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团倒数:乐队“破圈”为何如此遭反感

逝去的歌

旅行团 - 逝去的歌


两个多小时的第七期《乐队的夏天》绝对让人大呼过瘾,其中不乏大张伟现场“忘词致敬”、鼓手Hayato当众“睡鼓”、彭磊好心劝学等诸多精彩桥段。

竞赛中,刺猬和斯斯与帆的合作荣获大量好评,勇夺第一;

欧阳娜娜在与盘尼西林的男女和声中也是秀出完美女声;

新裤子与“最丑女团”3unshine的Cindy带来一场惊世骇俗的摇滚迪斯科;

旅行团乐队和“养眼美女”周洁琼携“男女混搭团体健美操”参赛券登台……




最近一期《乐队的夏天》之“女神加盟赛”环节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不过旅行团乐队不小心掉到了海里——排名倒数第一。无数乐迷朋友为之感到惋惜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嘘声。

暂时没空看节目的人不用感到奇怪,你看一下这画风,可能你也会瞬间明白什么。




这!是在出演《乐队的堕落》吗?

不对,这样有格调有态度有水准的节目,怎么会这么搞?而且旅行团最终得票数怎还会有256分,依照现场观众的高审美水准来看,不应该是0分吗?



256 =2的8次方=尴尬的露齿笑+故作镇定的很想哭

抱着谨慎的怀疑态度,笔者建议朋友们亲自打开节目,自行评判一下旅行团的表演到底可以打几分。

事实上,关于旅行团的分数,现场专业人士辩得不可开交,并分为明显的正反两派。刘阳子等保守派观点大致是:乐队媚俗了;大张伟、王硕等积极派的观点大致是:支持乐队“破圈”(即突破舒适圈)。



保守派观点


积极派观点

为何乐队的“自我挑战”行为如此不受待见?究竟是乐队人缘不好,还是作品太俗,还是评委打分不当,还是大家主观感受太冲突?

其实,这是所有艺术节目都存在的一个经典话题,其背后的直接原因是:评价标准没有随表演类型而切换。




保守派的评价标准,偏向于严肃、保守、认真,在乎的是你旅行团乐队的原有风格或特色是否得以充分、深刻地展示;积极派的评价标准,偏向于开放、理解,尊重你尝试不同的东西,甚至是看似“流行俗”的东西。

在各自的评价体系里,分都打对了。两派之所以起冲突,究其关键原因,不是打分本身,而是风格迥异的表演竞赛对评委产生的极高要求是否被满足——评价标准是否能根据音乐种类的不同而快速切换。

什么意思?就是不能拿着尺子去测量重量。听古典音乐就该用古典音乐的衡量标准;听摇滚音乐就该用摇滚音乐的衡量标准;听情歌就该用情歌的衡量标准;听小清新舞曲就该用小清新舞曲的衡量标准。

如果评委没有理解旅行团这首《周末玩具》的风格定位是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话,就会拿着原有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新的事物——结果必然低分。

什么是评价《周末玩具》这场秀的合适标准?没必要定义得多么严苛细致,大致描述一下就是类似风俗小清新舞曲的评价标准。

所以,适当批评主唱的舞蹈略尬是合理的,但这并非本场秀的重点,不是失分的主要因素;仍是表演与评委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根本性的、原则性的抵触,才导致如此夸张的低分。




