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国产神片《背靠背,脸对脸》,说尽中国人千年处世哲学

1994年,被誉为“上帝想看电影的一年”,彼时世界影坛产出了几十部经典佳作,《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狮子王》、《活着》、《饮食男女》等。

国产电影《背靠背,脸对脸》也位列其中,这部讲述中国千年官场文化的电影,名气不大,很多人没有听过。但是看过的观众都无一例外的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它在豆瓣上的评分是9.4,只比影史第一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差了0.2分。

《背靠背,脸对脸》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讽刺电影,导演将中国千年官场文化浓缩于某市小小的文化馆中,通过几个人的权力斗争,将官场/职场潜规则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展现的明明白白。它是一部彻彻底底的现实讽刺电影,也结结实实像一部恐怖片,每个进入社会的成年人看完电影都会不寒而栗。

“哪个副手不想转正”

电影的核心事件是文化馆代理馆长王双立的转正之路,王双立是文化馆里最有能耐的人,为人聪明老道、业务能力强、善于收拢人心,3年代理馆长期间,他把文化馆上上下下治理的服服帖帖。在选馆长民意测验中,王双立毫不犹豫的投了自己一票,他非常自信。

正式确认馆长人选之前,出了个小插曲,王双立的直属上司冷局长想把自己的女儿冷冰冰安排进文化馆,为此王双立安排了一场假考试。在王和冷电话确认考试安排时,王双立的妻子对着电话来了场拒收礼物的无实物表演,让冷局长误以为王双立借着考试拉拢人心,于是冷局长直接说“冰冰病了,明天不会参加考试。”

王双立很明白假考试不能取消,否则成了欺骗群众,但也不能录用别人,否则会得罪冷局长。他想了个所有考生得一样分数的方法,让考试完美以无效结束。

正在王双立为自己的小聪明得意之时,冷局长的副手徐副局长告诉他,馆长的人选定了,是西山乡副乡长马福生,王双立怔住了。

老马粗人一个,跟文化馆唯一的渊源是他拍摄的照片在文化馆摄影大赛中获奖,那是一张在技术上都不合格的粗糙照片。

老马来到文化馆之后,处处受到王双立的压制,他逮着机会就摆老马一道,让老马在文化馆人心尽失。他还联合以自己为核心的利益小团体处处挖坑,让老马干啥啥不成,然后王双立适宜的在领导面前提出早已备好的解决方案。最后来了一招大的,一举挤走老马。

老马出局之后,王双立紧抓业务,想借政绩上位。老马半年都没建好的歌舞厅,王双立40天就完工了。在歌舞厅开业酒会上,冷局长、徐副局长搂着女孩们跳舞,临走了徐副局告诉王双立,文化馆馆长的人选定了,是冷局长的秘书小阎。

小阎上位,业务、财经、人事一手抓,王双立被整的很惨,原来王对付馆里异己的手段,现在他自己一一尝了个遍。老马的小团体也被瓦解,以往为他马首是瞻的李会计转脸倒戈。小阎即便因为跟王双立父亲起了冲突,被群众攻击,也因为走的是上层路线而稳当馆长。

王双立明白这一点之后,心灰意冷,开始淡出文化馆的工作。

更高一级的权力斗争

王双立转不转得了正,关键看他的直属领导,也就是冷局长和徐副局长,这就涉及到电影中的一条暗线,也就是这俩人的权利斗争。这条暗线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才揭晓,小阎创建的镭射影院被举报放禁片,冷局长被牵连,徐副局长成功上位。

“哪个副手不想转正”这话就出自徐副局长之口,说的不光是王双立,还有他自己。王双立转不了正、老马上位及被撤、小阎上位及被撤,都是冷局长和徐副局长权利较量的结果。

不妨想象一下徐副局长和冷局长聊天的场面。冷局长玩笑似的说着“我那个宝贝闺女,哭着闹着想去文化馆工作,我实在是没办法”。接着,话锋一转谈到王双立,直言王双立为人太过自大,又爱搞小团体,实在不是馆长的最佳人选。徐副局长一听便了然于心,顺势就说“听说西山乡有个副乡长叫马福生,冷局长您也了解他,此人老实厚道,又酷爱搞文化,以他的能力做馆长是没问题的,还可以主管人事。”冷局长一听甚为满意,“那就由你和王双立谈谈吧。”

徐副局长私心里其实打着另外一套算盘,老马就任之后,必定会被强势的王双立排挤,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老实的老马一旦办事不利,责任自然由正职冷局长承担,老马越菜,于自己越有利。

