,芭蕉法庭组织干警走进茶园内,详细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及售卖等情况,以“摆农门阵”的方式面对面普法宣传法律法规,耐心解答茶农疑惑。

为守护好“恩施玉露”这块金字招牌,芭蕉法庭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五专”措施,畅通涉企“绿色通道”,旨在对涉诉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芭蕉法庭聚焦产业布局,以服务保障当地经济发展为发力点,勇做“枫桥经验”本土化试验田,建立“法律宣传+案例释法+风险预防”三维问需护企机制。

通过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发出“法治体检报告》,以“一对一”排忧解难、“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沟通衔接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精准、更具个性、更有成效的“个性化法律服务套餐”,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的根本转变。

人民法庭是法院司法为民的神经末梢,司法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百姓心底是法庭干警工作前行的动力。接下来,恩施市人民法院芭蕉法庭将持续以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优势,做好百姓身边的法庭。


相关阅读

  • 巧借力错时峰,武汉黄陂前川法庭化解送达难题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杨威 陈章颖为化解送达难题,武汉市黄陂区法院前川人民法庭采取多种灵活方式,通过巧借力、错时峰等方式,有效化解大量送达难案。干警送达法律文书(资
  • 家庭教育如何开展?听她们怎么说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陈章颖 汤子睿5月15日上午,武汉市黄陂区法院联合区妇联邀请部分妇女代表召开家庭教育主题座谈分享会,来自各个行业的女同胞们围绕家庭教育这一主题
  • 全国人大代表刘琴——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 图为刘琴(左二)和人民调解员交流调解工作。“潘集法院采取‘家门口’释法、‘面对面’解惑的方式,把众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潘集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
  • 新词 | 蕉绿打败焦虑,鲜切芭蕉成办公室新宠

  • 用谐音来讨个好口彩、好意头由来已久,除夕吃鱼是“岁岁有余”,考试穿上紫色裤子就是“紫腚能行”。最近,同样因为谐音梗出圈的“禁止蕉绿”绿色芭蕉串成为了新风潮,在电商平台
  • 乌市水磨沟区176名青少年化身“法官”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韩亮摄影报道)5月10日,共青团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委、水磨沟区教育局、水磨沟区人民法院等单位主办的“青春与法同行 做新时代懂法知法好少年”模拟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道德之光 ——我眼中的三伯程道德先生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国内知名“文物鉴藏家”,2016年“中国好人”,这三种截然不同的身份集于一身的人,就是我的三伯——程道德先生。三伯,名道德,字陶庵,别号古癖斋主,祖籍绩溪。
  • 荆门市掇刀区19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开工

  • “感谢党和政府,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今年我终于住上了新房。”近日,掇刀区团林铺镇张场村村民赵孝龙笑呵呵地对来访的住建部门工作人员说道。据了解,赵孝龙过去几十年一直住在摇
  • 青春共建 同筑未来

  • “出发!”随着一声口号,由南京水务集团、南京城投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龙潭水厂项目部联合举办的“青春共建 同筑未来”团建活动近日在南京市桦墅村启动,70余名青年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