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那些熟悉的情节都有来源,但不是每个典故都甩得漂亮

"

每一部电视剧中,我们都能在一些情节中找到莫名的熟悉感。

这些熟悉感可能来自于现实中流行词汇。比如前段时间热播大剧《庆余年》中,范闲常用那些词汇“智商盆地”、“大尾巴狼”。

它们犹如无形的绳索将观众的心紧紧拴住在剧情走向中。但是在历史剧中却不能依样画葫芦,采用同样的方式。

无论是历史正剧还是戏说剧题材,本身带有历史严肃性与厚重感。但引入流行词汇就好比指望二哈为你看家护院一样——整部剧情都会和你家一样被拆的干干净净。

所以借用典故往往是历史剧不二选择。

最近风靡荧屏的《大明风华》正是借用历史典故来点缀它的剧情线,但结果却是毁誉参半。

1.锦上添花,往往姹紫嫣红

相声中好的包袱靠逗哏给出,但是要击中观众的心坎必须靠捧哏出色的吐槽反击。历史剧中典故运用也是如此。

皇长孙继位后与二位叔叔之战在即。军中将士多数本是一家,如今身处阵营不同,却要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于情不忍。免不了相互之间私下通信。

加之汉王纵横沙场多年,军中威望手下将士皆强于侄儿朱瞻基。将士眼中胜利天平是倾向于汉王一方,自古就有“良禽择木而栖”,所私下里向汉王投诚信件数不胜数。

所以当朱瞻基发现自己军中将士与敌军有书信往来时候,观众都猜到接下来剧情:效仿官渡之战时曹操所为,烧毁通敌书信并对一切涉及人员既往不咎。

效仿曹操烧毁书信

曹操当时形势与此时剧情多有相似之处:同样军心不稳。但是也有不同之处: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并不大,且都无十成把握消灭对方。

但是双方主要人物个性不同:孟德掌权多年更为老谋深算,征战沙场已有数年;反观朱瞻基刚刚继位只是一只刚刚成年的小狐狸,身为三军主帅经验更是屈指可数。

那编剧如果照搬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包袱就抖得过于生硬。就好比过年回家相亲和女生吃饭,一番“舔狗”下来,只得到对方“嗯、好的、是、啊”这样回复。

所以神转折就出现了:将士刚刚离开营帐,朱瞻基立马用箭将烧毁一半的书信从炉火中挑出。恰好被返回樊忠所见,场面一度尴尬。

火中取信

朱瞻基顺势要求樊忠信中所涉及人员,谨防冲营事件再次发生。这样行为其实才更符合皇长孙人设:年轻浮躁,善于心计。

造反失败后汉王被罚圈进府中,于谦被派往监督读书养性。

但是自古老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思维定式靠书本却是难以解决。就好比女人爱逛街化妆,男人爱游戏私藏小金库。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

汉王这辈子进入造反的圈子出不来,则孔孟在其眼里就是虚伪的很。那么这一段对话也是借鉴金庸老爷子《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带黄蓉找南帝救命情节:

汉王说孔孟

乞丐何成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又何必纷争说魏齐。

学以致用,就是要实事求是,生搬硬套就落于下乘。

2.虽有瑕疵,但更贴切主题

铁憨憨老二与怂奸奸老三合谋造反失败,两人跪在殿外等候。老爷子大发雷霆,挥剑走向二位王爷。

但虎毒不食子——再如何不孝他们也是自家儿子,且自己与侄儿建文皇帝的丑事已被天下人诟病许久。所以老爷子手中出鞘的刀刃却迟迟不能高高举起。

儿子不打不教不成器。如不惩戒,怎能以儆效尤!怎能教育太子爷!所以老爷子准备开天牢,但太子爷却立马握住这满刺的荆条。

太子爷手握荆棘

这一幕却是熟悉不过,当年老爷子父亲朱重八也是用了同样办法教育大哥朱标。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不仅是情节而且还有相似的人物。

看到这一幕观众都会吐槽:都是一家人同样的套路,难道朱棣不知自己大哥朱标和父亲朱元璋之间这段往事吗?朱高炽亦不知?

朱棣年小朱标五岁,洪武二十五年四月(1392),朱标病故。时年,朱高炽正是舞勺之年。所以对于这段往事父子应该有所耳闻。那如此看来此处编剧考虑欠妥?

不,其实这里恰恰影射朱家两代人相似的历史。看完这剧情你会想起或者被人提醒翻开那段历史。你就会有惊人的发现:

朱棣像极那时朱元璋,同样疑心多虑,残忍狡猾。毕竟都是创业第一代,深知取得如今一切不易。也舍不得手中尚未焐热的权力,怕这天下丢在自己儿子手中,验证民间那句俗话“富不过三代”。

朱高炽如同那会朱标。身为长子也是太子,需要监国,又要维护兄弟间和睦。而且在与父亲政见不合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处理。

所以这段典故借鉴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老大朱高炽仁义,更是影射老爷子朱棣心病所在:朱家不能再出手足相残之事;自己必须成就伟业,否则百年之后愧对自己父亲大哥。

即使此处典故借用处理痕迹重了些,但是两相比较,功大于过。

3.火上浇油,反而引火烧身

倘若借用典故一不小心不能契合剧情进度,那么整段故事就会如同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老爷子朱棣率兵北伐鞑靼,正遇瓦剌代表也先前来觐见,假意附和明朝。为了展现大明君威出现历史上曹操见匈奴使臣一幕:

老爷子装老兵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为了剧情铺垫借此典故引入也先,后期英宗代宗之间纠缠——土木堡之变,也源于此人。

永乐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422-1424)三次北伐,但战果惨淡——除老弱平民外并未有其余收获。尤其最后一次北征更是一无所获:

“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以久”

剧中将三次北征合并为一次,此时瓦剌首领为脱欢(也先父亲),马哈木早已经过逝(剧中并未)。试想一下如果你外出打猎,数时辰皆无所获已然急红了眼。这时一只兔子蹦蹦跳跳找来,且说和你一起去打野猪。

你是准备去继续找寻那虚无缥缈的野猪?还是把这只兔子打了牙祭?

要是不杀兔子,这次出来耗财耗力耗人一无所获,难道真当蒙古草原为自己后花园出来散心了吗!

而且曹操自认为面目丑恶,所以换人。而朱棣则是自以为年迈所以换人,难不成各国使者都是眼瞎耳聋之辈?不知大皇帝面目尚可还不知大皇帝年岁吗?

后皇太孙朱瞻基——明宣宗继位后,北征蒙古(1433)大败瓦剌。瓦剌首领脱欢死去,也先逃离。并发誓用剩下十三骑,十三把马刀,从西北再度起家,席卷天下。

也先发誓再度起家

这段也是编剧改编,并引用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家典故。不过数字改变一番,从十八套盔甲改为十三,敌人却依旧是大明。

但是那会与现在宣德时期明朝实力国力都不相同,也先必须凭借这些兵马要在十余年间统一西北,征服兀良哈可谓是传奇副本。想当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也用时二十多年。

编剧为了凸显也先枭雄本色,两次借用典故。但是过于夸大其实力,反而显得失真。倘若真有如此实力,大明王朝在土木堡之变后早就灭亡。

结语

善用典故如借舟渡海借路翻山,山海皆如平川。而囫囵吞枣如平地云梯,即有路却不知往何处。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