小阎被确立为馆长时,徐副局长一定也是给了建议的。而且,这一次他也恰到好处的揣摩对了领导的心思,小阎忠诚、不愚笨,对付王双立比老马在行。

可惜小阎做事情太绝,不能容人,很快出了事儿。影片中小阎第一次出事儿,冷局长火急火燎的冲进徐副局长办公室,徐却不急不慢的打着太极拳,一副事不关己的悠闲态度。此时是唯一一次正面展现两人之间潜伏着的暗流。

在这个更高一级的权利大局里面,冷局长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副手藏得很深,每次都棋高一招,自己被算计的体无完肤。

不妨脑洞再大一些,冷局长和徐副局长两人分别暗自代表不同的利益团体,两人最后的人事变动是两个利益团体抗衡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其背后更大一层的权力斗争。

基层权力斗争的众生相

小小的文化馆,人不多,却能分成好几个派别,有以李会计为代表的两面派,有以冷冰冰为代表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有以老罗为代表的被排挤人士,也有以猴子为代表的利益追随者,他们围绕在王双立的周围,每天不停歇的争来斗去。

先说李会计,特长是见风使舵。在王双立和老马的斗争中,老马明显是弱势的,李会计非常明白这点,为了打击追随老马的老罗,李当中大骂侮辱罗,态度极其恶劣,让人恶心。小阎到文化馆之后,王双立退居二线,李会计转而投向小阎。在工资事件中,更是把昔日追捧的领导气晕住院。

这种人我们非常熟悉,甚至非常亲切,你每天都能在自己生活环境之下看见这样的人,既恐怖又真实。

猴子是王双立的死忠粉,不是他人品好够仗义,这是他临时工的地位决定的。猴子是这个圈子里最弱势的人,临时工一个,没有基本保障。当初老马被逼急了,第一个就要开除猴子,他只能拿他出气。因此猴子必须死死的依靠住王双立。王双立的精明在于,他一直没有把猴子转正,这样他才能一直为自己所用。

下面说说老实人老马,这种人注定是斗争的牺牲品,他们的生存核心是老老实实办事,踏踏实实干活,不惹事以和为贵。老罗试图挑拨老马和王双立,但老马马上阻止“这话以后千万别说了。”老马也没什么心机,对于算计毫无招架之力,处处被王双立制衡。他可怜的地方还在于他非常不聪明,他甚至会对王双立给他一个新桌子,表现出感激的态度,这非常愚蠢。

老罗代表了在圈子中被排挤的那类人,被排挤是因为他没有站好队。任何时期,任何地方,只要人数超过3个,就需要站队。老罗被排挤并不是王双立说的,此人素质极差,而是他没有像李会计、猴子一样为王双立所用。

以冷冰冰为代表的不明真相群众。很多人以为冷冰冰这个角色是官二代的代表,其实她就是个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的普通观众。她像文化馆的很多人一样稀里糊涂的相信王双立,甚至跟王双立有一丝暧昧之情。王双立安排员工去北京旅游,员工便都记着他的好,根本不知道这旅游的资金是怎么来的,他们游离在斗争的边缘,只要不涉及核心利益,就永远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但是这些人的生活就真的一片单纯吗?并不是,他们不在这个圈层中,也会在另一个团体里。

权力斗争在日常生活中的延展

电影中不光有王双立在文化局的权利争斗,还展现了王双立的家庭生活,可以理解为这是权力斗争在日常生活中的延展,也可以理解为从权利斗争中衍生出来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生存价值观。

王双立的父亲乍一看之下是个善良的老人,是个老实巴交的修鞋匠,但在对小阎的态度上让人错愕。他故意将小阎拿来修的皮鞋搞坏,在遭到小阎索赔之后,闹到医院声称要献血给馆长赔钱。王父不是真的委屈,是为了闹到人尽皆知,毁了小阎的名誉。

王父一辈子修鞋,不懂文化馆的事儿,但他用自己修鞋见闻中习来的手段帮助儿子打击竞争对手,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事哲学。

王父身上有普通大众狡猾的一面,更有愚昧的一面。他从计划生育部门得知,在第一胎是残疾人的情况下,才可以生育第二胎。于是心生一计,让孙女喝烟油变成哑巴。

王双立妻子发现王父的心思后,并没有立刻制止,先是暗示王双立,王父给女儿喝的水里面有烟味,接着问丈夫有没有听说过喝烟油会变成哑巴的传闻。最后,在丈夫在家并亲眼看见王父给女儿递水的一刻,一并发作,最终让王父悔恨交加。

