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时代人物」邵逸夫:香港电影、电视王国的缔造者

"

《NEWS人物》

邵逸夫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都并不陌生,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在中国内地许多城市都有邵逸夫医院、邵逸夫中学……

邵逸夫的影视王国往年来培育出华人演艺界的无数颗巨星,以及多位幕后精英,更是香港乃至全球最高龄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

很多人认为邵逸夫是商业奇才,他在各种身份的转变上游刃有余,他的思维、策略、胆识在当时的电影市场没人比得上。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

@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


01
中国有声电影鼻祖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


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

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起于1924年,这一年大哥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邵逸夫早年就读于家乡宁波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邵家众多的兄弟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邵逸夫在“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主导成立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并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的局势不稳,“天一影业”决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天一港厂”。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有声时代”。

据说放映的时候,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有一次在泰国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

到1937年抗战前夕,天一影业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他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开辟疆土的王者”


@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


02
邵氏电影雄霸香港

战争结束后,邵逸夫考察了澳大利亚和美国


迫切地感到邵氏的电影事业不应该只是恢复旧业,而是要重新创立一个全新事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事业的理想。他最后选中了香港。

1957年,邵逸夫只身从新加坡赴港创业,一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以32万元买下当时还是一片贫瘠的清水湾地皮,修建了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

此后,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远远超过香港其它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但这并没有让邵逸夫把自己当做一个“开辟疆土的王者”,他只是把自己清晰地定位为一个不做亏本买卖的“生意人”,那不是怕亏钱,而是有关智力。

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的电影院实行分级制,本土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邵逸夫不信这个邪,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

作为一名优秀的制片人,他懂得组建什么样的队伍来实现意图。于是邵逸夫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这则广告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乐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

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邵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电影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特别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国际影坛消息”等栏目,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市场,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据说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李翰祥、邹文怀、张彻等人无不出自“邵氏”门下,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

@邵逸夫精力过人,工作时间惊人


@邵逸夫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



03
他被称为“工作狂人”

他的一生是热闹的,如每年被TVB一众女星环绕做寿


他的一生也是平静安逸的,如独自坐在房间中不眠不休看电影。

生活中,他还是一个嗜工作如生命的“怪人”,他曾在接受媒体参访时表示:“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与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几乎所有与邵逸夫接触过的采访对象口中都有一句大同小异的话:邵逸夫精力过人,工作时间惊人。他每天都跟员工同时上班,其他人5点下班,他一般会工作到10点。如果是在试片室看片,他会回家吃完晚饭,回来继续看。不管工作到多晚,第二天他依然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邵逸夫的传记记载,他的儿子曾经遭遇绑架。1964年,邵逸夫长子邵维铭在下班途中被劫,绑匪告诉邵家,需要赎金300万元。

当时邵逸夫正在看样片,有人从新加坡打长途电话来报告,他只是问了一句:“有没有受伤?能不能用钱解决?”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邵逸夫就挂了电话,继续看他的样片。所幸,绑匪在收钱后放回了邵维铭。

蔡澜回忆邵老板年轻时精力旺盛,每天只睡5小时,下午小睡一个钟头,其余时间全都用来看电影。“最高纪录,一天看过九部。”一年要看700多部电影。邵逸夫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

邵逸夫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很晚很晚才下班”。

然而,他在样片室中看样片时,不喜欢有人坐在他的前面,也不喜欢有人来打搅。

同时,他还花钱去影院看,在现场观看人们的真实反应,而且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都喜欢看,并且还要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

@邵逸夫与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TVB


@TVB在音乐、综艺、儿童、慈善等各方面制作的节目都具有开创性


04
香港电视王国的缔造者

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TVB


1971年在TVB开设了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其后这个训练班不只为电视台还为整个香港演艺圈都输送了大量的中坚人才。

制造了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

上世纪80年代,TVB在香港电视圈是绝对的一枝独秀,不仅为香港影视圈输送了大量人才,还捧出了大批红星。

TV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巨制,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后,捧出陈玉莲、曾华倩、刘嘉玲、蓝洁瑛、周海媚等各具特色的花旦。

上世纪90年代初TVB创办了“劲歌金曲”这一经典栏目,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这“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由邵逸夫一手操办。

TVB主办的一年一度选美盛事“香港小姐”,同样也制造出不少当红女星,最为经典的,当属1983年港姐亚军张曼玉。

TVB电视剧的家族情仇、豪门恩怨,香港小姐的银幕风光、幕后传闻,总是能激起全城热话。

邵逸夫重视取悦观众,TVB在音乐、综艺、儿童、慈善等各方面制作的节目都具有开创性,其中《欢乐今宵》是第一个华语综艺节目,《劲歌金曲》则是最长寿的音乐节目。

@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2002年,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吿成立


05
邵逸夫奖、逸夫楼、逸夫医院

多年来,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


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他对中国敎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敎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对此,邵逸夫曾表示,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而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20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0多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敎育和医疗项目。

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吿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邵逸夫说:“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硏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敎育事业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不过,邵逸夫的主要情感还是与两个女人有关


@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则是人称“六婶”的方逸华


06
两段相濡以沫的婚姻

身处娱乐圈,邵逸夫四周不乏美女围绕


风流传闻更是数不胜数,他也常说爱和女明星出街跳舞、吃饭、聊天,他自我评价“风流但不下流”。

不过,邵逸夫的主要情感还是与两个女人有关。他一生共娶过两任妻子,且都是相濡以沫多年。与发妻黄美珍相识于青年时期,当时正在东南亚辛苦创业的邵逸夫经由新加坡富豪余东璇引荐认识了黄美珍,两人一见钟情。

邵逸夫与原配黄美珍育有两子两女。对于这位妻子,邵逸夫赞美有加,说她是生命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她是一等一的好妻子,样样都好,回到家里我没有麻烦。”

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病逝。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产,同时,邵逸夫的4个子女陆续淡出邵氏的管理层。

邵逸夫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则是人称“六婶”的方逸华,1952年,45岁的邵逸夫认识了红遍南洋的女歌星方逸华,邵逸夫发现方逸华不仅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而且竟还懂得许多业务经营管理上的事,于是力邀她加盟邵氏公司。

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邵逸夫的子女并未子承父业,方逸华始终忠诚执行邵逸夫的指令,成为其最为信赖的伴侣。

1997年5月6日,邵逸夫和方逸华终于来到美国拉斯韦加斯登记并举行婚礼。90岁的新郎邵逸夫,62岁的新娘方逸华终于结束了爱情长跑。

此外,我们注意到邵逸夫原名邵仁楞,逸夫是后来改的名字。对于改名,他自己也有解释:“我取名逸夫,就是想闹中求静,安安逸逸度过一生。”或许让他无法预料的是,他的一生将被人铭记,如“逸夫”二字已经永远地镌刻在这些建筑上,风雨难侵,成为实实在在的传奇。

乳财传媒出品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