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龄:貌美如花的她,硬是把一手悲情牌,打成了王炸

"

作者:山佳

电影《红日》,是幼时在影院看的。别看当时年纪小,但对影片中“张灵甫”的派头,那种“范儿”,实在难忘。笔挺的军服,锃亮的皮靴,冷峻的气质,十足的风度,用现在的话讲,帅呆了,酷毙了,简直没法比喻了。

随着时代的开放,各种史料的多样化,后来的我得知,张灵甫曾在北大读书,大三时,投笔从戎,毕业于黄埔四期,与林彪、文强、李弥、唐生明同学。后来的他,成为一代抗日名将,名垂青史。

抗战胜利后,内战不断。1947年5月16日,张灵甫葬身孟良崮。妻子王玉龄,只有19岁;那一天,也是儿子张道宇出生的第10天。

阴阳两隔,年轻的妻子,永远失去了丈夫;而年幼的儿子,从未见过父亲,无处话凄凉……

01

王玉龄,192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只要说起“王百万”,那在当地赫赫有名。父亲王树南,毕业于保定军校六期,顾祝同、叶挺、钱大钧均为他的同窗。只可惜在玉龄5岁时,父亲因病英年早逝。

母亲罗希韫,也是大家闺秀,模样清秀,识文断字。曾经,舅舅家的两个表姐,一个嫁到曾国荃曾家,另一个与左宗棠左家结亲。可以想象,那时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罗家自然也算大户人家。

失去父亲的玉龄,因为有着伯父王士健的庇护,一天天茁壮成长。

这位王士健王大人,做人沉静,处事稳健,深得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键的赏识。于是,王家与何家,也成了世交。何键的女婿李觉,湘军名将,与程潜一起发动湖南起义,并在政府任职,这是后话。

王玉龄芳龄十七,如花似玉的年纪,嫁给了四十有二的张灵甫。

一开始,王母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她很清楚,兵荒马乱的年代,军人意味着什么,她不能拿女儿的青春与生命去冒险!

可是,张灵甫认定王玉龄,就是他此生坚定选择的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生母不同意,他去求玉龄的伯母,也就是王士健的夫人。

伯母,与夫君出入湖南军政两界,见过大世面,视野宽阔。她眼中的张灵甫,出身黄埔,天子门生,未来前途无量;八年抗战,九死一生,功成名就;再加上仪表堂堂,人品刚直,勇敢坚毅。这样的热血男儿,配得上自己的侄女。

至于打仗,伯母等人,纷纷劝解玉龄母亲,日本人走了,抗战胜利了,太平日子,打什么仗啊。再说张灵甫是军长,又不是士兵,也用不着他冲锋陷阵啊。

如此这般,王母点头,算是认可了这门婚事。

张灵甫请来当时的湖南省主席程潜,作为媒人,万事大吉。

此时,国民政府,正从陪都重庆迁回故都南京,蒋公任命张灵甫为七十四军军长兼南京卫戍司令。这等于,蒋公把南京的安全,交给他信任的学生了。

在南京,接收大员纷纷各显神通,票子车子房子,一一收归囊中。而张灵甫,毫不在意,他对朋友谈起,别人发大财,我讨了个好老婆,亏什么呀?我一点都不亏!

的确,张灵甫实在三生有幸,抱得美人归。

按理说,两人年龄相差数岁,应有代沟。但相处下来,实在投缘。

张灵甫,身为军人,实是书生本色,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交际,回家就读书练字。玉龄受夫君影响,也爱上了读书。

两人不像新婚夫妇,倒似老夫老妻,沉静安详,各看各书,各读各报,也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02

南京城,天子脚下,迎来送往,交际应酬,避免不了。夫人太太,外交攻略,也是其中一种。但玉龄始终是学生本色,不爱此道,也不善此道,两个字不去,就是这么骄傲!

时间一长,有人说她傲慢,不明事理。张灵甫听了,一笑置之。我张灵甫又不靠太太吃饭,应酬什么?不去就不去!

有天,当时的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来南京办事。同时,他也曾为张灵甫的顶头上司。两人相知甚深,情谊深厚。有人出面,劝玉龄见见老长官,联络一下感情。来人苦口婆心,好说歹说,王玉龄就是不肯。

他是一个大男人,为何我去见他,我又不认识他,假设我认识他,是朋友,那又是另一回事。他是我先生的上司,那又怎样?是上司我就有必要去逢迎他吗?我丈夫是他的部下,可我不是,他凭着他的能力做事,我则没有这个必要去逢迎他的上司!