这个套路和王双立对付老罗的手段如出一辙,事发之后先不动声色,等到时机成熟再一并发作,让对方丝毫没有还手之力,从此不敢再犯。这是中国人的生存之道,妇女和老人皆是如此。

王双立为什么转不了正

最后,解释一下电影中最大的悬念,就是王双立到底为什么迟迟当不上馆长。他虽然手段很多,但是能力很强,为什么就是不得冷局长赏识呢?这里面门道很深,要切换到冷局长和徐副局长的思维模式。

对于冷局长来说,

第一,王双立不是听话的下属。

在安排冷冰冰进文化局的安排中,王双立犯了大忌,电影通过他妻子的口说了出来“局长的千金要进文化馆工作,这是顺水的人情,你非要搞公开招聘。”公开招聘名义上好听,但冷局长会认为这是王双立用权利给自己设槛。公开招聘当天,小阎对王双立说:冷局长说你这个人高招太多,让人防不胜防,意思就是太精明、不好控制。

举一反三,这也是为什么老马能当上馆长的原因,他老实听话。老马就任时,局长特意嘱咐王双立:他管人事、你管财政。接着冷冰冰就进了文化馆。

第二,枪打出头鸟。

喜欢出风头、独揽功劳的人最容易被领导忌惮。王双立以40天的时间建好歌舞厅,这一政绩很快见报,但报纸上只提到王双立一人,根本没有其直属上司冷局长啥事儿。在官场或职场的潜规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一个下属有了功绩,并不是他自己努力,都是领导管理有方。

第三,下级的权力斗争波及冷局长。

影片中有个片段,省卫生部门来检查市容,这时文化馆的歌舞厅项目在建中,制造了很多垃圾。王双立私下指示基建公司老板不必清理,老马无实权无计可施,最后冷局长急了,“你俩今天不拿出办法来,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王双立的目的很单纯,让领导看到自己能力远在老马之上,但是在冷局长看来,私下争斗可以,但是一旦可能危及自己的业绩,就绝对不行。照片事件中,受害的不止是老马,冷局长也被连累。而这笔账肯定要算在王双立的头上。

第四,王双立善于拉拢人心。

徐副局长对王双立说过,“我清楚得很,你把你们文化馆那几个人耍的跟猴儿似的。”王双立以为这是夸奖,其实是领导的担忧。文化馆被王双立治理的服服帖帖,不好吗?冷局长觉得不好。

围绕在王双立身边的那些人,实际上为他所用,王双立的势力越大,冷局长就越容易失去控制。冷局长像天下的所有领导一样,担忧任何一个部门中没有自己人,忌惮任何不受自己控制的事件发生。

在徐副局长的眼中,这事儿很简单,他和冷局长不同的地方是他的眼光是向上的。王双立越能干,冷局长的功绩自然就越大,自己的机会就越小。所以在王双立这事儿上,他们俩态度很一致。

看出来了吗?王双立的转正斗争,体现的不仅是官场生态,现在看来也是职场潜规则,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潜规则。你也许会愕然的发现这套处世逻辑被用在了自己身上,自己也曾以此对待别人。

《背靠背,脸对脸》里从头到尾充斥着各种大大小小的争斗,有弹幕评论说“这么玩谁特么受得了”。虽然活脱脱像一部恐怖片,但是你分明能从电影中看到每个人脸上写着一句话“与人斗,其乐无穷”,电影讽刺的就是这个,争着斗着就成习惯了,甚至最后还找到乐趣了。哪天你不争不抢了,并不是觉得没意思了,而是被玩惨了。看王双立最后踏着大步走进文化馆的画面,你就知道他估计是又开始了。

电影讽刺的面很广,从外面的复杂世界到内部的家庭生活都涵盖了,电影中展现的中国人所谓的处世哲学,譬如“看透不说透,说透不是好朋友”、“打一巴掌揉三揉”、“走上层路线的惹不起”、“能容人者,人才能容你”等,以及王双立、冷局、王妻等人的处世方式,乍一看似乎也没有太邪恶,可是就像电影中猴子说的“掀开文化馆这床烂被子”之后,再看这些话就变了味了。

电影的最后,小阎被抓,徐副局长上位,文化馆又要选新馆长了,会是王双立吗?电影没交代,他可能因为徐局长需要政绩而上位,也可能因为太过聪明被继续排挤,谁又知道呢?唯一确定的是,王双立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他要么积极的“你死我活”,要么离开文化馆到其他地方继续“争来斗去”。

电影片末的镜头停留在文化馆这座古老建筑的上方,这座建筑是中国几千年古老文化的产物。几千年来,不管如何改朝换代,不管房子里的人如何更迭,斗争一直存在,人性也一贯如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