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告诉我们:每一位父母亲都正在不知不觉地忽视孩子的感受

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在大陆影院上映以来,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追捧,我注意到今日头条客户端,也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同主题文章获得青云计划的也有不少。为什么创作者、观众、读者、乃至今日头条的审核老师,都对这部电影如此上心呢?我想,一定是这部电影中的情节,击中了大家内心的某些感受,使得大家都在意并且愿意关注和讨论。

神奇的宫崎骏啊,带给我们这么美好的影片,符合那么多人内心的向往,故事情节却又单纯天真。之前在写《龙猫》影评时,我捎带对宫崎骏其人做过简要的分析。《天空之城》《龙猫》《借物小人埃莉提》一部部电影的问世,让我们看到:因为家族富有而获得了足够想象能力的宫崎骏,留给我们太多美好的感受了。

是的,我试图描述我的感受,我在享受观影时内心的感受,是这么豁达和天真美好。我想,这些感受很宝贵,讲出来,一定有朋友有共鸣的。

正因为这些被影片感动的瞬间,我们才如此欣赏并愿意讨论、给更多的文章青云计划奖励。就连闺蜜和我聊天,都顺便引用一句白龙对千寻说:千寻已经很努力了。

是啊,内心感受,决定了我们对外界环境的反馈方式。美好的感受像是沁人心脾的佳酿,从头舒适到脚趾头。我们对外在世界的反馈,也一定是饱含光明和深情的模样。

生活中,家长们为了完成自己想要的事情,经常看不到孩子的感受,也听不到孩子的表达,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来看看,千寻被父母亲忽视了哪些感受吧。

千寻的伤感,被妈妈关心的搬家公司到哪儿了所掩盖

然而,电影开头却并没有给我们这个舒适的感受,我们看到,千寻伤感的抱着离别的花束在汽车后座哀伤:花瓣掉了,自己不想要搬家,不想要新学校,舍不得和好朋友分开。当千寻对妈妈说花瓣掉了的时候,妈妈轻描淡写地说:“是你握的太紧了,没关系,回家修剪一下插在水瓶里就好了。”完全没有注意到,千寻的伤感还由于和朋友的分离,她说:“想不到第一次收到花束就是离别的花。”

妈妈一直在关心搬家的事务性工作,根本没有注意到,女儿在伤感,而且她对于搬家这件事情,一点的期待都没有。

天啊,一家人要搬到新家住了,最兴奋的不应该是孩子吗?为什么这家的爸爸妈妈却一直在无视女儿的感受?妈妈关心的是搬家这件事,爸爸则是在错误的路线上飙车,越走越远,一错再错!

无视女儿惊慌的父亲,自以为是的在错误的路上越开越远

当爸爸开车走到柏油路的尽头,其实就是提示已经走错路了,这位爸爸自以为这条路一定也是通山坡上蓝色房子的,所以不肯回头(傲慢,不愿意认错)。却在这条颠簸的小路上加速度行驶起来。

想来,被妻子说走错了路,被女儿吵着调头,也是挺不舒服的。但是千寻在后座被颠的七荤八素,一直在请爸爸停下来的时候,爸爸仿如没有听到一般,自顾自在石子路上加速前进。

而千寻已经被颠簸、被路边诡笑石像吓到顾不上手中心爱的花束了,她一再的请求爸爸停下来,这个感受却被忽视。

被石像和莫名其妙吹来的风吓到,却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共情

千寻在和爸爸妈妈走到神域之前,被石像挡住去路的爸爸,终于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然而爸爸妈妈却想要去探索这个神秘的地方,就像看看自己家周围的公园一样的感受。在这个时候,千寻却被那石像的诡笑,和脚边莫然吹起的风吓到,极度恐惧想要原路返回。可无论她怎么大声的叫喊,怎么惊恐失态,爸爸和妈妈都没有感受到,反而自顾自地往神域通道内走去了。

留下来一个人,更加孤独恐惧,千寻只好追上爸爸妈妈。因为内心的恐惧,千寻拉妈妈的胳膊不自觉地过于用力,导致妈妈很不舒服,提醒千寻不要抓太紧。

孩子为什么抓大人的胳膊那么紧?是因为她不想你走路走的方便一些吗?显然不是,那只是因为她内心有什么感受在发生,假如我们家长只顾自己的想法,忽略孩子不同寻常的行为表现,孩子会非常失望的。

因为恐惧而急于返回,却叫不动开吃的爸爸妈妈

我想,这一刻的千寻,该是最绝望的时候。不得不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另她害怕的地方,爸爸妈妈却只想吃好吃的,完全不知道她内心有多么的慌乱害怕。她拼命喊他们走,喊他们回家,但是没有得到回应。

这个时候,相信所有观众都在替小女孩悬心,未知的地方,只有一个清醒的小姑娘,爸爸妈妈身处险境却不自知。

当然,当他们变成了猪,也不知道他们的女儿是经历了什么恐惧的事情,辛苦艰难的带他们走出来的。只知道狂吃的猪父母,不知道女儿是来拯救他们的啊。

被解救出来,却完全不知发生何事的爸爸妈妈

因为爸爸妈妈忘记了自己曾经变成猪,对于他们来说,进入神域和走出神域,只是一眨眼的时间。然而却不知千寻在这个过程中历经艰险,内心从一个惊惶失措的小孩成长为一个能任事、敢担当的少年了。

再次拉住妈妈的手,被妈妈嫌弃不方便走路时,相同的一句话,我们看到女孩子眼神的大不同。进去的时候孩子眼神飘忽慌乱,出来的时候孩子眼神坚定刚毅。

我想,宫崎骏一定是在用这句话来凸显千寻的变化吧!

可是孩子内心究竟有什么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无知无觉的父母亲只当是一场梦,全然不觉。


现实中,我们为人父母,也会有这样的不自觉的忽视孩子感受的行为表现。怎么才能减少这种不自觉“当猪”的表现呢?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需要家长看到这几个方面:

01 事先,预期孩子的感受和表现

孩子也是家庭成员之一,既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也不是随手捎带的物品。所以请家长在决定家庭事务之前,先预期一下孩子的感受,并邀请他们参与讨论和决策。如果有必须专断的特殊要求,也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请孩子谅解并帮助他去面对他的不安全感。

02 事情进行中,随时听到孩子的表达

就算是孩子同意的事情,在开展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出现,成年人尚且如此,孩子也没有不同。所以,留心关注孩子在说什么,把他的话当真去思考,你会发现有意外收获的。

03 就表达进行讨论

假如你不懂孩子在说什么,可以和他讨论,但不要无视。讨论可以让你清楚,孩子的需求和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这就为亲子关系的沟通做了良好的开端,使得孩子感觉他是被重视的,他有资格参与并发表意见。

04 事后,讨论感受和想法

事情结束以后,可以和孩子讨论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动机是什么,便于孩子心智水平的成长。家长也在这个过程中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理保障和安全感是基本的生存前提,而情感归属和尊重是情感层面的需求。

当千寻因为害怕而表达,是在安全不足的情况下,为求生存而提出的要求。

当千寻因为不舍和哀伤别离而表达,是在情感归属和被尊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情感层面提出的要求。

我们希望家长做到的,就是保障孩子身心安全、健康,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看到他们的需求。

所以,有必要和孩子讨论他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而不是象千寻的父母亲似的,从神域出来还纳闷车为什么那么脏,全然不知身边的少女经历了多少艰辛,内心具备了多强大的力量,孩子的成长,就在这不知不觉中,被家长忽略了呢。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做过这样忽略的事情吗?欢迎留言讨论。

微信公众号:童心之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