观众批判“流行俗”很廉价是可以的,但正儿八经的“风俗小清新”是有积极意义价值的。但关键是这两者的差别太细微了,而且经常混合在一起。

比如这首《周末玩具》,无论是着装、台风、集体舞蹈、氛围,都容易让观众误认为有媚俗之嫌。

那么,到底从哪里去区别“小清新”和“流行俗”的细微区别呢?答案是:音乐作品本身。

笔者一再强调的观点是:价值要回归作品本身。仔细体会这首《周末玩具》,就会发现,它不同于粗制滥造、肤浅低俗的口水歌;反而该作品很有水准。

词方面,充斥着意象的比喻、自然的描述、简洁的释意和对心理的探究,展示着其不俗的语文功底;曲方面,节奏迷离、现代感十足、旋律闷骚,仿佛回到周末派对上的放浪与潇洒。

人性的弱点是千变万化,一句话衍生千军万马。酒后的傻话流成真话,是爱让人变成笑话。

探不懂,所以想更了解你。顶着风,就这样向你靠近。

看不懂,一个人一个岛屿。怎样能,你我能连成陆地。

——《周末玩具》

只是,这首歌表达的主题,本身就是一种日常的、通俗的、简单的、欢快的风俗小清新,那么华丽服装、欢快台风、大型舞蹈,就恰好是符合词曲内涵的正确表达。

但,评委一天看十多场风格大相径庭的秀,耳晕目眩,谁还能保证自己能够快速读懂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和乐队表演思维的更变,并有意识地主动切换评价标准?所以,也饶了评委吧。




值得警惕的是,低分背后隐藏着大众审美被当今泛滥的“流行俗”表演狂轰滥炸的结果——大众只能识别“俗”的表现,而体会不了“俗”本身的内涵,也接受不了高雅的神仙下凡来表达正常“风俗”风格的作品,更不允许“俗人”进阶升级、“偶像”转型实力派。

这就是人设绑架,拒绝个体多样性,封杀凡人自由权。

除了不理解旅行团的“大型歌舞秀”这种“下凡举动”之外,对“Cindy”的负面评价也正是一个例子。



新裤子的合作女神——Cindy

在“颜值即正义”的年代,人们根据外表对人进行了默认分工——漂漂亮亮的就上舞台,外表欠佳的就活该蹲家里。这就是人们丧失“审美”能力的证明。

笔者一再强调的观点是:价值要回归作品本身;审美,是要寻求内在价值本身。

论新裤子这场表演的词曲本身、舞台表演本身,可以说是非常有品味,尤其是“女神”Cindy,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简单素朴,一上舞台就是炸锅——舞蹈凶狠、台风稳健、自信非凡(虽然音准欠佳),与其“接地气”的外表形成强烈反差,令人刮目。



客观上,人的思想是具有多面性的,只是在特定的场合才能得以展现其特定的一面。其实任何人都有“雅俗兼备”的想法和挑战自我、改造转型的可能。

只是我们看惯了熟人正儿八经、西装革履、沉默寡言的样子,不允许他们日常耍疯;看惯了邻家小妹乖巧听话懂事的模样,不允许她登峰造极、大杀四方。但说句真心话,我们又何妨卸下对熟悉事物的固有印象呢?

看完他们的表演,我们都可以扪心自问一句:我们是否尊重、允许了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个体的自由发展权、表演风格创新试错的机会。




在竞赛中,低分确实是冒险带来的合理风险。做不擅长的事、没做过的事,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旅行团表演之前,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观众和评委对其“冒险行为”的误解和反感,故而可能没有做好突然举办“大型歌舞秀”之前的预告和解释,其表演本身可能也没有表达好“从高雅入风俗”的想法和意图,所以,低分是有合理性的。

那么,究竟是迎合观众口味,还是勇于表达自我意见,这是每个选手不可回避的问题。其实,这两个选择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矛盾,也可以是兼容,只是表达方式和能力很重要。

如何阐述内心坚持的真理和想法,同时又可以推翻观众先入为主的片面认知或口味,并让他们接受一个对于他们而言是新的甚至是曾经抵触的东西,做到“能破也能立”,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但这至少要求行为人真的可以拿出真知灼见,同时勇于展示、批判、理解反感甚至是诋毁;也至少要求接受方有理性谨慎的自我怀疑态度、敢于反省自身观念的意识、和追求真理的志向。



无论旅行团的最终结果如何,在此,向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坚持真理的人致以诚挚的尊重。没有观看节目的朋友们,是否迫不及待了呢?你又会使用哪一套评价标准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