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撰十二时辰,感时间之美

最近由作家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你看了吗?很多人都说感觉自己回到了唐朝。

该剧讲述了盛唐时期天宝三年上元节时,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 。同时“十二时辰”的生活状态也带领着观众领略唐朝文化之美、生活之美。

近日微博热搜也相继出现用《长安十二时辰》的方式打开#暑假十二时辰#,引发了大家共鸣。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小时。读懂了十二时辰,你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一、夜半 子时 23:00~1:00 (鼠,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23时~当日凌晨1时,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二、鸡鸣 丑时 1:00~3:00 (牛,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鸡被古人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鸡鸣而食,唯命是听。 —《春秋左传正义》

三、平旦 寅时 3:00~5:00 (虎,老虎在此时最猛。)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间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这句里的“气”,系指“天空的云气”。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鲍照 《代放歌行》

四、日出 卯时 5:00~7:00 (兔,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用地支命名,为卯时。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 —《诗经·桧风·羔裘》

五、食时 辰时 7:00~9:00 (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食时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另外,《管子·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

朝晨发兮鄢郢 ,食时至兮增泉。 —王逸 《九思·守志》

六、隅中 巳时 9:00~11:00 (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巳时的阳光不骄不躁,穿过柳荫,清晖遍体,光斑点点。

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淮南子·天文训》

七、日中 午时 11:00~13:00 (马,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午食要有节制,当饥而食,不宜太饱,也宜睡个午觉。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白居易《昼寝》

八、日昳 未时 13:00~15:00 (羊,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又《汉书·游侠传》:“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 —《汉书·游侠传》

九、晡时 申时 15:00~17:00 (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此时人的工作效率到达午后的高峰值。在夕阳西下之前,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淮南子·天文训》

十、日入 酉时 17:00~19:00 (鸡,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指每日的17~19时。日落时分,天地间有一种磅礴的宁静感,夕阳铺在琳粼江面,也有一种恬淡的安详。此时,忙碌一天的人开始回家,倦飞一天的鸟儿也开始还巢。

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 —《春秋左传正义》

十一、黄昏 戌时19:00~21:00 (狗,狗开始守门口。)

指太阳落下,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十二、人定 亥时21:00~23:00 (猪,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夜已很深,月落乌啼,月色如水,是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十二个时辰,一个轮回。每一刻都尽显古人智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