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钢琴邂逅电影(二)


上一期回顾了两部真人传记,其实有关钢琴的电影非常多,但钢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有的只是简单道具,有的是叙事工具,而有的电影,钢琴似乎成为了重要的配角,起到了重要而又微妙的作用。下面介绍几部虚构电影,钢琴在其中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名气最大的,肯定是下面这部:

海上钢琴师

作为托纳多雷故乡三部曲的第二部,《海上钢琴师》一上映便引起巨大反响,尤其被中国观众喜爱。豆瓣9.2的高分,TOP250排名第13,足见其在中国的影响力。

与其华丽的画面和配乐形成对比的是简单的情节。

1900年,一个孤儿被遗弃在豪华游轮,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具有极高的钢琴天赋,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

风度翩翩、正襟危坐、轻挥双臂,优美的音乐便从琴键上流淌出来,钢琴家如此受人追捧,很大原因就在于风度。电影中的1900天赋异禀、帅气不羁,如同金庸笔下的杨过,吸粉无数。导演机具创新的引入钢琴PK的情节,使得电影更像武侠片引人入胜,这一情节也一直被影迷津津乐道。

然而估计出乎很多朋友意料的是,电影中出现的那位与1900过招的黑人音乐家并非杜撰,他便是杰里·罗尔·莫顿——美国爵士乐祖师级的大咖。


与电影中塑造的角色性格相似,杰里·罗尔·莫顿本人虽然才华横溢,但也狂妄自大,甚至曾夸口说自己在1902年时发明了爵士乐,这使他在爵士乐历上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估计正因为他总爱自吹自擂,托纳多雷才故意选他作为了这个“反派”登场吧。

爵士乐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非洲黑奴被贩运到新大陆以后做工时唱的歌曲,也就是做工歌和田间号子以及19世纪的早期黑人宗教歌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结合了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两种音乐风格,在几代黑人乐手继承发展中,爵士乐诞生了。

电影中饰演这位爵士乐大师的也非泛泛之辈,他是美国一个著名的三重奏爵士乐团的音乐家、演员克拉伦斯·威廉姆斯三世。

莫顿趾高气昂的向1900宣战,毫无绅士风度,1900似乎并未在意,让位莫顿。

如同武侠电影中高手决斗,片中的斗琴分为三个回合,胜负并非生死,而是荣誉,而评判者则是在座的各位听众。

第一回合

莫顿点燃一支香烟放在钢琴边,接下来炫了一曲自己的原创爵士乐:“Big Fat Ham”(“大肥火腿”)

Big Fat Ham

Jelly Roll Morton - Jelly Roll Morton: 1923-1924(Live)

乐曲光彩华丽、娴熟流畅,曲目结束,全场掌声雷动,此时香烟正好燃至钢琴边缘,烟灰丝毫未动,可见莫顿对于演奏时间和力度的把握非同凡响。

1900也对莫顿赞赏有加,出乎大家意料,他并未正面接招,而是轻描淡写的弹了曲“平安夜”——一首入门级的圣诞乐曲,以退为攻,意思是大家切磋琴技,开心就好。

Silent Night

William Joseph - Be Still

这下莫顿气得不轻,认为1900在羞辱他,不把比赛当回事。

第二回合

莫顿又弹了一首自己的原创:“The Crave”,再次发起攻击。

这首乐曲难度颇高,莫顿演绎的行云流水毫不费力。

The Crave

Jelly Roll Morton - The Crave

只听了一遍1900竟然也丝毫不差的弹了一遍这首曲子,还加了一点小变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尽管在技巧上1900不亚于莫顿,但不懂其用意的观众却认为模仿对手是不光彩行为,因而对他发出了一片嘘声。莫顿对1900的天赋十分震惊,但表面上装作无动于衷。

第三回合

最后的对决,双方必定使用大招。莫顿弹了一首更炫耀技巧的乐曲:“The Finger Breaker”,直译是“扭断你的手指”,妄图绝杀1900。这也是他自己的作品,光看标题就知道乐曲的演奏难度。

演奏完毕,全场欢呼雀跃,爵士乐祖师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往往是谦逊的,中国的俗语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大一点即为“臭”,莫顿的人生却也如此,晚年众叛亲离十分凄凉。

