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菊豆》,你真的看懂了吗?它被误读了近三十年!

"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和其他五代导演一样。因为年少时曾经历过那段动荡的岁月,所以早期作品的主题风格很明显,那就是对历史的反思和人性的关怀。

这其中,人性的关怀主要是以女性为重要挖掘对象。表现其在体制下,被压制和禁锢的悲惨命运。张艺谋的第一部作品《红高粱》,到后面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早期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张艺谋受争议最大的作品《菊豆》。

这部电影于1990年在日本上映,当年在国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是国内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金棕榈奖提名的电影。

但因为《菊豆》内容比较敏感(侄婶偷情),再加上电影的表现形式又过于大胆和直白,以致被禁长达25年。后面即使被解禁了,但也因为电影内容,和主要人物过于“丑陋”的设定,让张艺谋一直被国内观众诟病。也让这部本该成为经典的作品,在很长时间里,得不到应有的口碑与评价。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被严重误解的电影。如果摈弃它的猎奇成分,从电影本身出发。不难发现,不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深刻的人性主题讨论,又或是极具张艺谋风格的构图与色彩美学,都是十分经典的。

尤其是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构图和色彩美学,完全把人物与人物的冲突,人物与环境间的矛盾,都非常具象化的表达出来了。这样不仅促进了剧情的发展,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今天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塑造,是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

这部电影,主要人物有四个。分别是杨家染坊的坊主杨金山,他收养的侄子杨天青,和买来的媳妇菊豆,以及杨金山名义上的儿子杨天白(实际是杨天青和菊豆的私生子)。现在我们对他们进行逐一分析。

1、杨金山

在影片里,杨金山作为染坊坊主,是杨天青与菊豆前半生悲剧的制造者。暴虐,自私,顽固。

在他眼里,杨天青就是他使唤了三十来年的免费长工。而菊豆,就是为了给他传宗接代的工具。这两人的地位,甚至都不如染坊里的牲口重要。

电影中,杨天青外出很久才回来,杨金山非但没有一句关心的话,反倒恶语相向,问天青怎么没有死在外面。开口说的关心话,也是问马怎么瘦了。

因为有生理缺陷,无法生育,以致心理出现严重扭曲。杨金山把生不出儿子的罪责,全部都归咎于妻子。在接连打死两任妻子后,不仅不知悔改,而且性情变得更加古怪和暴虐。对待菊豆,丝毫没有怜惜之心。

白天,菊豆是他染坊里的免费帮工。晚上,就是他任意鞭挞的牲口。他的“暴政”,是菊豆选择和杨天青偷情的重要原因。

从表面上看,杨金山是封建礼教的代表,是压迫菊豆与天青的罪魁祸首。但他自己何尝又不是被压迫的那一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没有儿子,他一边要面临着杨家就要绝后的压力,一边又要忍受族人对其没有儿子的嘲笑和非议。生儿子,就在无形中成为了压制他的一座大山,也是他内心最难跨过去的执念。

所以,即便知道天白并非自己亲生骨肉,但当他听到其喊“爹”时,会放下杀念,感动得老泪纵横。他所表现出来的“欣慰”,是一种沉重的苦乐。

最后杨金山的结局,也是很有戏剧性。活着的时候,生儿子是他的唯一目标。结果也因为“儿子”,命丧于染池。

2、杨天青

他是旧社会里典型的底层小人物。有着小人物的善良,朴实。也有着小人物的“猥琐”,软弱和无能。

他的善良,主要体现在三件事情上。

第一件是对菊豆。在从一开始,他对这个年轻漂亮的婶婶,是同情多于欲望的。所以,才会在半夜听到菊豆受虐的惨叫声,会冲动之下,拿起杀猪刀。

后面两件是对其叔叔杨金山。

在电影中,杨天青对杨金山曾动过两次杀念。一次是杨金山不慎跌伤昏迷,天青背着他路过悬崖,动过把叔叔丢下去的念头。或许是感念杨金山的养育之恩,又或者是其为人的基本良知,天青最后没有那么做。

