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举办专家研讨会 为古装剧升级提供全新样本

据悉,《鹤唳华亭》近期在优酷热播,凭借着精良考究的服化道、跌宕起伏的剧情,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和热议,问鼎优酷剧集热榜。该剧改编自雪满梁园同名小说,由杨文军执导,罗晋、李一桐、黄志忠等人主演。故事围绕男主角萧定权的命运起伏及其和父亲的父子深情,以及与陆文昔的爱情之旅展开,并渗透出对于君子之道与历史发展的思考。

打造匠心之作,彰显美学魅力与文化自信

谈到创作《鹤唳华亭》的背景和初衷,导演杨文军说,“通过讲述男主人公萧定权从小怯到大勇的成长心路,将文化做到实处,全剧想传达给观众的是人在艰难环境中逆风执炬的风骨。”在剧作的打磨中,制作团队力求能在礼制、美学、文化艺术,包括建筑、服饰等方面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

《鹤唳华亭》导演 杨文军

《鹤唳华亭》制片人邸省介绍,从拿到小说到改编、拍摄、后期直至播出,经历了三年的耐心打磨。“她表示,三年来,主创人员仔细考据、精益求精,为的是通过这个故事将古代士大夫的君子风骨,以及点茶、雅乐等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年轻观众。

《鹤唳华亭》制片人 邸省

阿里文娱优酷总编辑张丽娜同样认为,《鹤唳华亭》成功激发了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这是优酷作为播出平台希望看到的文化传播效果,也是其矢志不渝的坚持和一如既往的追求。她指出,“我们从《鹤唳华亭》中获益颇多,为未来内容的选择和创作汲取了营养。”

阿里文娱优酷总编辑 张丽娜

剧作的匠心,是一部精品剧集的续航动力。《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认为,《鹤唳华亭》在规模、制作、质感上都属上乘。“从美学风格上看,精美的服化道让人爱上古代,带给观众对历史的重新认识。而剧中台词、礼仪之美等也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播。”他说道。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袁新文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传欣肯定了这一点,“《鹤唳华亭》的核心关键词是‘美’,涵盖硬件和软件层面的雅乐之美、规制之美、人格之美等。该剧兼具正剧的质感和美剧的观感,其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剧作结构的视听呈现、叙事张力的节奏反转,有一种百转千回的感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凯也认为,“整部剧的服化道到位,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得当,包括诗词、音乐、点茶、宋徽宗的瘦金体等都值得鼓励和借鉴,更传递了真善美的价值观,令人动容”。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传欣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会副秘书长 易凯

聚焦人物的成长心路,引领正向价值

古装电视剧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实现社会价值,始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评论家李准看来,《鹤唳华亭》通过呈现萧定权在艰难中成长和奋斗的经历,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性和道义的压迫。“热爱自由、生命和美好的萧定权渴望为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积极作为,因此宁可自己挨打受苦也不愿百姓受苦、国家分裂;外表羞怯柔弱的陆文昔也内心越来越强大,这样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有利于青年人励志成长。”李准如是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评论家 李准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高度赞扬了《鹤唳华亭》所传递出的价值立意。她认为,这部剧对主流价值观的弘扬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一切文艺,不可为阴谋所用,一旦沾染,精神全无,骨气全无,人亦如此”等剧中对白字字珠玑、句句金玉,释放出了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李春利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也认同了《鹤唳华亭》的思想厚度,他指出,“以卢世瑜为代表的人物具备正直责任、厚德载物、兼济天下的情怀格局和人文尺度,传递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正向价值观。《鹤唳华亭》将国家大业、时代事件和生活细节、儿女情长相结合,在情与理、正与邪、善与恶的艺术辩证中,达到了高度融合的状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胡智锋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所副所长朱新梅表示,自己在观剧后的思考颇多。在她眼中,萧定权重情重义,对亲情和家庭的希望寄托等,都彰显出一种“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理念。这与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青年评论家李壮的观点不谋而合,他指出,《鹤唳华亭》是一部有观念、有看法、有立场的剧集,“小怯而大勇”的萧定权、体现着深切家国情怀的卢世瑜,都最终指向中国精神,指向高贵真诚的君子之风”。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所副所长 朱新梅

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青年评论家 李壮

升级古装剧表达,“历史感”有迹可循

当下,古装剧创作进入了瓶颈阶段,如何实现创作成为难度。研讨会现场,专家纷纷指出《鹤唳华亭》突破了以往窠臼,以全新姿态引领古装剧进入了融合历史感、艺术性、思想力于一体的创作新阶段。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论家仲呈祥说:“准确地说,《鹤唳华亭》是具有历史感的古装剧,既有历史学家的‘历史’,也承载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中的‘历史’。”他认为,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历史氛围的还原营造、于理于情的自觉追求等让《鹤唳华亭》有益于培养观众获取历史智慧、铸造精神人格、提升审美修养。“这部剧在有历史感的古装剧的创作上别开新生面”。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论家 仲呈祥

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艾克拜尔·米吉提也肯定了《鹤唳华亭》对于“历史”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把握得当,“在观众对传统古装剧集‘套路’已经审美疲劳时,《鹤唳华亭》则跳脱出了历史剧创作的尴尬处境”。

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艾克拜尔·米吉提

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进一步阐释了《鹤唳华亭》对于当下网络剧、历史剧等多个短板的补齐,他说:“这部剧有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道德价值,同时,剧情的冲突与反转,生成古装剧节奏的创新表达,并将网络剧领域的‘内容为王’落在了实处。”

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范咏戈

广播电视学博士、“影视前哨”主编何天平认为,《鹤唳华亭》在创作上是参照历史轨迹、遵循历史逻辑的,又有艺术上的能动性,“这种流行剧的正剧感和正剧品相才有生长的空间,这样的创作方向是以传统文化来入题的创作理应具有的路径保障。”他说道。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也肯定了这部剧的历史质感,“《鹤唳华亭》的镜头语言借鉴了电影乃至广告片的拍摄手法,有诗意。全片运用现代探案类型中最时髦的手段,一次又一次的剧情反转令观众目不暇接。”中国电视艺术家理论研究室主任赵彤认为,在历史剧的基础上加上正能量和青春元素是《鹤唳华亭》的特殊之处,“这部剧的叙事手法足够有新意,加之精细的舞美、服化道与情节设计,展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 高小立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室主任 赵彤

当下,《鹤唳华亭》仍在热播,随着精彩内容的逐渐释出,势必引发更多的有益探讨,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线索和新的思路。那么,藏在《鹤唳华亭》中的惊喜究竟还有多少?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发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