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超 通讯员 王淑艳
乡村医生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是最可能有机会成为现场救护基层百姓的“第一响应人”!在全市乡村医生群体中广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精准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农村应急救护体系,以达到更好地守护基层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目的。为此,9月-12月,胶州市急救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乡村医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累计开展培训10场次,350名乡医参加了培训,招募急救志愿者百余名。
![]()
为此次乡医培训,胶州市急救中心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制作课程表和培训课件,尽可能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丰富而实用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中,培训师通过大量的日常接警常遇到的意外事件为实例,生动形象的引出突发心跳骤停病人的黄金救治时间及医学上常说的“黄金四分钟”;通过“急救生存链”的形象讲述强调了现场“第一反应人”对猝死病人第一时间救治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心脏骤停后的急救:心肺复苏术+AED使用。并通过技术步骤分解详细讲述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噎食”是日常生活中发病率高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致死致残率也非常高的一种意外伤害,培训师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例,讲述了噎食的危害性之大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噎食发生时救治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并就噎食的相关自救互救技能做了现场示范。
![]()
创伤是目前全球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1-35岁),是我国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四位重要死因。社会发展把创伤的救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在创伤后的黄金1小时内成功处理,可以使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降至最低。学会创伤的现场救护,可以达到努力挽救伤员的生命、尽量减少伤员的痛苦和并发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为医院救治奠定良好的基础的目的。培训师利用讲解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大家讲授了创伤后的止血、包扎方法,并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
![]()
通过培训,夯实了全市乡医的急救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和提高了应急救护技能操作能力和水平,必将对胶州市乡医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将乡医群体纳入胶州市急救志愿者队伍,在救护车到达前先行急救,弥补了急救空窗期,进一步缩短了急救反应时间,为挽救生命争取了更多宝贵时间。
![]()
上合示范区极大地带动胶州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对胶州市院前急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胶州市院前急救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也必将进一步加快。作为捍卫人民健康和减灾救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胶州市急救中心进一步整合和壮大全市基层急救力量,全力推动胶州市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再上新台阶,为健康上合贡献急救力量,展现急救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