第二次是杨金山得知天白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趁菊豆和天青二人厮混时,企图摔死天白。那时候天青是差点把他掐死,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相对于他的善良,电影更侧重于展现他的软弱与无能。

可以说,杨天青与菊豆母子二人的人伦悲剧,很大部分都是因为他的无能。他才是导致“一家三口”走向毁灭的真正凶手。

他的无能,体现在很多方面。

面对着菊豆的引诱,他内心蠢蠢欲动。可是内心的无能,又让他反复退缩,甚至在晚上为了防止菊豆进入他的房间,而将门反锁。

在天白出生后不久,他同菊豆厮混,楼下传来开门的声音,他前一秒还在说“谁收拾谁还不一定”,后一秒就吓得完全失语。反观菊豆,则一脸镇静,说道反正早晚要说开。

从电影的开场,我们不难发现,天青并非是杨家染坊的卖身工人。而是具有人身自由的帮工。但面对着叔叔杨金山长达三十年的压榨与剥削,他都没有离开。

这既反应了他能力的不足(无法在外生存),也体现了杨天青对于命运,是逆来顺受的。但往往这种人顺来的,却还是逆运。

电影中,菊豆曾两次请求天青带着她跟天白离开这里,敞亮的生活,但天青都拒绝了。即使看到菊豆溃烂的身体,看到亲生儿子天白喊他“哥”,看到天白对他挥拳,天青仍不为所动。

如果说第一次拒绝,是出于对外面“兵荒马乱”的恐惧。那么第二次,则完全是为了利,为了让天白继承杨家染坊。

杨天青这个人物,既可悲,也可恨。

3、菊豆

菊豆是整部电影里,唯一的女性角色。

也是反抗意识最为强烈的那一个。

巩俐饰演的菊豆,不仅有旧社会女性的含蓄美。同时,也有新时期女性的独立与刚强。

起初她面对杨天青的偷窥,下意识把洞口堵住就知道,菊豆内心是羞耻和难堪的。

但当她从扶梯上的刀痕,发现天青这个侄子对自己叔叔暴虐行为充满了愤怒,又对其悲惨遭遇充满了同情时,杨天青就成为了菊豆反抗命运唯一能抓住的稻草。那个偷窥的洞口,就成为了她引诱天青的工具。

她是因为喜欢天青才“情不自禁”吗?很显然,并不是。菊豆会选择天青,完全是因为他是杨家染坊里除杨金山外,唯一像个“人”的男性。

菊豆的反抗体现在很多方面。与天青偷情,只是她的第一步。她在这段不伦之恋里,释放了备受压抑的原始欲望,也体会到了报复杨金山的快感。

当杨金山发现菊豆和天青的偷情时,菊豆也是毫不在意。甚至还索性告诉他,天白的亲生父亲实际是天青。

上面我们就提到,在电影里,菊豆曾有两次请求天青带她和天白离开,但遭到了天青的拒绝。当时菊豆也给了天青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公开他们的关系,痛痛快快地做夫妻。也遭到了拒绝。

面对命运,菊豆从来没有屈服。面对一直压制她的封建礼教,菊豆也从来没有惧怕。整部电影,只有她才是个彻头彻尾的“逆反”派。甚至影片的最后,她以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反击了命运。

也正因为她的不断反抗,才给影片的悲剧结尾,有了宿命式的无奈,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

4、杨天白

天白是菊豆与天青偷情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们后半生悲剧的制造者。影片后半部分,几乎所有的罪恶都是来源于天白。

这部电影三个男性角色都存在明显缺陷;杨金山是生理缺陷,杨天青是性格缺陷(无能),而天白则是人格的畸形。

整部电影,天白只有三个字台词;那就是在杨金山准备杀他时,喊的那句“爹”;又在他的示意下,喊的那句天青“哥”,菊豆“娘”。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台词。他的极端沉默,让天白成为电影最阴郁,也让人最害怕的一个角色。

在杨金山死后,他成为杨家染坊的又一个封建礼教代表,变本加厉地压制着菊豆与天青的欲望。甚至最后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生父,可以说是完全泯灭了人性。

