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1》到《玩具4》,观众见证24年来动画电影技术飞升

阔别9年,《玩具总动员》系列终于迎来了第四部。

算上1995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1》,这跨越了近24年的情怀与梦,整整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作为系列的忠实观众,这几部电影科技君看了没三十遍也有二十遍了,永远忘不了它们曾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感动。

作为首部完全以3D计算机动画摄制而成的长篇剧情动画片,《玩具总动员1》真是算是3D动画中极具意义的里程碑式作品。

同时,24年来,《玩具总动员》第一部到第四部画面的逐步丰满,也正是见证者3D动画技术的升级。

看完第四部,再回味第一部,难免会感觉画质粗糙简陋许多。

玩具还好,人物身上的“瑕疵”真的过重,这样的效果,放到现在学院里的学渣估计也做得出来,但放在当时,能制作这样的人物效果已经属实不易。

在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全CGI的动画电影,技术所限,制作《玩具1》的工作人员根据镜头繁简,每一帧制作时间都耗时4至13小时不等。整个工作系统由87台双CPU和30台4CPU的Sparc工作站组成,还有一台Sparc1000服务器。

这部电影由此开起了动画开始立体建模的时代,皮克斯的RenderMan渲染器仍是业界常用的渲染器,可见《玩具总动员》及背后的皮克斯对3D动画影响之深远。

据说其中一堆被风吹动的草丛,皮克斯工作室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制作;为了让人物更加立体真实,每一根眉毛都是单独制作的;到了第三部,草莓熊有3473271根毛发,都是一根一根制作的……

总体而言,到了《玩具4》,CG动画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太大的突破空间,技术已经达到可以假乱真的程度。

《玩具总动员4》所呈现的画面可以说是现在3D动画技术前列,玩具丰富的表情以及玩具本身的实物感,让观众看上去真的觉得就是现实玩具在动,细节非常多。

比如,牧羊女是陶瓷做的,吴迪是牛仔,巴斯是橡胶塑料,新玩具“叉叉”是一次性餐具,在荧幕前呈现的质感就各不相同。

牧羊女有大量反光,额头上的裂纹也清晰可见。

吴迪身上的柔韧的牛仔革纹路,上面会翻起微微的绒毛。

巴斯硬硬的塑料质感与叉叉“用完即扔”的廉价感也有强烈的对比,加上皮克斯精准无比的细节处理,让观众一下就能感觉到“巴斯是个昂贵但时间已久的玩具。

叉叉,就是个一次性餐具……总而言之,真实、细节、画面完美。

将画面放大到群像,每一个玩具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你可以准确地辨别出他们的材质,有毛毡、绒布、橡胶……

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技术已达炉火纯青,皮克斯仍将《玩具总动员4》保留了最原始的人物形象与色彩搭配,让玩具系列更加完整,让小朋友乐在其中,也让早已成年的大人们看得回味无穷,热泪盈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