这里还是回到电影中,1900看出莫顿是心胸狭隘之人,他终于使出必杀技,也学莫顿开场那样,将一直香烟放在钢琴边,与莫顿不同的是,他并未点燃香烟,众人十分不解。


这是一首帕格尼尼非常冷门的小提琴曲“endless movement”,1900用钢琴弹奏。它的特点就是“快”。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帕格尼尼原曲已经够快了,而1900一个人,竟然弹出了四首联弹的效果。

Endless movement

Misha Kalinin - Live at JZ Club Shanghai

▲对比一下原曲的速度,估计很难听出来是一首乐曲

当然,电影中从画面到配乐都是特效加工过了(没有哪个人类能够以这种速度弹奏)


1900使出了毕生功力,挥汗如雨,全场观众愕然,莫顿手中的酒杯都惊掉了。

一曲弹罢,与莫顿截然相反的是,音乐厅鸦雀无声,众人还沉浸在音乐中无法自拔,大家静静的看着1900,像在看外星人。

1900拿起香烟伸向琴弦,弹得火热的琴弦竟然点燃了香烟。

1900把香烟插进莫顿的嘴里。

众人这才醒悟过来,发疯般的将1900包围。

输琴又输人的莫顿悻悻离去。

从电影技巧上看,这段斗琴片段精彩纷呈、无懈可击,每一个镜头都值得玩味,大量精心打磨的细节细腻无比。钢琴此时好像侠客手中刚出鞘的倚天长剑,石破天惊谁与针锋。

然而从音乐角度出发,这段情节则过于浮夸,难道钢琴演奏技巧的高低全在于快?难道1900真有内功能加热琴弦?

很多影迷认为相较《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显得华而不实也不无道理。


钢琴课

《钢琴课》这部电影虽然没有《海上钢琴师》那般鼎鼎大名,但在文艺圈里也是受人追捧的佳作。除了没有炫目的特效和大开大合的戏剧化情节,这部拿下过金棕榈的电影略显小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拧巴”的故事以及蕴含在内难以被大众接受的价值观(简答来说就是放在中国绝不会过审那种)。

电影以“钢琴课”为名,肯定与钢琴有关,初看海报,淑女、钢琴、海滩,如果判断它是一个浪漫的爱情+音乐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女主爱达是一位有语言障碍却具有音乐天赋的女人,她生活的全部乐趣就在女儿和那家钢琴上了。不幸的是丈夫早逝,爱达只好带着女儿一起远赴新西兰改嫁给当地的殖民者斯图尔特。

然而当他们到达新西兰的海滩时,丈夫嫌搬运钢琴麻烦,粗暴的把它扔在海滩。爱达在海滩边疯狂地弹奏着钢琴,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与苦闷。 身为一介农夫的丈夫更不理解不了爱达和她的音乐世界,二人的隔阂注定了他们的婚姻与幸福无缘。

这时一个身影走进了爱达。

这个人是斯图尔特的邻居贝因。同样是早期殖民者,贝因则显得深沉许多。然而表面不羁的贝因内心更加的“野兽”,他理解了爱达的需要,心机的用八十亩土地和斯图尔特交换了钢琴,并请爱达天天到他家来教他弹钢琴,承诺一堂课可以换回一个琴键。

为了拿回钢琴,爱达不得不羊入狮口,去贝因家教琴。

贝因真的是喜欢钢琴吗,当然不是,他只是垂涎爱达的美色,

下面的故事似乎朝着地摊文学的方向发展下去,涉世未深的少妇落入落入色魔的淫爪,最终人财两空。

作为一部女性视角的文艺片,《钢琴课》必定不会那么浅薄。“隔壁老王”贝因的初衷或许真是见色起意,但身为文盲的他竟然听懂了爱达的音乐,慢慢走入了她的内心世界,最终两人深深相爱。