看上去,天白是电影里背负罪恶最多的。但实际,他却是杨家染坊里最无辜的人,完全是封建礼教压制人性的牺牲品。

天白的出生,注定了是一场惨剧,他无法选择。他有两个父亲,名义上的父亲杨金山只教给了他仇恨。而生父杨天青,软弱无能的性格,使得他非但没有履行父亲的职责,反倒给天白带来了无尽的屈辱。

纵观他的成长过程,充斥着仇恨与矛盾。儿时对天青(哥哥)与菊豆(娘亲)亲近关系的不解,后来又被杨金山灌输仇恨。他的童年是悲剧的,毫无家庭的温暖。长大后,又不断忍受着族人对其母亲和身世的非议。

畸形的原生家庭,压抑的封建礼教环境,是天白极端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他的沉默,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控诉,控诉这些大人,为什么不“救救孩子”

充满了历史反思的主题,引发了观众讨论。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时候是北洋政府统治。军阀混战,政治黑暗。

和黑暗的政治相对应的,却是思想领域发起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解放运动,也就是新文化运动。他们对封建礼教发起了猛烈的抨击,极大的减少了体制对人性的抹杀与禁锢。

但这仅限于城市;在偏远的山区,占据统治地位的,还是封建礼教。这些山区的民众,虽然都剪掉了身体上的辫子,但在精神上,仍旧保留了晚清的“辫子”。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讲由男女偷情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实际却是反应了在旧社会下,封建礼教对人性与欲望的压制和抹杀。

不管是备受礼教迫害的菊豆和天青,还是其代表者杨金山和杨天白,从本质上看,他们都是受害者。

除了反应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制外,实际影片也展现了旧社会下,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这个依赖性,体现在农民离开了土地,就没有办法生存。年老了,又讲究叶落归根。

而到了电影里,土地就变成了“杨家染坊”。与其说他们四个人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压制,倒不如说他们走不出这染坊。

离开了染坊,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留在染坊,就要被其禁锢和压制。这也是为什么,杨天青有机会逃出染坊,但却从没离开过。因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让他失去了离开土地的勇气。

所有被圈在染坊里的人,不管是逆来顺受,还是奋起反抗,最后结局都会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最后菊豆在失无可失时,会选择一把火烧了染坊。

这是一种宿命,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命运,这才是让菊豆彻底绝望的原因。

构图与色彩的非凡运用,是我推崇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

电影一开场,就是黑底红字,出现片名“菊豆”。很显然,和《红高粱》一样,这部电影的主色调是红色,关系人物命运。

再伴随着一声低沉的锣响,故事才真正拉开序幕。实际这里就已经预示了电影的悲剧和沉重。短短的一个开场,张艺谋就把影片的重要信息都传递出来了,其导演功底可见一斑。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是怎么通过构图与色彩运用来体现环境对人物的压制呢?

1、房顶

房顶色调多以黑、白、灰为主,它整齐划一,庄重又肃穆,是封建礼教的象征。

在天青第一次出场时,就出现了房顶,是杨天青主动走向了它们。在杨金山死后,电影后半部分,它又多次出现。

再联系电影情节,正是以杨天白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对菊豆和天青,步步紧逼的时候,所以屋顶才频繁出现在镜头里。

在电影后半部分,在天白殴打天青后,夜晚菊豆一个人坐在屋里。这时候镜头往外移,转到了夜幕下的屋顶,不论人物情绪如何变化,它们一直屹立不倒。

四周一片漆黑,唯有菊豆的窗前透着亮光,这无形中,就反应了环境对人性和欲望的压制。

2、仰拍镜头和俯拍镜头

电影中曾多次用到了这两个镜头,这里我们只讲两处最经典的。

第一处就是电影的高潮部分,挡棺。在充满仪式感的镜头语言里,鲜红的棺材一次次碾压菊豆和天青,而他们也是一次次屈服。本以为封建礼教的压迫会随着杨金山的死亡而消失,但并没有。

