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论!你的命运在你刚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

​无论是从影视剧还是综艺节目,“原生家庭”都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



电视剧《都挺好》当中,原生家庭对于女主角苏明玉的这种伤害,让网友觉得特别地心疼。



在综艺节目中,演员王子文谈原生家庭,也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互动。

北大留美硕士拉黑父母 12年春节不回家!

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

去年,一个北大毕业生写了一篇万字长文,“控诉”自己的父母。该长文发出来后,引起了国内各大官媒和网友们的热议。



(作者原文截图)

这位北大留美硕士化名王猛,成绩优异,大学本科读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硕士读的是美国前50名的高校。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却在12年前就没有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与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他在长文里控诉父母从小对自己肆意操纵,做事不考虑他的感受,给他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够自信、内向敏感、社交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等。

原生家庭——宿命论还是向前看

提起原生家庭,很多人会用“痛点”、“遗憾”、“逃避”来形容。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可能,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呢?


李松蔚,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家庭治疗。曾任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现为心理咨询师,自媒体专栏作者。


何为原生家庭?

李松蔚:比如说一个成年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一个家庭,有妻子、有女儿,是一个三口之家。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家庭,在他还未成年的时候跟父母生活在一起,那么父母所生活的这个家庭就被称之为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首先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讲的是在还未成年的时候所生存的环境。

原生家庭会导致什么?


《寻梦环游记》讲的是有一个小男孩叫米格,生长在一个鞋匠世家。同时,这个家庭的人对于音乐是深恶痛绝,完全不让孩子去接触音乐。可是米格特别喜欢音乐,和家里产生很多的冲突。

其实这个家庭跟音乐有很深的渊源,家里人不让孩子接触音乐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的高祖父是一个音乐家,很早的时候就背井离乡,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大的创伤。所以在之后的很多年,音乐成为了这个家的禁忌。

小男孩对音乐的天分和这个热爱,可以有很不同的解释

小男孩的某种隐藏的一些天分被唤醒了,这是跟家里边的高祖父直接相关的部分。也有人会认为其实这个小男孩喜欢音乐是因为他家里边的人不让他碰音乐。

有一些孩子很叛逆,家里边的人不让做什么,他就特别想做什么。所以他碰音乐的主要的动机是表示对现在家庭的一个反抗。

还有人会认为他其实就是没有什么理由,就是喜欢音乐,因为这个国家是一个特别流行音乐文化的一个国家。

紧接着这个问题就是做得这些选择,这些状态,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什么样的一些事情,导致了今天此刻在这里会是现在这样的状态

而原生家庭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解释这样的一个问题。

很多事情,小时候就决定了?

你之所以今天在这里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十年前,或者是二十年前,或者是三十年前你小时候的那个家庭。原生家庭理论本质上告诉我们的一件事情是,你现在的很多状态是被过去发生的事情所决定的。

听到这句话是不是有些生气?

“我现在很多事情都是被小时候决定了,那凭什么我的爸爸妈妈就可以决定我呢?”

但是,你也别怪你爸爸妈妈,因为他们也被决定了,他们被爷爷奶奶给决定了。他们小时候在那样的一个家庭里是那样长大的,这就导致他们长大以后会做出现在的一些事情,然后就导致了你接受了这样的家庭的一个因素。所以原生家庭理论本质上是一个解释我们现在的行为和特点的一个理论。


有没有可能,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呢?

因果论

你没得选或者是你以为你有的选,但是其实你不是真的在选。因为你就是这么一个人,而这件事情很早就已经被决定了。

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一个结果,在这个结果之前有一个前因,这个前因很可能就发生在我大概7、8岁的时候的那个家庭。

目的论

我现在做的事情跟我的家庭、我的过去没有那么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我现在想做这件事情。

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主要是根据我当前的需要、我的目的、我做的一个自由选择。

人到底有没有选择的自由?

在因果论和目的论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争议,就是人到底有没有选择的自由?

当然在很多大的事情上,我看起来是有选择自由的,比如说我有自由选择今天是不是要来听讲座,因为没有任何人来强迫听。

可是另一方面,又会说有的时候没办法,没得选。比如说在情绪上,如果一件事情让你特别生气,好像很难可以选择自己生不生气。因为事情发生了,我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在目的论看来,人真的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做了一件非常严重的错事,妈妈非常生气。这时候爸爸跟妈妈说不要那么生气。妈妈很可能说我没法不生气,因为他做的这件事情我无法控制我自己的情绪,我真的很生气。爸爸这个时候想要去劝解妈妈,发现没有用。

