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居然是由外国人拍的,张艺谋拍不出来吗?答案在这..

前言

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争论不断,褒贬不一,这其中的主要都归因于电影主角本身就是一个争议颇大的人物——溥仪。

所以在上映初期遭到质疑,一个外国人怎么能拍好中国历史,这必然会导致对历史的歪曲。

而在我看来,这个复杂的人物,这段崎岖的历史,拍出来让观众看得明白,本身就很不容易。

当然,要在两小时三十五分内述溥仪而还能使观众明白,历史的简化、删减是必须的。对历史的歪曲实在是吹毛求疵。

更重要的是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溥仪有了很大的改观。

而在历史书上,关于溥仪的文字都把他形容为一个跳梁小丑,毫无本领,是一个令人反感的角色。

而现在我同情这个人。

《末代皇帝》



影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溥仪的一生,传奇的令人难以置信。

这个3岁就登基的无知皇帝,经历了浩荡的时代演变,从清末,军阀时期,中日之战,国共之争,以至最后以疯狂的文革收场。

3岁时,天真烂漫,在宫殿里游走嘻笑之际,被临死的慈禧宣立为皇。小孩根本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登基之时,面对殿内的大臣,心思只在蛐蛐上,从这一点明显看出,作为皇帝并不是他选择的。


6岁时,从小就被人跪拜的溥仪懂得了手上握有无上的权力,开始肆意的捉弄太监。

而城门外,辛亥革命成功,他被废黜,他只是紫禁城的皇上了。


14岁时,溥仪开始接受西方思想的熏陶,在英国老师任教的四年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剪了辫子,换上了西服,并且朦胧的向往西方民主政治,一心向往牛津大学却有被迫就在城内。



17岁时,溥仪想立的文绣为皇后,但却不得不按照要求,纳婉容为后。


这不是并第一次溥仪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木偶,毫无实权。

早在溥仪生母去世时,溥仪大叫: “Open the door” ,而当他打开一扇又一扇门时,看似恭敬的侍卫还是毅然关闭了城门。


自从溥仪踏上这座皇城,他就注定了孤独,寂寞的一生。

这偌大的紫禁城困住了他半生的梦想,美丽,还有对大千世界无尽的幻想。

所以啊,溥仪的无知(深居禁宫多年,怎会不无呢?),狂妄(自小就天天受人跪拜,当然狂妄了)也就让人同情了。


第二次溥仪喊出:“Open the door” 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后了,另一个牢笼关住了他,那就是满洲国,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


婉容这个唯一爱过他的女人,也因为染上毒瘾被日本人送走。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历史背后是我们碌碌的背影。


我们以为我们看清了历史,但其实我们不知道长大后的溥仪一心想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烧了朝廷账本。

他以为他是大清的主人,却不知道城外早已有了新的共和国总统。


我们不知道溥仪决定的背后,是国名党背信弃义掘了满洲的皇陵,他也曾回绝过日本人无理的要求,哪有人听他一一道来呢?

我们知道的只是事实,并不是真相,而溥仪就是这个残忍真相,动乱年代的牺牲品。

后来溥仪买票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在宝座后面找到自己儿时的蛐蛐筒他笑了,讽刺又令人唏嘘,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他想要的从来都只是做个自由玩耍被人疼爱的普通人。

而历史的车轮,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