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不爱巴黎,爱马德里

★ 本文首发于Chicology公众号,欢迎关注我们。点击文末“了解更多”真的可以了解更多哦。

去年年末的时候,总结和推荐了今年值得专程搭飞机去参观的展览,其中一场就是

Cristóbal Balenciaga 在马德里Thyssen-Bornemisza的展览

今年,这位被翻译成“巴黎世家”的设计师,终于回到自己的故乡,迎来一场时装和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时空对话。20世纪50年代的时装,穿越到了中世纪或者文艺复兴时期。

现在说起西班牙时尚,你脑子里会想到什么?

快时尚一定占有一席之地,威震四方的ZARA来自西班牙,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个Mango。但可能并不太清楚,“巴黎世家”也就是Balenciaga本人,其实并不是巴黎人,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西班牙人。

将画作和Cristóbal Balenciaga时装放在一起,惊讶中发现两者的联系

Cristóbal Balenciaga毫无疑问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设计师,可能没有之一,连Christen Dior本人都非常尊敬和佩服这位跟自己同时代的,来自西班牙一个小渔村的设计师。在“巴黎世家”本人在1937年定居巴黎之前,他已经在西班牙拥有两件时装店了。一家在马德里的Caballero de Gracia(1993年),另一家在巴塞罗那的Santa Teresa(1935年)。经济大萧条(1929年至1933年之间)之后的一段时间,似乎是出于对美与奢侈渴望的回应,众多设计师纷纷涌现,而Cristóbal Balenciaga却一直安静等到战争后期,才开始向世界显露他杰出的天才。

有评论说: “或许是多年来悲剧性的战争生涯 更加滋润了他犹如西班牙清教徒式的风格”。

去掉一切人工的雕琢,在50年代,Cristóbal Balenciaga引领着一种收放自如,具有严格的几何廓形,将服装视若建筑空间的流派。现在常常出现在各个设计师灵感来源的“建筑”二字,鼻祖其实是Cristóbal Balenciaga。这个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一个设计师,能将柔软的面料做出Cristóbal Balenciaga式的硬挺的建筑感。在面料科技远没有今天发达的50年代,如果没有对于面料质感了如指掌,又怎么能够能够设计和制作出如此这般“里程碑式的服装”?他设计的服装犹如雕塑大理石,真正渗透到面料的本质精神中。

Cristóbal Balenciaga 所创造的风格仿佛就是他本人个性的写照:专注且慷慨。

——

他不仅仅影响了他那个年代与那个年代的设计师,且对后继者同样影响深远。他同时还是个信念坚定的人,他拒绝向外国买手销售胚布版样,大力反对Christen Dior分销胚布版和设计通俗化的经营之道。他也非常非常抵制授权特许经营,他常常以五个字严辞拒绝那些向他建议高级成衣(Ready-to-wear)的生产商,他会说:“我不会卖身”。对Cristóbal Balenciaga而言,唯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塑造完美的女人,赋予她们高雅,神圣和诱惑。

虽然跟Dior比起来,这个来自西班牙的异乡人较晚入行,在如何经营服装品牌上,两人的观念不尽相同。但Dior从来没有吝啬过自己对于Cristóbal Balenciaga的欣赏,说,谁都没有资格在Cristóbal Balenciaga面前称自己为大师。但是,他们并不是走得很近的朋友,他们的友谊带着某种默契,却也泾渭分明。

1949年7月,距离时装周开始前8天,纺织行业大罢工,Dior的工作室因为薪资本来就比别人高,并未受到影响。他曾向Cristóbal Balenciaga提出可以借用他的工作室以解燃眉之急,但Cristóbal Balenciaga拒绝了。

但另外一件事情又说明了他们之间精神上的神交,他们曾同时受某面料商的邀请,用新的“丝绒”面料设计衣服。有一天,Cristóbal Balenciaga给Dior打电话询问他设计的进度,并且表示这么难看的面料要怎么设计。Dior同样表达了对于这种面料的无奈,于是俩人双双拒绝了面料商。Cristóbal Balenciaga生性害羞,所以他并没有出现在Dior的葬礼上,但是葬礼上一个最为隆重华丽的花圈上写着正是Cristóbal Balenciaga的名字。

这次在马德里的展览,将Cristóbal Balenciaga的作品跟西班牙绘画放在一起。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里面,探讨了如今我们观看古典油画的方式。因为方式的改变,古典欧洲油画的价值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这场展览中,也能够感觉到,当一件衣服只是单独出现的时候,那只是一件好看或者不好看的衣服。而当一件衣服和一幅欧洲古典油画同时出现的时候,这影响了我们看衣服和看画的眼睛和大脑。在这些被安排过的联系中,我们似乎也越发了解其中的奥秘。似乎在对于Cristóbal Balenciaga身份认同的问题上,有了一个模糊又明确的答案。这个展览无疑是好看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是非常花心思的。但确实,用《观看之道》的理论,批判地看这场展览也是必要的。

我们的封面真的有在用心设计,如果看不到是有点可惜了,就,请星标我们吧。

text :卢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图片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擅转至他处,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我们:crywine@163.com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