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这才是最高级的教育

上个月,一部名为《海底和爷爷》的儿童片在国内大受欢迎,看完这部电影很有感触,也就有写一篇影评的念头,无奈一直抽不出时间,趁最近有空就来聊聊这部电影。

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应该都被小海蒂阳光活泼的个性感染,或是被她温暖甜美的笑容治愈,又或是被含无污染的阿尔卑斯山美景洗涤了那颗久经尘世的心灵。

在惊叹于电影中绝美的风景,自由的空气,纯真快乐的孩童的同时,我更加欣赏的是电影中的育儿观;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改编自瑞典著名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同名长篇小说;据说当初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小孩子爱上阅读,也就是说这部小说就是为教育而创作的,尤其是剧中精神富养的教育观念。

养好孩子的条件之——让孩子亲近自然

影片的开始,5岁的小海蒂跟着姨妈来到阿尔卑斯山,这是她第一次离开狭小的屋子走进大自然,她对这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看到翱翔的雄鹰,她也张开双臂想象自己在飞翔,山上的小鹿山羊,都让她欣喜不已;即使是爷爷屋后树梢上传来的风声,也让她沉迷好一阵;

阿尔卑斯山的一切都让她着迷,大到爷爷屋后的大山、湖泊,小到在上山看到的小花小草;

凡是看到的东西,小海蒂都会追问爷爷它们的名字;而爷爷对于聪明好学的孙女也是有问必答。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那个活泼可爱的善良正直的小海蒂,这一切都离不开阿尔卑斯山自由自在生活的熏陶。

其实,亲近自然是孩子们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除了让孩子长见识开阔视野,还可以很好的促进父母亲与孩子情感。

对于活外活动,著名作家蒋勋也曾说过“所有的文字都比不上看到一朵花慢慢开放的感动,大自然才是艺术课的天然课堂。”

养好孩子的条件之——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剧中的富家残疾女孩克拉拉,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缺少亲人陪伴加上每天只能呆在压抑的大房子里,让她的健康越来越糟糕。

赛斯曼先生对于自己无暇照顾女儿感到内疚,于是找来了海蒂作为克拉拉的玩伴。

她们第一次见面时,克拉拉就喜欢上阳光活泼的海蒂;海蒂的到来让克拉拉她们原本死水般的生活带来了生气,有了海蒂陪伴的克拉拉的精神也越来越好了。

然而,好景不长,海蒂因为患病必须回乡休养。

在海蒂回家后,克拉拉对海蒂的想念日渐加深,后来她爸爸只好同意送克拉拉到海蒂爷爷家小住一段时间。

在阿尔卑斯山上,克拉拉在海蒂形影不离的陪伴,海蒂爷爷悉心照料下,精神一天天好起来,身体也越来长越结实了。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了克拉拉重新站起来的奇迹。

海蒂和克拉拉能够快速恢复健康,离不开她们身边人高质量的陪伴。

然而,再看看我们身边有很多家长却恰恰相反,他们用“工作忙”“赚钱养家”“没经验”做借口,“名正言顺”的把孩子扔给老人。

他们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上最好的学校,就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然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必定会缺乏安全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甚至有可能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

对于孩子来说,物质生活的富足远远比不上亲人陪伴来得重要,物质的满足只能满足一时,而父母之爱的缺失却是一辈子都弥补不回来的;在亲人高质量的陪伴下,孩子才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养好孩子的条件之——支持孩子的梦想

从城里海蒂从城里回来后,终于上学了。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大后想做什么。海蒂回答道——

她的回答被其他同学嘲笑了。

我们都知道,她这个梦想的来源是离不开赛斯曼奶奶的引导的。

同样的,她梦想的延续,也离不开赛斯曼奶奶的坚定支持。

在电影的结尾处,赛斯曼奶奶给海蒂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空白的笔记本。

赛斯曼奶奶知道海蒂的梦想被别人笑话,她对海蒂说:

他们知道太少,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个村子,但是你见过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如果做某事会让你开心,那么你就只管去做,无论别人说了什么。

平时,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穷养富养,不如教养”言论的文章;

最高级的教育是,精神富养。

有一句话说得好:富养孩子,并非惯养孩子,而是要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精神上丰富其思想。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享受家长能给予的最好的教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