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伦巴》:陈旧模式的海派电影

《上海伦巴》是第五代导演彭小莲所谓上海系列的第三部。从整个影片来看,影片在表现四十年代上海影人之间的情爱方面,也做到了小有波折,稍有内涵,但是,整个电影仍然让人觉得缺乏独到的发现,甚至电影对人物的刻画,手段相当的陈旧,思维体系仍然采用了一种遮遮掩掩的方式,对情的矛盾冲突,仍然沿用了一种旧有的通行的模式,这使得整个电影用黄宗江的说法,是相当的清淡。

实际上,从影片的这种形同鸡肋的效果来看,反映了第五代导演一贯所缺乏的对城市生活的把握与了解。像彭小莲这样的女性导演,似乎总有一种旧有的模式,干扰了她的思维方式与思考,使得她的电影,依然在一种不深不透的旧有模式里打着圈圈。

《上海伦巴》的核心主题是一目了然的,它基本以赵丹与黄宗英为原型,讲述了两个男女演员之间的爱情故事。不管导演彭小莲为电影注入一种什么新鲜的发现,影片揭示的主题也是相当传统的,甚至可以说传承了从《青春之歌》、《家》以来一脉相承的所谓志同道合决定情爱走向的模式倾向。

影片中的情感纠葛主要集中在阿川与婉玉之间。阿川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一个风流倜傥、爱女人更爱正义的男人形象,像所有的这类影片一样,他成为小家碧玉式的婉玉的爱情选择的主要诱因。

影片的前半部分表现了婉玉与阿川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导演在进行这种人物相遇的过程图说中,也是遵循了一种“一撞定情”的套路,从开始的时候,婉玉在车内看到阿川撞到车上,到婉玉上班途中骑车与阿川相撞,影片刻板地让两个人缘于这种相撞的方式而熟知,加上片场上心心相印,两个人终于日久生情了,完成了这种最没有波澜的爱情起源。

下半部分,则是婉玉面临着丈夫翰庭与阿川之间的选择了。一边是充满激情但却贫困的演员,另一边是家财万贯却刻板做作的丈夫,婉玉的选择,其实是一个时代的选择,她抛弃了那个死气沉沉的家庭,而选择了那个动荡不安却活力四射的阿川。

这种电影的逻辑,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多少年来一贯遵循的思维框架与链条所在。豪门之家看似繁花似锦,却像金丝笼一样,只会成为束缚人的精神的樊笼,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一直形成这样的基本定律,总是不断地重复着这样的原则,似乎只有民间,只有贫困,才能带来一种新鲜的生命力。抛弃繁华,走入民间,成为一个女性选择的最强音。林道静抛弃了优裕的生活,选择了艰苦的生存探索之路;《红高粱》中的“我奶奶”抛弃了财主太太的生活,而选择了不名一文却身强力壮的长工,这种模式,几乎成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套路,加盖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所有故事中,人性的复杂,被一种阶级地位的必然性取代。

所以,在《上海伦巴》中,我们看到,婉玉对丈夫家的富豪生活十分厌倦,多次请求丈夫,离开这个窒息人的家庭,可以看出,婉玉对丈夫的不满,更多地来自于对约定俗成的所谓富豪阶级的窒息气息的不满,婉玉与其说是选择爱情,不如说是选择自由生活。《上海伦巴》既然在主题上又复归了中国电影这种最概念化的非此即彼的选择模式的话,那么,注定使电影的人性的刻画被严重地抑制了。

情况正是这样,影片中婉玉的丈夫翰庭与阿川之间,我们看不出两个人在素质上差异,翰庭对婉玉一直是温柔有加的,也相当的开明,对婉玉与阿川之间的那么一点人人都可以看出的暧昧之情,也基本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但是,这一切都不足以让婉玉把自己的芳心留在丈夫的身边。因为在影片的价值模式里,阿川充满着革命精神,身上具有着反叛力量,而这样的英雄,正是上个世纪我们传统模式下的英雄典型。对富豪阶层的鄙视,对反叛群体的首肯,都是传统套路下决定选择的主要因素。于是,婉玉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穷困但却充满着反叛精神的阿川。