钢琴和音乐成为了一道桥梁,一边是丧失语言功能内心复杂细腻温柔坚毅的女性,一边是狂野不羁强悍狡诈的文盲农夫。

为了那一个个的黑白琴键,爱达不得不满足贝因提出的一个个过分的要求,一步步落入爱情的泥淖。

如果大家看过小说《红字》就会体会到,由欧洲清教徒组成的最初殖民者的生活是非常的压抑和沉闷的,“出轨”是弥天大罪,爱达的丈夫斯图尔特也是锱铢必较的狂暴人士,这段不伦之恋注定坎坷。

同样是关于“出轨”,《小城之春》发于情而止于礼,《廊桥遗梦》不在天长地久只在曾经拥有,《午夜巴塞罗那》一夫二女和谐相处,这部《钢琴课》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这里无眠不再剧透,只能说,最为一部女性视角的电影,女导演简·坎皮恩并未将故事简化为男女的二元对立,最终,历经精神和肉体磨难的爱达选择了和解,这标志着女性的成长,同时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解脱,而那家钢琴将永远在她心中弹奏。

最后介绍的这部电影应该是国人非常熟悉,很多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都被深深感动过的电影。

归来

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因为涉及敏感题材,影片只选择了原著小说的末尾进行改编。

严歌苓成长在中国,在国内期间经历丰富并笔耕不辍,90年代移民美国,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熏陶赋予了这位敏感细腻的女作家独特的创作角度和视点。她的作品擅长描绘历史大环境中的“小人物”的境遇与成长,以个人视点对历史进行重新评价,其间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国内众多大导演都非常青睐严歌苓的作品,除了《归来》,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冯小刚《芳华》、陈冲《天浴》、陈凯歌《梅兰芳》、张艾嘉《少女小渔》等都改编自她的作品。


回到《归来》,除去影片开始的背景,故事主要讲述了平反归来的陆焉识努力与受到打击失去记忆的妻子相认的故事。钢琴在电影中似乎并非十分重要,但细细品味下,它的作用绝不普通。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经历过或者了解影片中那个时代的,即使在当下,钢琴也绝非每家都有,但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家里竟然摆放着一台钢琴。


▲客厅左侧白布所罩的便是一架钢琴

在原著小说中,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放荡不羁才华横溢,留学海外会多国语言,简而言之就是一位具有旧时代文人气质的风流才子。而妻子冯婉瑜也非普通家人出身,所以他们拥有一台钢琴也并非奇事。

这架钢琴得出场很少,但每一次都恰到好处。

第一次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布遮盖,想必没看过原著的观众都未意识到那是一架钢琴。崭新的白布、其上放置的领袖头像,都预示着这个物件的珍贵。

第二次,冯婉瑜收拾屋子,她特意认真的擦拭钢琴,此时钢琴没有任何遮盖,镜头给了它特写。


擦洗钢琴暗示了它在女主角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钢琴其实就是陆焉识的象征)。

第三次,陆焉识终于平反归来,踏进家门,他特意在钢琴前留步,意味深长的抚摸起来。


第四次,由于冯婉瑜失忆,认不出陆焉识,陆焉识冒充调音师上门调音,希望妻子重拾记忆。在原著小说中,早年风流倜傥的陆焉识并不喜欢冯婉瑜,他一直在逃避。而当运动中众叛亲离时,却只有妻子对他不离不弃,经过边疆劳改苦涩的磨砺,他已经大彻大悟,明白他如今所剩的,只有妻子相濡以沫的感情,所以他必须挽回。


第五次,陆焉识决定用音乐唤起妻子的记忆。他寻找了合适的时机,弹起了年轻时那首“撩妹”乐曲。

优美的琴声声声入耳,每一个音符都触碰着冯婉瑜的心灵,这首乐曲她不可能忘记,因为这是年轻的陆焉识经常弹奏的曲目。

电影中的这首乐曲,改编自《渔光曲》,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家喻户晓的曲调,好比当年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渔光曲

群星 - 悠美小提琴·但愿人长久

如果是通俗的二流小说,这里肯定会是一个“happy ending”:熟悉的音乐唤起了冯婉瑜的记忆,她认出了丈夫,二人抱头痛哭,苦尽甘来,二人终于可以相濡以沫,度过幸福的晚年。

然而真正优秀作品总会有一个令人信服而又意境深远的结局,相信看过电影的朋友都会为陆焉识最后的决定深深感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