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邂逅钢琴(一)

简单介绍几部和钢琴及钢琴家有关的经典电影。


一说到这个题材,估计一半以上的朋友都会脱口而出那个名字,没错,《钢琴家》。

钢琴家


波兰斯基的不朽经典,二战题材电影殿堂中耀眼的明珠,深沉的主题穿越凝重的画面牢牢扼住每一位观者的咽喉,关于人性的批判和歌颂看似矛盾却在波澜起伏的情节叙事中阴阳相合给心灵沉重的一击。


电影情节这里不再多说,它讲述的是真人真事,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


▲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1911-2000)

影片中最为动容的一幕,莫过于骨瘦嶙峋的钢琴家在断壁残垣中为一位纳粹军官演奏,流淌的音乐消弥勒种族间的仇恨,两位知音的相会是万幸更是无奈(此时他冒死演奏的竟然是肖邦的《波兰舞曲》)。


Polonaise No. 6 in A-Flat Major, Op. 53 ''Heroic'' (降A大调第六号波兰舞曲,作品53“英雄”) (Live)

Arthur Rubinstein - Arthur Rubinstein at Carnegie Hall New York City, November 10 & December 10, 1961

肖邦降A大调波兰舞曲(op.53)

下面这部电影也是真人真事,它虽然没有那么深沉大气,但依然耐人寻味。

闪亮的风采


电影片名“SHINE”,意为“闪耀、发光”,“shine”耀眼夺目但时光短暂,这闪耀的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伤痛。

澳大利亚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自幼便展现了过人的音乐天赋,望子成龙的父亲使出浑身解数督促儿子攀登艺术之峰。和国内很多孩子一样,戴维不得不被逼苦苦练琴。

国内的琴童们要面对考级之苦,戴维的父亲给他定的目标更高,挑战号称“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圈内简称拉三)。

父亲一方面想让儿子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却又牢牢把他拴在身边,一心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戴维最终与父亲决裂,前往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求学。可惜在戴维艺术之路上,童年的阴霾逐渐显现,首先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的就是父亲的梦想——“拉三”。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即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号Op.30,作于1908—1909年,1910年11月28日由拉赫玛尼诺夫自己主奏钢琴首演,呈献给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 (Josef Hofman,1876—1957)。

此曲规模宏大,演奏难度极高,戴维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西里尔·史密斯(Cyril 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

下面是第一乐章,大家可以试听一下神曲:

I. Allegro ma non tanto

Claudio Abbado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为了攀登父亲给他设下的艺术高峰,他不知疲倦拼命练习,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拉三”如同地狱的恶魔,当你以为你已经逐渐征服它时,其实正在慢慢被他吞噬。


艺术是美好的,但艺术家常常需要付出代价。戴维终于在一次“拉三”演奏成功后,精神失常了,不得已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

虽然戴维成为了传奇,但精神不稳定的他也失去了成为世界顶级钢琴家的可能。戴维•赫尔夫戈特这一钢琴神童,如今生活需要有人照顾,虽然仍然可以上台演奏,但只限于不甚重要的小场合。

邻人欣慰的是,戴维已经从艺术枷锁中解脱出来,和父亲也的隔阂也消除了。

▲澳大利亚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

晚年的戴维平静的生活在故乡澳大利亚,幸运的游客会在布里斯班的街头看到他的演奏呢。

《闪亮的风采》全片时间不长但浓缩了相当丰富的可讨论内容:父子情、二战遗孤、美苏冷战、古典音乐。人人都想知道天才是怎么炼成的,但天才的代价并非人人可以承受。

影片中的古典音乐,无论是巴洛克时代的维瓦尔第,还是充满魔力的拉三,又或是浪漫主义的钢琴曲,都恰如其分的编织了一个音乐的海洋,让观众的心和大卫一起海面漂荡。

这两部真人传记就介绍到这里,下一期无眠介绍几部虽是虚构但同样精彩的钢琴电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