你做了错事,我没法控制我的情绪

所以听起来好像这个情绪就是一个被孩子做的事情给决定了对吗?好像决定了。但是这个时候,手机响了,妈妈接起电话,发现是单位领导,妈妈声音的分贝迅速降下去了,语速变慢了,脸上开始出现了笑容,然后说:好的,我知道,没问题。妈妈可以很平和淡定地跟她的领导沟通。妈妈挂掉了电话,转头瞪着她的孩子,忽然之间又变得很生气,然后她说,你做了错事我没法控制我的情绪。

你们见过这样的场景或者能想象吗?在这个场景里我们就会说其实妈妈可以控制她的情绪,一个电话就可以让她立刻收回她的情绪,切换到另外一个状态。但是这个妈妈会说,我没法控制。

其实在这一刻妈妈选择性地用了自己的愤怒来达成一个管教孩子的目的。那么在这样的框架里面,妈妈的愤怒是有用的,是有目的的。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目的论的框架。如果这个妈妈说,我的愤怒其实都是因为孩子做了那些错事情才导致我现在这么生气,这只是妈妈在选择性地使用一个因果的说法来解释,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的被决定。

原生家庭理论的前世1:早期决定论

大概100年前,那时心理学的主流理论认为:人的很多状态是被他过去的家庭所影响的,这样的一套理论叫作早期决定论。早期决定论是一个典型的因果色彩的解释。

那时已经有了心理咨询,叫精神分析,它一般是一个分析师对一个来访者一对一的大体咨询。但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一些咨询师提出不该只对来访者做咨询,需要把他的爸爸妈妈叫过来,对这个家庭做咨询。因为这个人 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其实是在这个家庭里形成的问题,所以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家庭咨询的早期模型

那个时候会认为家庭是万恶之源,很多的问题、困扰和痛苦是来自于那个家庭。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病源式的父母,这个源是源头的源。



电影《何以为家》剧照

他们会用父母的一些行为特征来解释孩子成年之后的一些心理的疾病,把父母作为疾病的源头,很像是今天所提出的父母皆祸害,很多问题其实是来自于早期父母做的事情。

原生家庭理论的前世2:代际传承理论

代际传承理论是莫瑞波恩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家庭咨询的理论,他认为有很多的问题和特点是一代一代被影响下来的。

那些好的影响,中性的影响我们不会太在意。大家在意的是那些坏的影响,是父母的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好落到了孩子身上,等这个孩子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时候,他把这个影响传承下来了,这就是原生家庭理论它所要讲的一个核心思想。



电影《何以为家》剧照

所以有一段话来阐释这个理论,来自原生家庭的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影响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基本上把这个敏感、胆怯、自卑、多疑等大多数负面性格都归因到是在你早期就已经接受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那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如果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也许我们会发现另外有一片天地。

但是为了讲这个影响,我们可能需要首先讲一点跟统计有关的一些结论,也有很多的心理学家通过数据来验证是不是真的被原生家庭给决定的。

元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人的特征有40%来自于基因,而另外60%来源于成长环境。原分析认为说今天我们的人格特征来自于这样的两部分的影响。一部分是爸爸妈妈从基因角度的一些影响,这个影响很难去改变。另外60%的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成分。成长的环境包括:非共享环境、环境与基因的匹配度、共享环境。

非共享环境

第一个部分是非共享环境,在环境因素里面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分。非共享环境是说如果一件事情你遇到了,但是比如说你的兄弟姐妹没有遇到,那么这个环境因素对你来讲叫作非共享环境。

比如可能你小的时候一不小心在哪里摔了一跤,于是你的身上就留下了一个伤疤,那么这个伤疤带给你的影响不是你和兄弟姐妹去共享的,因为那个只是在你身上的伤疤,这个部分叫作你的非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不是原生家庭,他是原生家庭以外的一些部分,这个在环境因素里是占第一位的

环境与基因的匹配度

在成长环境中占第二位的是环境与基因的匹配度,意思是说环境因素会对每个人产生不同影响,这跟个人基因特点有关系。环境的很多因素,不是说对每个人都会施以同样的影响,可能也跟我们的一些基因的特点有关。

比方说我是一个基因水平上特别内向的人,在一个环境里边有很多的人和社交,可能他对我来讲是一个蛮痛苦的一个事情,因为我的基因跟这个环境不匹配。

可是反过来说如果我的基因上就是一个外向的人,那么如果有很多的人和很多的朋友,对我来讲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因为我的基因非常匹配那个环境,所以这种环境和基因的交互作用在这里边是排第二位的

共享环境



成长环境中排第三位的是共享环境,意思是你与你的兄弟姐妹都会经历的环境。其中包括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南方还是北方等等,原生家庭也是共享环境中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在人格特征塑造中,只起到小部分作用

既然原生家庭并不起决定作用,

为什么现在人都喜欢讲原生家庭呢?

