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为什么没提前把整个计划告诉叶晓明他们

"


《遥远的救世主》看过很多遍,整个剧情的发展脉络在我脑中反复推演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丁元英为什么没有提前把整个计划告诉叶晓明他们呢?

如果丁元英把整个计划告诉他们,会不会改变最后的结局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做个假设,把丁元英所有可能告诉叶晓明他们的节点做个假设和推演。


第1个时间点假设:在项目刚开始启动阶段

对于叶晓明他们来说,这个时候他们刚找到一个高人,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还处在巨大的兴奋之中。

如果这个时候告诉他们后面的整体计划,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决然不会接受的。尤其是花费巨大的资金投入去做商标注册、去国外做音响测评和签约代理商,到最后全部都是为了挑起与乐圣的矛盾争端。对于叶晓明他们来说,他们是没有办法理解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丁元英跟他们还没有建立起信任关系,一旦全盘托出,就决然不会有后面的计划实施。对于丁元英来说,他对于叶晓明有足够的底层心理认知,叶晓明他们的认知能力是无法驾驭和理解整个计划,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隐瞒后面的计划,才能保证计划的开展。


第2个时间点假设:在北京音响展降价股东会上

在会上,叶晓明已经意识到这次降价一定会引发与乐圣公司的争端,也是害怕这个争端所以才强烈反对降价,甚至说到“我们是不是可以请你帮忙,也可以不请你帮忙?”。这个时候叶晓明内心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小说中写道“他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种强力旋涡里,身不由己,茫然无措,不知道这个旋涡会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

当叶晓明接到法院的起诉书后,一看600万的赔偿额,他脑子一下就蒙了,这哪里是起诉,这分明是要置格律诗公司于死地。他意识到:完了!

这个时候,叶晓明他们已经对丁元英的初心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这位所谓的高人都干了些什么?都是一些花拳绣腿的东西,纯粹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不一样而标新立异,虚荣,说到底就是个虚荣。


叶晓明他们的认知是以眼前的短期利益为判断依据,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说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再长远的事情都不会相信。其次,他们没有思考这件事情真实的客观事情,反而被600万的赔偿和乐圣的江湖地位所吓住,唯权威论。

之后欧阳雪和叶晓明去乐圣公司谈判,谈判破裂后,欧阳雪开始意识到:大哥当初为什么找她用一个空头名字,就是为了控股权、决策权和否决权。如果是人人都能看明白的事,那就不需要请高人了。大哥在决策之前预见不到这场诉讼吗?不可能。大哥从一年前就开始为音响展示会储备音箱,一定有他的考虑。现在死与不死只是叶、冯、刘三人和乐圣公司的判断,至少大哥还没判断。

其实从本质上说,欧阳雪比起叶晓明他们认识也高不了多少,但是她基于对芮小丹、对于股票事件等,深刻了解丁元英的高人之处,她选择了无条件信任。叶晓明他们在此刻却选择了及时止损。


第3个时间点假设:在叶晓明和欧阳雪深圳谈判失败后

这个时候,他们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退股,而是选择与丁元英去征求意见,这时丁元英把起诉的结局告诉他们,他们是否能够改变一下命运?

丁元英说,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这是最后一个节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点,他们三人此时的选择更能看出他们的本质区别,我们用“道”和“术”单开分析这三个人。


叶晓明,三人中最精明的一个,也是因为他的眼光看到了丁元英才引出了扶贫这件事。在术的层面,叶晓明可谓到了很高的层次;但是“道”的层面,就相对欠缺。他对自己有很清晰的认识,生意人,精明,善于搞关系,对于风险成本精于算计。

他是公司总经理,公司的账目一清二楚,从生意的角度去看,他已经看不到公司的前途在哪了,因此他首先提出了退股。由于他本身具有这样的生意经历,他形成了自我的“生意经”,从降价、到起诉,他在内心深处,已经否定了丁元英的“高人”认知。

生活中大量的生意人都属于叶晓明的类型,典型的“投机主义”者。因此有叶晓明的存在,即使丁元英此时说出了未来可能的结局变化,也不会改变叶晓明的决策,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冯世杰,三人中最厚道的一个,也是三人中最有实力的一个。按说冯世杰也算是小有成就,自己经营这一家汽车美容维修店,实现在我们现代大部分普通人所追求的“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小日子。

但是他的不甘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多是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他有道义的初心。在叶晓明提出退股的时候,冯世杰还想到了“这样做,是把欧阳雪给坑了”,最后在退款时用自己的钱保住了村里的生产基地。

这种人生活中少,非常少,但是这种人运气基本都不会差的,虽然有点“大智若愚”,但最后基本都会有一番比较大的成就,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时丁元英说出未来的可能结局,对于冯世杰来说,他也很难不退股。他的选择一定还是与叶晓明同进退,“忠心”可鉴。


刘冰,三人中最无底线的一个。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羡慕上层社会的光鲜生活,刘冰自己说到“我也想要脸,可我真舍不得撒手这辆车,舍不得这种生活的感觉。这感觉,真他妈太好了,抗不住啊!”。

刘冰只看到了这些生活的表面,却自己不愿付出自己的勤劳,也不曾有过对待别人的真诚。他给自己选择的岗位就能看出来,“办公室主任”。

他没有冯世杰的吃苦踏实忠厚,也没有叶晓明的精明能力,无道无术者,永远考虑的是自己的“小聪明”“好吃懒做”。丁元英最后已经把最后的结局告诉了他,只需要按照丁元英的路径去走,刘冰是三人中最后的赢家,但是他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企图不劳而获,最后自我承受不了命运的捉弄,而选择了放弃。


“救世主”在你身边,你却视而不见;“救世主”给你机会,你却选择怀疑;归根到底,你的救世主就在你的心里,你心里的救世主是谁,你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和人生。

把所有可能的假设分析完后,我理解了丁元英为什么没有选择把整个计划告诉他们,如同韩楚风说的“还是让这事保持它本来的面目比较好”。芮小丹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