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刷《琅琊榜》,关于江左盟的一些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

江左盟到底是谁创办的,为何没被朝廷控制,这是无解的问题,无论是原著中,还是剧中,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都讳莫如深,没有详说,而我们只能对此做一个猜测。虽说许多网友都猜测是林燮创办,后面才传给林殊的,真实性无从考究,也有些道理。

那么,江左盟的创办者,就有了几种可能:

  • 林燮创办的,后传给林殊主理
  • 别人创办的,林殊后面进入到江左盟,并逐步取代原创办者,成功上位。

种种迹象都表明,也许第二种,更有说服力。

第一种,林燮创办的。

林燮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就跟我们看到的靖王一样,很多时候都身在军营,要想在江湖上创办一个江湖组织,从精力上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虽说他也曾化名梅石楠游历江湖,结识了琅琊阁的老阁主,并顺势救下了当时孤苦无依,跟着师傅行医济世的少年静妃。

林燮若是创办了江左盟,即便是交给别人打理,也难免会需要时不时地到江左盟内办事,堂堂一个手握数万军权的将军,常在江湖某个帮派内游走,未免太过于醒目,光是悬镜司就不会放过这样的一条线索,何况,还有一个猜疑心更重的皇帝在。

而且,若是林燮真的创办了江左盟,那么自始至终仍和林燮保持非常好的兄弟关系,甚至一起游历江湖的言阙不可能不知道,若是言阙知道了,那么梅长苏回到金陵以后,言阙难道不应该是第一个怀疑梅长苏身份的人吗?毕竟,他知道梅石楠,更知道“江左盟”啊。

显然,江左盟在言阙那一代人中,没什么存在感,也没什么关系。

第二种,别人创办的。

正因为是别人创办的,而江左盟在梅长苏之前,并没有得到太好的领导和管理,以至于江左盟在江湖上的名声欠佳,甚至被天泉山庄占了上风,直到多年后,梅长苏在琅琊阁的扶持下进入江左盟,在琅琊阁的情报支援,蔺晨的竭力相助,梅长苏的智计,以及赤焰旧部的武力担当之下,江左盟慢慢崛起,并成为梅长苏的囊中之物,然后发展壮大。

至于说到江左盟为什么没有被朝廷控制,原因可就耐人寻味了。

江湖和朝廷,本来就是相互挟制的两大分支势力,虽说朝廷更像是天下霸主,管控着大梁天下的所有事,但仍旧有许多事,是朝廷鞭长莫及的。江左盟作为江湖上的第一大帮,按照小兮前面的分析,它也是在梅长苏的管理下,才慢慢发展壮大的,而在壮大的过程中,没有被朝廷盯上,自然有朝廷内部的原因,也有江湖上的原因。

朝廷内部而言:

赤焰军之后,大梁朝廷百废待兴

十多年前,赤焰逆案不仅是这一支军队的消亡和祁王府,林家的覆灭,更有他们身后相关联的人的灾难。虽说剧中相关的画面很少,但是透过其他人的转述,可见端倪。

沈追他们对靖王提起过:当年并不是没有喊冤,但结果往往都是死,渐渐地,也就没有人再出来说什么了(大概的意思)。在他们说到这些的时候,剧中给了一个一群人被砍头的画面。

除此之外,林殊的老师黎崇老先生也是出走,不再回京城,跟他一样的至交好友周玄清也是在灵隐寺不再过问俗事,身为文官之首的言阙,更是从此与丹砂为伍,不问红尘。

由此可知,除了当年牵连甚广的人以外,那些林燮,为祁王,为赤焰军抱不平的人,也是被害了不少的,或死或出走,这都意味着他们的职位职责都出现了大量的空缺

大梁的朝廷内外,更是百废待兴,一派颓废的景象。

原本是祁王辅政,后来是梁帝自己亲自来,朝务更是因为百官或死或走,没人打理,百姓之间痛失家人亲友也是痛苦难耐,颓然丧气,整个大梁都是哀鸿遍野的状态,就这情况,还有谁的关注点会放在一个冉冉升起的大梁帮派身上,当然,这里说的还是前期,还是赤焰逆案刚发生的那几年,后面大概也是慢慢缓过劲来了的。

朝廷的上位者关注重心不在百姓,更遑论江湖

经历了祁王和林燮几乎架空梁帝的行为,经历了这么惨绝人寰的过程,一开始大概梁帝是不敢再轻易相信他的众多儿子们了,何况此时他正值壮年,好不容易拿回来的皇权,当然会好好攥在手里了。