原生家庭理论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权力结构的转化:老一代人的权威流失

原生家庭最大的用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80后来讲,实际上是发生了一个权力结构的一个转换

我们想一想,在过去几十年前,在我们父辈的那一代人还是年轻人的时候,那个时候一个家庭里最有权力的人是谁呢?基本上他跟中国的传统的权力结构是非常相符的,一个家里最有权力的人是老人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可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或者包括我们身边的例子,一个家庭里面最有权威的是谁?是比较年轻的这一代人,有的时候虽然父母可能还很想成为那个家里边说一不二的权威,但是我们会看到其实他已经当不了主了。他虽然努力的想要去下命令,想要告诉你该怎么做,但是你好像也不怎么听他的了。

很多人可能都不跟父母住在一块了。他去一个大城市,会跟父母把这个距离拉开,这是我们今天另外一个时代的背景,就是城市化、人口流动

原生家庭这些条条框框,你给我滚开.....

其实这里边就发生了这种权力的一个转化,这个权力的转化的背后其实是跟比如说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果的变化是一脉相承的,包括技术的发展。


在现在的这个时代,真正掌握着新技术的人是谁?是年轻人。年轻人在技术和在生活方式上,可能是会比他们的父辈更先进的,我们这一代人就比上一代懂的要多,包括电脑、手机,很多新的技术操作的要更好,那可能到了我孩子这一代,他看我也会是一个老古董。

所以这个新的技术变化,让一个社会的组织结构里面的年轻人是那个最需要被尊敬的对象。

如果可以重新定义自己,那么我是谁?

我们来自天南海北,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城镇甚至农村。那我们就会去重新定义我们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到底要做什么事儿?我们有好多问题要重新去定义。

可是大家想一想在几十年前,这些事情不太需要被定义的,因为几十年前你是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爸爸是谁或者是你妈妈是谁。也许爸爸在一个国营的一个大厂炼钢厂做工人,然后你可能在那个大院里边生活,可能就去上厂子里边的一个子弟小学,在那个地方你就会接爸爸的班,继续在这里终老一生。

然而现在很多人从自己的家乡来到了大城市,甚至可能会出国去异国他乡。

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职业大概也跟我们的父辈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因为今天有好多新的职业新的工种根本就不是几十年前存在的,你说我是一个产品经理,你爸爸可能不是一个产品经理,因为在他们那个时候没有这个说法。

紧接着我们就会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我做咨询的经验里边,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在他们人生当中有某一刻,忽然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我不在这儿或者是如果我当初不做这个选择,

我现在还有可能在哪里?

我的生活会不会跟那个时候很不一样?

我是不是还可能会在一个平行世界里?

其实会有一些完全不同的生活。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都觉得充满了这种可能性。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固定的一些程式化的框架已经被打破了。所以我们才开始在自己的世界里边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而寻找这个可能性的前提就是你必须要指着你的原生家庭说,你给我的条条框框滚开,我再也不要被你限制了

两代人无法互相理解

上一代人和我们这代人当中有很多的冲突是两代人互相不能理解的。上一代人他们经常讲的话是什么吗?他们会讲说你说的那些什么原生家庭什么我也不太懂,但是我们一代一代不都是这么被养大的吗?我们也从来没有矫情过,我们也没有说过说什么你给我造成了什么阴影或者是什么伤害,不都是这样的吗?



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甚至有的父母还极端一点的话他还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说我是父母,我是当爹当娘的,我怎么会有错呢?你看我对你爷爷奶奶是很孝顺的,他们讲的话我会听的。现在我们听这句话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意味?他其实讲的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相对传统的一个权利结构里面,他就是一代一代这样被传承下来的

可是你再听听看年轻一代的说法,他就会说你们根本不能理解他对我的影响。这句话实际上在说我的世界跟你们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年轻人想要什么?

年轻人实际上是想要去打破传统给与的条条框框的,他们绘觉得那个东西不足以来定义自己,不足以限定自己的人生。然后他们会认为可以比自己想的还要自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人。



以前父母就会问,你将来是想当科学家还是想去要饭?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在问你说,你是想吃肯德基还是麦当劳。他这个问题就已经预设了答案是你一定要当科学家。

没有人会说我想一想到底科学家好还是要饭好,可是现在的流浪者都可以当流浪大师,现在的生活方式蛮多元的。

我们在探索这个新的可能的时候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活成现在这样?是应该活成这样还是我想活成这样?是应该还是想?过去其实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过去你就得活成这样,那就是应该。可是现在我们有的时候会在心里面重新去确认,我想要什么?

你有什么想对原生家庭说的话吗?



编辑:纪小婧、晓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