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阮籍、嵇康们参与组织的一场“魏晋时代《奇葩说》”

"

文/严肃黑糖

《奇葩说》为什么好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节目“定位清晰”。

第一季开始,马东就强调:“《奇葩说》是个综艺节目,不是辩论节目。辩论只是是形式,综艺才是本质。”

综艺节目就要求具有表演性、戏剧性,参与者要学会呼应主题制造效果。

其实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辩论不是《奇葩说》首创。

早在2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过古代“奇葩说”,而且还曾风靡一时,捧出了一批“大奇葩”,它就是魏晋时期的“清谈”。

清谈装备

既然是一场表演,就要讲究场景和道具。

魏晋清谈一定少不了的一个重要道具就是麈尾,麈尾就是在竹条或木条的一头绑上一串马尾巴毛,说话的时候拿在手上挥来挥去。

后世很多戏曲中,在表现和道家、神仙有关的剧情时就经常让角色手里拿着这个,灵感就来自于此。

除了道具外,着装也有要求:衣服要穿的宽松,要轻裘缓带,最好还要光着脚。

鲁迅曾写过一篇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来解释魏晋时期着装风格的问题。

魏晋时期的名士们流行吃一种含汞的毒药——五石散,吃完后会先发热,再发冷,就像生病高烧一样,吃药的人一定要散热,吃冷东西、脱掉衣服,而且长期吃五石散后皮肤还会变得很薄,容易擦伤,所以一定要穿宽松的衣服、光着脚。

慢慢的这种名士的穿衣风格影响了平民百姓,以致现在回想起魏晋时代,好像所有人都生活在热带一样,都很不怕冷的感觉!

清谈内容

完整的清谈分为“倡理”、“辩”、“作难”、“公论”四部分。

选定辩题后,参与者先选择自己的持方,然后摇着麈尾,根据自己的人设,或优雅或雄辩的立论,之后会有不同立场的人来“奇袭”,最后再由“导师”、“嘉宾”、或“主持人”对整场清谈进行点评,选出获胜方。

就像今天的《奇葩说》一样,虽然整个过程看着你来我往的很激烈,但其实质就是一场表演。所以,能不能辩出什么有智慧、有启发的言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谁能在规则下表演的最好。

那么辩题是什么呢?

最开始的辩题是“才性”,这是延续汉朝清议而来的,核心就是讨论怎么辨识和理解人才, 有点像今天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的东西。

谈着谈着,话题就越来越抽象, 也越来越远离现实,从怎样辩人、用人,到讨论天分和才能的关系,即“才”和“性”的关系,然后到了自然和名教的关系……总之,流行话题会一波一波的出现。

可能是参与者太投入于自己的“人设”,清谈中很多戏剧化的表演形式,慢慢从“表演”扩大了到现实生活中。

人们开始在生活中模仿清谈里的各种诡辩技巧,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于是出现了很多“人戏合一”的“大奇葩”, 比如以阮籍和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

为什么要清谈

无论在什么时代,一个东西、或一种活动之所以流行,一定是因为它成功的解决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某个“痛点”。

《奇葩说》解决了年轻人想“在轻松愉快中了解知识、学习思辨”的痛点。

那么清谈呢?它解决了魏晋时代的什么痛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下魏晋时代的社会。

  • 首先,魏晋时代的社会秩序和秦汉时期完全不同。

经过近百年的战乱,魏晋时代的官僚系统已经破坏殆尽。

不同于秦汉至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管理,魏晋时期的社会其实是以门阀世族为基本单位组成的共同体,普通百姓早已脱离朝廷的管理,依附于门阀庄园生活。

即使是皇帝也只能是在这个共同体内当皇帝,不可能凌驾于这个共同体之上。

  • 其次,魏晋时代不同于周朝的宗法和礼仪

周朝建立了全面、严密的封建制度,宗法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力量。到了魏晋时代,门阀世族又把周朝封建、宗法的逻辑再度重建、抬高、并加以严格化,就形成了所谓的“门第”。

周朝的封建制度因为要“分封”、要“再建”,所以维持制度的“礼”是有外延性的,会扩散到一般平民身上,不论身份贵贱,人人都有宗族,人人都有可以行事的”礼“,这套标准适用于全社会。

但是魏晋时期的门第宗法是封闭的、内向性的,只适用于门阀内部,和依附于他们的平民无关。所以魏晋时期的”礼“就带有区别身份、凸显差异的性质。

这时候的礼有一个单独的名称——名教。名教规范了门阀内部贵族们的生活方式、举止规范,有很强的仪式感和表演性质。

所以在严格的名教规范下,贵族们会养成一种表演的自觉,“把与别人的差异刻意表现出来”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魏晋时期的文化中,一方面是门阀世族内部的集体性,一方面又在不断提醒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特身份,它束缚了个人行为,但是又唤醒了个人意识,所以一种反叛的、表演性的、自由的个人主义追求出现了。

清谈就是这种追求的一种呈现。

仪式感下的贵族文化

我们现在想到魏晋名士就会自动脑补阮籍、嵇康的形象。

《晋书.阮籍传》里就记载了阮籍的一些故事: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母亲去世了,别人依照礼俗来吊唁,就给人白眼;别人拿着琴带着酒来看他,他才给人家好脸色。大孝子阮籍就是用这种极端的、藐视礼法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孝。

真是够惊世骇俗的!

其实,选择在生活中刻意弄的和别人不一样,通过表演“反名教”的方式彰显个性的还是个别,大部分人都有更安全的选择:比如在精致艺术方面的追求,比如在个人时尚方面的追求(魏晋名士化妆是一种风尚),比如还可以通过写骈文的形式,追求文字艺术上的造诣。

曹植曾在《典论.论文》中主张:文章和作者的个性是不可分割的,读文章时一定要关注文章背后的那个人。

这种对人、对个性的关注是魏晋文化独一无二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更侧重思辨性;汉朝文化讲究“天人感应”和经文解读,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和教化目的;宋朝以后理学的兴起,整个社会的文化气氛都围绕在如何修身齐家上面。

只有魏晋时期的文化是追求奢侈华美的、讲究精雕细琢的、彰显个性的、探究抽象思维的、带有娱乐和表演性的。

但是有一点:这种对个性的讨论仅限于门阀贵族阶层,参与清谈的也都是出身世家的名士。

简单的说:魏晋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贵族文化,是一些满足了基本需求、又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人在精神上的深入探索。

隋唐后,随着门阀世族的消失,魏晋时期独特的贵族文化也逐渐消失。但是这种展示个人、彰显个性的文化探索和艺术追求没有被遗忘,他们为后世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窗。


参考文献:

  • 房玄龄等:《晋书》
  • 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
  •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