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梦”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辆汽车都不能造。如今,全世界约30%的汽车在中国制造,汽车工业早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图为成就展上展出的第一批国产汽车“解放”牌CA10型载重汽车。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刘宝亮/摄


产业政策为大国“汽车梦”助力加油

透过成就展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及政策变迁


正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沿着时光隧道,您会看到当年生产的“解放”牌卡车、“红旗”牌轿车,您也会看到当今大行其道的新能源汽车,甚至充满科技感的无人驾驶汽车。但您或许不会想到,帮助我们实现“汽车梦”的,不仅有企业、个人的辛勤努力,也有政策为产业把脉领航提供指导方向。

1956年7月,“解放”牌CA10型载重汽车驶下生产线,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国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8月,中国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研制成功。事实上,受制于总体经济和工业化水平,中国的汽车工业在起步阶段,发展非常缓慢。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年产量136万辆,而当时的世界汽车强国年产量普遍都在300万辆以上,美日作为最发达的经济体更是在1000万辆以上,“弱小”与“简陋”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代名词。

在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洽谈合作后,我国汽车工业从1978年到1982年间迎来了“破冰”,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天津夏利、一汽-大众等合资公司纷纷成立。

然而,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说起汽车总离不开一个“梦”字。那时候,全国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0.5辆,在全球有统计的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最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吉普、法国标致等外企还没有在中国投资大干的打算,生产规模都限定在一两万辆。在今天看起来更夸张的是,当时一个中国城镇居民,不吃不喝,要用29年才能买到一辆普桑或者富康、40年才能买到一辆桑塔纳2000。

1994年,针对我国汽车工业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产品落后的状况,国家计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经国务院同意后于7月3日颁布。该文件提出,通过实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力争到2010年使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该文件还首次提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就此踏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从1994年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跨国汽车公司纷纷来到中国建厂,轿车的规模生产被提上日程。这一期间,轿车逐渐从商务用车向私人用车转移。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的意见》。随后,一汽引进德国大众捷达,二汽引进法国雪特龙(记者注:雪铁龙),上海引进美国通用,广州引进日本本田。至此,家用轿车开始了批量生产,大量投放市场。入世后的2002年,中国轿车产量从上年的70万辆增加到110万辆,增长了53%。

随着我国步入汽车社会,车与道路、环境、能源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逐步开放汽车市场,逐年下调汽车进口关税,增加进口配额,并在2005年取消配额,汽车工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于是,2004年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新的汽车产业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强调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提出2010年汽车生产企业要形成若干驰名的汽车品牌。

这一改革政策,除了“逼迫”国内各大汽车集团拿出巨额真金白银建设乘用车研发体系,也为民营资本拆除了迈入汽车行业大门的最后一堵墙。随后,奇瑞、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等一大批自主品牌马达轰鸣、纷纷而起。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井喷”,全年汽车总产量达到1379.1万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最大的汽车市场。2017年,中国汽车总产量更是冲到2901.54万辆,逼近3000万辆,再创新的世界纪录。2015~2018年,中国连续4年位居世界新能源汽车产销榜首位,规模保有量占全球近50%。(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刘宝亮)

来源:中国发展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