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四川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决定,授予160名个人“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授予40名个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授予100个集体“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梅教授入选“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对象
眼里有光,信道传道,她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从1989大学阶段开始,刘东梅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学与研究工作,至今已有34个年头。信仰如炬,坚守初心,她用毕生心血和精力投身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教授传播马克思主义,躬身践行马克思主义。
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她常说,在马言马,在马信马,作为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心必信、信必坚。有坚定理想信念,有深厚理论底气,才能理直气壮地教育说服学生,成为他们思想和精神的引路人,决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杰出研究者。她潜心治学,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聚焦理论热点问题,累计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主持高水平科研项目10余项,用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学识展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格局与情怀。
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传播者。作为四川省委理论宣讲团专家身份,开展有关党的创新理论系列宣讲40余次,覆盖党政干部、学生、教师等各层次人群3000余人;作为思政课教师,坚持每年给本科生讲授思政课程,累计授课超6000学时。通过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生动讲述,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决策部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刘冬梅教授为师生开展理论宣讲
心中有爱,立德树人,她怀抱赤诚投身教育事业
从教30余年初心如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她认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做一个有温度的关怀者。
她常对同学们说,“我愿意成为你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同学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多少次看到她和学生课后交心谈心,多少次看到她深夜为研究生修改论文。她对学生言传身教,关心入微,甚至把学生们带到家里去拍摄微电影并参与创作、指导,最终微电影《我们曾这样走过》获得全国一等奖。是的,共同走过的奋斗岁月激励着学生成长,也照亮了学生人生前行的道路。
学生们喜欢她的思政课,因为她坚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听过课的学生们经常会说:“我们从刘老师身上就能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给我们心灵震撼,让我们心悦诚服。”她用自己的学识、情怀和人格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成长,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使自己真正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学生们的喜爱,让她收获到了思政课教师满满的幸福!
刘冬梅教授和她的研究生
脚下有路,勇毅前行,她是学院建设发展的优秀领路人
使命在肩,不负重托,她以奋斗之姿,彰显了一个院长的责任担当。她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不断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奋进篇章。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成2门国家级思政课程、2门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评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相关作品获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获评全国样板党支部等,连续3年获学校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实现学院建设发展史上多项零的突破。出色的成绩单背后,是她作为院长带领马院人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闯关夺隘、一往向前的身影。
不会忘记,申报国家级思政课程期间,她穿梭在百会堂5楼各个科室之间忙碌的身影和院长办公室那长明的灯光;
不会忘记,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期间,她拖着生病的身体带领团队研究问题、撰写材料、核对数据;
也还记得,在得知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的那一天,她淡淡地说道:“我们也见过凌晨时分成中医的样子”!
不断发展壮大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以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榜样,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教书育人“大先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马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