这里的一个选择权,不是婉玉本人的,倒像是一种概念化的时代集体意识,施加于婉玉身上的。这样的后果,就是影片中的爱情,并没有什么感人的深刻力量,它不过是概念化的外在形式,导演只不过在这里讲述了一个演绎了无数遍的陈旧故事。这都导致了《上海伦巴》不过是鹦鹉学舌地传播着一个毫不新鲜的概念。从这个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第五代导演已经无法从模式上发掘出更新的主题,更难以抛弃已经融入到他们思维中的传统因素,难以从人性的角度有着更大的突破。

影片到了这里,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困惑,就是阿川凭借什么能够吸引婉玉的倾心?他生活贫困,养育两个小孩,身边不断有女人周旋(影片用一个细节,展示女人上门找他),甚至他从来不愿意付出责任,回绝了婉玉的爱情暗示,但是,只要影片中把时代的走向的精神光圈套在他的头上,那么,阿川便注定成为时代英雄,婉玉便没有理由不爱上他。

影片力求回避阿川身上的革命气质,试图写出他身上的复杂性,可以看出,导演也有意想超越旧有的模式对影片的影响痕迹。影片对阿川的从事政治的描写,多加以回避,尽量使影片的选择拉回到爱情的范畴上来,但是,一旦抛弃阿川当年奋斗的时代命题,在纯粹的爱情时空中,更难以反映出阿川身上的时代精神。彭小莲很本能地不想把阿川刻划成《青春之歌》中卢嘉川这样的革命者形象,但是,还原阿川纯粹是一个情种的角色,则使人物的感情立论更匮乏支撑的基础。《上海伦巴》反映出中国电影妄图淡化历史,纯粹描写爱情的一种倾向,像《紫蝴蝶》也是这样。《上海伦巴》里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着一词,对左翼电影的精神选择,也没有加以正视的尊重,甚至里面的左翼群体描写还不如《阮玲玉》中的正面刻划。回避了一个时代气氛,纯粹地表现一场没有新意的爱情故事,导致《上海伦巴》整体上的陈旧与清冷。

把这部影片对照一下《阮玲玉》,可以看出,《阮玲玉》为什么能取得成功。《阮玲玉》中,女主角根本没有像《上海伦巴》这样,唾弃富豪的生活,根本没有这种阶级斗争式的选择问题,而是写出人物的情感的困惑,把人物心理置放于表现的前台,这样使得影片便少了许多莫须有的生硬主题,始终有一个活着的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不像《上海伦巴》这样讲述的是一个甚至在银幕上都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即使影片的核心情节有着原型人物,但是,至少电影这样的讲述,是无法让人相信的。

由于对时代背景的曲意回避,整个电影里的其他人物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影片中的导演也应该有所作为,但电影里的这位左翼导演(影射了郑君里),也只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介入人物冲突的木偶。整个电影最清晰的,也就是婉玉与阿川的那么一点不值一提的爱情故事,放置在左翼电影的框架里,整个影片完全是一种避重就轻,失去了再现历史的均衡点。

在画面的调度上,我们也感到整个电影乏善可陈,大量的中远景,使得整个电影的镜头一览无余,人物在画框中的表现,也机械造作。相对于好莱坞电影中多用特写镜头刻划人物,始终把人物的面部表情置放于镜头的中心地位,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电影已经缺乏把人物的心灵展现在银幕上的能力了。这种镜头运作上的毛病,也使中国电影的视觉效果就是呆板的,缺乏一种大家气。把本片与好莱坞拍摄的《艺伎回忆录》放置在一起,我们不想评价两者的艺术上的高低,仅就镜头的运作上来看,《艺伎回忆录》中在那种东方情境的营造与还原中展现出的大气、色彩与行云流水,都是《上海伦巴》这种小家子气电影所无法企及的。中国电影实在有必要来一个全面的革新,以使中国电影能跟上世界电影的发展潮流,而不是用一些陈旧的主题与结构来制作一些乏味的影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