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一哥单田芳的婚姻:为了报恩,我娶了她

"

我充其量只是个平头百姓,草根艺人。我既无丰功伟绩,也没有叱咤风云。 ”——单田芳

单田芳先生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他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曾吸引过无数听众、观众。他与刘兰芳、田连元、袁阔成并称为“评书四大家”。

单田芳先生说了56年的评书,其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有100多部共1.5万余集,其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红色将帅传奇》等。“单田芳评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的语言魅力打通了地域、文化、年龄的界限。

单田芳的人生经历充满坎坷。从童年时就饱经风霜,体验过祖国被侵略之苦,经历过骨肉分离、家庭裂变之困。艰苦的人生磨难也为他坚韧刚强的评书表演风格提供了创作基础。

单田芳的妻子名叫王全桂,年长他8岁。谈起婚姻,单田芳曾说:“妻子长我8岁,当初结婚是为了报恩。”

1934年,单田芳出生在营口市一个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1940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父亲单永魁是弦师。由于处在战乱年代,日寇横行,单田芳小时候一到晚上,父亲就唉声叹气:“这世道怎么这么乱啊,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太平日子啊? ”

从小受家庭熏陶,单田芳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上学后,帮父母抄写段子、书词,十三四岁时已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但单田芳年轻时并没有想去说评书。他说:“虽然我出生于曲艺世家,亲戚都做这个,但我却喜欢学工科和医学。说评书的人在那个时代是闯荡江湖,走到哪儿说到哪儿,登不得大雅之堂。”

1948年,东北局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放后,在1951年,单田芳的父亲因为交友不慎被判入狱6年,母亲一狠心和父亲离了婚,丢下他和几个妹妹一去不复返。不久后,单田芳高中毕业,考上了东北工学院。

开学刚一个星期,单田芳生了场大病,再加上家庭遭遇变故,要扛起家庭重担,照顾几个妹妹,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学业,跟着师傅李庆海去了营口,走上从艺之路,后来进了鞍山曲艺团,开始说起了评书。

1954年,在单田芳20岁那年,他跟大自己8岁的王全桂结了婚。尽管单田芳的父亲在刚出狱时,曾坚决反对过单田芳和王全桂的婚事,但是,让单田芳感动的是,往后的几十年中,妻子却总是在他最需要她的时候出现,与他患难与共。

当时结婚时,俩人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慢慢相知、相爱。单田芳曾说:“是王全桂在我一家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帮我渡过了难关,和她结婚也是为了报恩。”当时,王全桂曾在单田芳一家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帮了他们。

结婚后,两人育有一子一女,王全桂勤俭持家,对单田芳照顾有加,像照顾弟弟一样。在他最倒霉、最窘迫那段时间,始终不离不弃守护在身边。

1956年正月初一,在鞍山,单田芳第一次登上舞台,挣了四块两毛钱。1958年,曲艺团走上正轨,单田芳变成了正式演员,当时的工资是84元,妻子王全桂是98元。

1962年,主管部门规定,凡属传统曲艺必须停止,演员必须说新唱新。很快,单田芳说了《草原风火》、《战斗的青春》、《林海雪原》等30部小说,名气再一次大涨。

1966年后,单田芳被下放到农村,与妻子和儿女分离,饱受劳累之苦。在他下放的那些年,妻子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给他最大的帮助和安慰。

1978年,单田芳终于被恢复名誉,重返评书舞台。

1992年,正当单田芳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妻子却因为多年操劳患上重病。

有一次,单田芳录完评书回家,发现妻子面部发青,晕倒在地,和儿女们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可是,最终却没能抢救过来。一天清晨,儿子从医院打来电话说:“我妈走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单田芳心中的五脏六腑好像都被挖了出来,真的是痛彻心扉。

妻子离世后,单田芳伤心欲绝,一度不愿出门。他说:“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一片茫然,想到和妻子风风雨雨近四十年,她就这么走了,今后的生活该怎么继续?”想着想着,他放声痛哭起来,眼泪中包含着留恋、苦涩和忧伤,还有很多遗憾。晚年终于幸福安稳了,妻子却不能跟他一起享福。妻子因病离开了人世,成了单田芳此生最大的遗憾。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