一番义正辞严,就是这么骄傲,怼得来者无法下台。

事后,张灵甫与友人说起,边讲边笑边摇头,毫不掩饰他对妻子冲天宝气的欣赏与骄傲。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海茫茫,玉龄夫妇,别看年龄悬殊,经历阅历各不相同,但彼此双方,都觉找对了人,默契有加。

张灵甫深知,妻子生来娇生惯养,只喜欢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而不愿接受任何摆布;同时又有一身傲骨和一腔正气,她的举止,不用担心也无须担心。

03

人算不如天算,再默契的夫妻,终有离别。

张灵甫魂归孟良崮,玉龄的天塌了。此时的她,只有十九岁。

整整一年,她看不见,听不见,泪已流干。陪在身边的只有妈妈的泪,儿子的哭声。

而每年的5月16日,国防部定期为张灵甫开追悼会。作为遗属的玉龄,应邀出席,也必须出席。于是,年年5月16日,成了她的噩梦……

政权更迭,玉龄与寡母独子,漂洋过海,迁居台湾。

玉龄,貌美如花,翩翩风采,赢得众人青睐。很多男士,都愿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在玉龄眼里,无人能比张灵甫。

为了明志,无论出入何种场所,参加何种活动,她一律自称张太太,张灵甫的太太。

曾有人开出条件,只要玉龄答应,就送她四百根金条作聘礼;至于房子车子,统统过户到她的名下。

这钱,对我来说,很重要吗?玉龄如此表述,张灵甫一个铜板也没有,我照样嫁他!话很硬,就是这么骄傲!

一个女人,终归嫁的是人,是爱情,而不是物质,不是金钱。

如果有人纠缠不清,玉龄的态度也很明确:先礼后兵,毫不客气。

几十年如一日,玉龄就是用这种方式,保护着自己。

王母罗老太太,用玉龄的话来说,是个传统老人,好像一直生活在二百年前,她会随时提醒女儿,自尊自爱,自强自重。

04

来到台湾的玉龄一家,与孙立人夫妇交往密切。孙夫人,也是湖南人,与玉龄家还是亲戚。因此,玉龄称她姨母,称孙立人姨爹。

孙氏夫妇尊重张灵甫的为人,同情玉龄的遭遇,在台期间,给予她极大的关心。

年年的5月16日,依然是她的梦魇。后又传言,身在大陆的李觉将军,曾写信给她……

草木皆兵的世道,玉龄实在压抑,无法呼吸。她决定,离开台湾,去往美国。

姨爹孙立人不理解玉龄的选择,他劝道,我这儿有这么多小伙子,看中谁,随你挑,为何离台去美?去美国过日子很苦的。

想想也是,凭借孙立人的职位,为玉龄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在话下。

但玉龄不愿意,她不愿寄人篱下,不愿仰人鼻息。她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养活年长的母亲,养活幼小的儿子,她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她不接受别人的怜悯与同情……就是这么骄傲!

05

1952年,对玉龄来说,极不寻常。她只身一人,飞往美国,开启她的留学生涯。

玉龄曾经就读的中学,是福湘教会学校,英文是重点学科;结婚后,张灵甫曾有出任大使的意向,为此专门为她请了外语老师,数年如一日;来到台湾,孙立人为她从美军顾问团请来一个军官,帮助她学习英语。

于是,玉龄有着良好的英语基础。不久,她就考取了纽约大学,专攻财会专业。

一考即中,就是这么骄傲!

读书的四年,同时打工的四年,更是离别的四年,忍受相思的四年。

在台湾,儿子由外婆带,玉龄只能寄钱,聊解慰藉。

四年,一晃而过,玉龄大学毕业。之后,她又考进美国航空公司。这也是她服务最长的一家公司,又在这里,退休回家。她喜欢公司的福利,可以满世界跑,一趟机票只需二百多美金,甚是划算!

工作稳定下来,玉龄先后接来母亲与儿子。一家三口,终于团圆。

十天丧父,两岁漂流,六岁母子离别,八岁与外婆分别,十余岁才来美与母亲团聚,这就是儿子张道宇的经历。

从小的道宇,与外婆朝夕相处。在外婆那里,他接受了严格 的中国传统教育,居家行孝道,出门讲义气。后在美国读书,受到自由生活的熏陶与影响,养成幽默乐观的个性,从不畏惧困难。高大的身材,宽阔的肩膀,英俊的面孔,豪爽侠义的性格,无论生活,还是事业,道宇样样争气。

他娶了方先觉的女儿,百度一下,方氏也是抗战名将。夫妻和美,甚是恩爱,为玉龄生下一个大孙子。这一切,都让玉龄骄傲,就是这么骄傲!

1975年,玉龄返台。张灵甫曾经的上司俞济时,也是影片《建国大业》中,刘德华饰演的侍卫长,曾任第七十四军第一任军长,盛情款待玉龄,当面称颂她“对得起张氏列祖列宗”。

此外,张灵甫的部属袍泽,同窗好友五十余人,自发组织,设宴并致信玉龄,向她表示敬意。

信中说——

忆张夫人于1953年背负老母,口啣幼雏,以无比的勇气踏上征途,赴美完成大学学业,并抚育张将军唯一骨肉道宇君学业事业,均有成就,茹苦含辛,三十年如一晶,玉骨冰心,至足矜式。

俱往矣。

玉龄回首,孤儿寡母的日子,不好过,但也得过。上天不会因为你失去了至爱亲朋,而会对你有所仁慈。相反,它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小人,你软,它就硬;你硬,它反而会对你露出笑容。

貌美如花的玉龄,就是用她强大的信念,骄傲的态度,活生生把一手悲情牌,打成了王炸,就是这么骄傲!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历经无数次的心理地震。日子苍茫,长途漫漫,但无论怎样,你的手中始终握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你自己;你永远都握有自己生活的投票权,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