与此同时,大概他对于制衡之术更加依赖吧。

梁帝的制衡之术,其实早在他上位之初就开始了, 否则他不会硬生生地将言阙跟林乐瑶的感情拆散,只是后面时日久了,这种制衡之术也慢慢地被祁王的参政而改变。如今祁王林燮已死,赤焰军已灭,重新执政后没几年,他大概又将这个提上了日程,于是才有赤焰逆案六年后,册立萧景宣为太子,扶持越贵妃上,同时对誉王委派重任,让太子和誉王相互制衡,自己从中斡旋,坐揽皇权。

也就是说,梁帝自始至终眼里都没有装着百姓和天下,“天下是朕的天下”这样私有化观念让他对于百姓的重视度太低了。他作为最高的上位者,尚且心里没有百姓,那么相互撕咬制衡的太子和誉王心里就更没有百姓了。

太子和誉王相互制衡,他们的心里只有打败对手,顺利上位的念头,其他的所有东西都只能作为他们上位的铺路石,并没有这么重要。

至于百官,官小的,被打压,没上位机会,更没为百姓谋福利的契机,其他高官则是纷纷选主择路,满门心思都在站队以及讨好太子或誉王,都在揣测他们的心思上面,百姓就更看不进眼里了,否则誉王怎么会说江左十四州,多亏了江左盟匡扶呢。朝廷给力的话,根本就没有这些江湖帮派什么事,可惜,在这江左十四州里,反而是一个江湖帮派成了百姓的靠山。

试想想,这么多的上位者,全都自私自利,自顾门庭,又怎么会关注百姓,关注一个江湖门派呢。

朝廷不把江湖势力放在眼里

剧中第一集的时候,誉王和太子得到了琅琊阁的锦囊,纷纷派人到廊州去找梅长苏的时候,特地给了梁帝和高湛讨论的画面,而画面中梁帝甚至直言:他们去争一个什么麒麟才子,据说,得之可得天下,哎呀,不过就是江湖的一介白衣,朕的天下,岂是他说拿就能拿的去的,你说说是不是笑话。

梁帝这种鄙夷,不置可否的语气和态度,足见他对于江湖势力的蔑视和看不起。在他心里,就连大梁最强战队,最后也不过是自己巩固皇权的筹码,一个江湖帮派,能有多大能耐?

他对自己,对自己的江山,对自己的制衡之术太有自信,殊不知,自己的江山,早已经在他不甚高明的制衡之术的贯彻实施之下,早已经从里面开始腐败的差不多了, 而这个江湖帮派,兢兢业业地花了十多年在筹谋,计划,目的就是要将大梁的朝廷重新洗牌。

他没把江湖帮派放在眼里的行为,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

谢玉跟江湖上的天泉山庄关系匪浅,他是清楚的,可这么聪明的梁帝,却从来没把天泉山庄放在眼里,甚至对谢玉都没有丝毫的怀疑,任凭谢玉用中立派的这样假象给蒙混过去,以至于没发现天泉山庄替谢玉做下了不少罪孽。

梁帝这样的上位者,虽聪明,但确实是过于自负,过于轻视他人了。

江湖上的原因:

江左盟有意韬光养晦,隐藏人脉和实力

在梁帝的眼里,天泉山庄名声这么响亮,最终也只是只能跟谢玉成为好友,亲家,没法再在朝廷上有更多的发展和作为,那么再来一个江左盟也是一样的。

尤其是江左盟这个时候,一直表现的韬光养晦,尽管势力广,但却一直是表现的自顾门庭,势力范围和事情的干涉,始终只在“江左盟内”,也就是江左十四州内。江左盟的人,其实跟红袖招的人差不多,也是渗透到各种地方,各种势力内,但由于江左盟核心力量都是赤焰旧部的原因,许多人改名换姓身处江左盟外,朝廷根本没法预估这个帮派,到底是怎么样的,更不知道朝廷内外早已经遍布江左盟人员,这是江左盟刻意营造给朝廷人看的假象。

而且,从人脉上,梅长苏的人脉力量,也是完全没有向外透露的,朝廷人知道的,仅仅是一个帮派,而不是帮派之外的更多势力,会低估这样一个帮派,并不奇怪。

关于朝廷跟江湖帮派的联系和纠葛,剧中虽说处理的比较简单,但很多时候,其实还有有不少伏笔和隐晦表达的,梅长苏能够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将一个江湖帮派控制在手里,并做大做强,同时还不忘隐藏实力,保护旧部,筹谋未来,都得益于他天才般的脑袋和琅琊阁这些一个顶俩的人脉呀。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