这时候镜头呈仰拍形式,和他们二人的视线重叠。压在菊豆和天青身上的,是死去的杨金山和坐在上面的杨天白。这就预示了前半生,他们被杨金山压制。后半生,则要被杨天白压制。

这是三代人的悲剧。

另外一处就是电影后面多次出现的一个俯拍镜头,四四方方的“回”字形屋顶,中间晾晒了色彩斑斓的染布。

这三种颜色的布,象征了杨家染坊的三个人,反应了他们被染坊禁锢的命运。虽然他们之间,存在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各自又充满了七情六欲与人生百味(就像这染布颜色),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被圈在杨家染坊的囚徒。

3、电影背景配色与人物服装颜色

电影的背景配色,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内的配色偏冷色系,呈蓝灰色。蓝色,象征悲伤和忧郁。

室外的配色则多以黑灰为主,也是冷色调。所以,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都给人营造出一种十分压抑、阴冷的外在环境。

现在我们再来说人物服饰颜色,这里要着重讲一下菊豆和天白。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菊豆衣服的色彩很丰富。有明黄、浅粉红、深蓝、大红。就连头绳和绣花鞋,也是多以红色为主。这既反应了初期菊豆还没有被抹杀的个性,也是她内心欲望的一个外化。

但到了电影后半部分,菊豆的衣服就不再鲜艳,多以黑、灰、土黄为主。从里到外,都是这几种颜色,这就体现了环境(天白)对菊豆人性和欲望的抹杀。

唯一有点色彩的,就是天青给他买回来的红围巾。和红围巾相对应的是天青的红围裙,这仅存的一点红,就象征着他们二人仅存的欲望。

而天白,除了婴儿时期被菊豆打扮的玉雪可爱,穿的衣服鲜艳异常外。孩童和少年时的衣服,基本都是黑灰色。这暗示了在畸形环境的影响下,天白由一个正常的婴儿,逐渐成长为拥有极端人格的“恶魔”。

说完了环境对人的压制,我们再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这里,张艺谋主要是通过染布颜色实现。

菊豆和天青初遇,染布的颜色是白色,象征他们清清白白的关系。

当天青因为偷窥菊豆,而不小心操作失误,被杨金山臭骂。这时候,菊豆走过的染布颜色是蓝色。这时候,他们之间的情感更多的是对彼此的同情。

之后天青去地窖拿染料,鲜红色的染料缓缓在染池化开,既暗示了欲望的膨胀,也体现了危险的逼近。讽刺的是后来叔侄二人都因为天白,丧命于这个红色染池。

菊豆和天青第一次苟合,这时候染布颜色主要以红、绿为主。两种鲜艳颜色的混杂,代表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二人关系的微妙,同情、欲望、占有都兼有之。另外,红色和绿色是互补颜色,多表现男女之情,预示了后面两人关系的纠葛。

这种混杂的染布颜色,出现在很多地方。杨金山纵火,染布为黄、土黄、大红,这里着重凸显了杨金山的仇恨,他和菊豆天青不可调和的矛盾。

天白殴打生父,也是这三种颜色,不过是红色为主,体现了他对天青的怒火和仇恨,以及父子之间无法缓解的矛盾和冲突。

(最本质的还是出于对父不父,子不子畸形家庭关系的痛恨)

总体来说,这五彩的染布,基本都是映射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不同时期的人性和欲望。

电影在一片火光,和一首反复出现的歌谣中结束,充满了对命运的嘲笑与讽刺。


这部电影,虽然和张艺谋同时期的作品相比,它的格局是小的,而且口碑也是两极分化。但对于导演本人来讲,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

在《菊豆》中,导演放弃了以往主角人物和时代命运紧密相连的设定;而将镜头专注于挖掘人物内心的细腻,再通过独特的色彩美学外化。

(这种转变,在导演其他作品里都有体现)

这就让它有了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艺术高度,尤其是故事的结局,以一种近乎毁灭的悲剧收尾,使得影片有了除色彩外,又一种美学,即黑暗美学。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