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观众的不全是歌声

年来音乐秀节目爆红,打开电视数数,光是“中”字打头的就不少,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红歌会》、《中国好声音校园行》等,十数个电视台齐上阵,煞是热闹。这里吸引观众的不全是声音,更像是花絮不断的擂台赛和电视连续剧。节目编导将对歌曲的欣赏转化为对竞技性表演的观看,其中有悬念的设置和延宕;有大牌明星出场渲染气氛,大特写镜头;有导师争抢学员,制造戏剧冲突;有各种时尚元素汇集的背景等等,甚至其广告的间隙也成为到达剧终的必然步骤。

当然,也听到坊间的议论和批评,没有创意啦,雷同啦。其实,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不是从音乐秀开始的,也不会因此而打住,从婚恋节目到选秀节目,从清宫戏到最近的抗日神剧,一茬又一茬。我以为眼下电视开机率的下降多少也与此有关。

人们很少批评自身娱乐方式的雷同,却批评电视节目的雷同,因为他们把电视节目看成是文化产品,希望它多一些文化含量,能提供精神方面 的养分。其实电视节目的文化含量受许多因素的牵制,除了创意团队的组成,审查制度的把关,还要接受收视率的检验。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相互模仿、相互克隆是其应有的命运,难怪现代大众文化甫一产生就与大众文化批判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最初相遇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时很是疑惑,因为那时大众文化在我心目中是一个褒义词,是同“人民大众”和“喜闻乐见”联系在一起的,相对于此,资产阶级的高雅文化则是小众文化。后来在上世纪90年代文化商品化、市场化的语境中,渐渐领悟了大众文化批判的含义,也认可阿多诺等将大众文化批判改成文化工业批判的思路。但是总以为在资本主导的文化工业之外总还有纯朴的、民间的大众文化在,有那么一片净土,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后来明白,其实是没有的!真正的民间文化一定是小众文化(相比今天的电视观众数量而言),要学会欣赏民间小众文化首先要学会适应。而且民间与民间是由空间和场域区隔的,民间文化是在特定空间中慢慢酝酿而成,这就是民间传统的由来。就今天的受众规模和生产节奏而言,大众文化必然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只有文化工业才能打破地域和传统的种种界限,席卷天下。

即便是真正的民间文化,一旦被大资本觑中,以为有利可图,经过大投资和包装,大力宣传与推广,马上就风靡一时,成为大众文化的新品种。而年轻一代大众的文化习惯是电视和互联网培养的,就拿音乐秀节目来说,各种时尚元素汇集既是节目吸引眼球的法门,也是讨好观众的手段。电视音乐秀的历史比音乐舞台表演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在培养观众习惯方面却十分有效,当然是以同质化的方式培养同质化的观众,即主要不是培养倾听音乐的耳朵,而是培养对整体氛围的感受,现代观众的各种观赏讲究是在电视机荧屏下养成的。

电视机荧屏的观众是跨国界的,音乐秀节目也是跨国界的。西方的文化工业领先,所以它们的娱乐节目版权和操作模式被购买、被一次一次复制到中国,眼界宽一些的观众知道什么节目是脱胎于《美国偶像》,什么节目又是源自于英国的《XFactor》,《中国好声音》中的转椅子又是从哪儿克隆过来的。唯一遗憾的是,什么时候中国自制的电视节目也能被复制到外国?什么时候文化产业能够替代房地产业拉动中国经济,这倒是中国年轻观众的福音。


作者:蒋原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