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就是演员》影视化考核第二阶段郭敬明和赵薇的胜利?

"

在网综纷纷开始抢占碎片化时间,大力发展短综艺的时代,《演员请就位》却坚持两到三个钟头一期,也是很刚了。

不过,从道具、海报这些非主要元素的就位情况来看,这部综艺的诚意确实非同一般。

​经过五期的组内考核,节目也终于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影视化考核——导演间的相互较量。这相比于之前一场表演中组内成员PK,要有意思得多。

之前虽然一般也是配合的能实现双赢,但好评归好评,导演只能选一个进组,所以竞争关系也很明显,都还是比较计较自己的戏份,会有一些剑拔弩张要突出自己戏份的时刻。而进入第二阶段以后,成员们首要任务是相互配合一致对外,然后再是组内导演分票。竞争分了几个方向,看点上升了好几度。

节目设置也非常巧妙,这场竞争虽然是抽签分组,但是也巧合地以男女导演进行了分组。

​其实追过前五期的朋友应该心里大概也有个认识了,男导演和女导演的思维模式、视角是非常不一样的。

所以经常有李少红导演和赵薇导演对郭敬明导演的意见表示不认同或者正好相反,而陈凯歌虽然是综合评估打圆场,但其实还是更认可郭敬明的看法。

​这种前提之下,确实以导演的性别进行分组,会显得更具可比性一点。

比分组更巧妙的,是节目组设置的竞演规则。

比拼的双方都必须从对方导演的代表作里挑选片段致敬。

为什么说这个巧呢,因为这样可以引导“互捧”,不管最终投票结果如何,都是双赢。一组演员赢了,但是他们演绎的是另一组导演的作品,作品好也是他们能赢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就不会出现第一期,李诚儒批评演员批评剧本,锅全在郭敬明一个人的尴尬局面。

​第一轮比赛是陈凯歌组致敬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VS郭敬明组致敬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

李少红组致敬赵薇的《亲爱的》,赵薇致敬李少红的《大明宫词》。

按照很多人的预期,应该是陈凯歌和李少红资深知名导演获胜,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陈凯歌组最后拉票用上了藏头诗,还是比郭敬明组少了23票,赵薇组1票险胜李少红。

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业余组”竟然胜了“专业组”,“大咖”输给了“菜鸟”?是运气还是实力,是节目组故意制作的噱头还是能服众的真水平?

我的答案,是后者。

虽然一开始我说按性别分组更具可比性,但是比完会发现,或许按陈凯歌导演、李少红导演这种资深专业咖与郭敬明、赵薇这种跨界新型导演分组可能更公平。

​因为陈凯歌和李少红两位50代导演,更遵守规则,几乎是被框在了原剧本的原片段里,在片段进行发挥。过于稳和规范了。

陈凯歌在郭敬明几个作品里选择《悲伤逆流成河》,一开始说自己有青春记忆,我就知道情况不妙,毕竟他的青春可能跟原作的气质不是很搭,所以最后看到那么诗意又正气的跳楼被劝阻片段,并不意外。基本上也给凯歌导演想好了台阶,就是这个作品不合适……

​而李少红导演选择的是赵薇主演的《亲爱的》,其实这个应该也是比较契合李少红风格的,只是所有戏份集合在一个场景里,虽然新编了角色和冲突,但是看着依旧是不新鲜,很规范的一种讲述方式,虽然演员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但是片段故事的精彩程度却明显不及两位跨界导演的。

​郭敬明和赵薇对原剧本进行了比较大的改编,赵薇甚至是带了编剧进来的,他们都更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都是选择了原剧本的某个元素进行发挥,然后又着重完善了这个元素的故事线,让整个片段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表达。

所以,从观看的感受来说,很明显,郭敬明和赵薇的故事更好看。

​虽然郭敬明和赵薇得票略胜一筹,但也不是没有争议。

《妖猫传》里对两个男生感情线的扩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杨贵妃的气质是一大争议点,背景音乐算最大一处硬伤。虽然这是原版就有的音乐,但是在这个片段,蹦出一段英文歌确实很违和。

赵薇的《面具》则在脱离规则的边缘了,说致敬是勉勉强强,基本已经不是以《大明宫词》为主题。

​不过,虽然有一点取巧的成分,这个巧取得也并不轻松,还是态度、诚意和实力的共同作用。

​赵薇说郭敬明还有戏在拍,这个一定是牺牲了睡觉的时间。并且要呈现一个比原作品内容更多的故事,肯定在理解原剧本,补充修改剧本上都花了不少功夫的。

而对于与原作出入太大这个问题,赵薇也坦言自己确实是拍不了,其实说到底还是对原作有着十分的敬畏之心,认为自己是没法超越的,于是才有了《面具》的剑走偏锋吧。

​总的来说,这个结果还是非常能服众的,实至名归,后生可畏。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