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郭德纲捧为“新文哏大师”!用臭包袱毁掉相声前途的徐德亮

"


  十二年前,身为德云社元老级人物的徐德亮打响了退社的第一炮。离开德云社两年后,徐德亮加入何沄伟、李菁二人创办的星夜相声会馆。单从影响力来看确实不能与以往在德云社时同日而语。最近几年,徐德亮出现在相声舞台上机会越来越少,反而转战其他领域遍地开花。不仅在北京广播电台有了自己的专栏节目,还担任起了话剧编剧和演员的角色。开画展、唱八角鼓、做公益、参演电视剧、写作出书......忙得不亦乐乎。

  老话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相声演员半路转行或是很少再说相声的大有人在。实在没必要用“不务正业”的绳索对一个说相声的五花大绑。不过徐德亮的相声表演水平到底如何,却很难有一个定论。当年在德云社时,徐德亮和其他主要演员一样被班主加以“标签化”宣传。郭德纲给他的推广定位是“新文哏大师”。对于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徐德亮来说,这顶大帽子的确让人诚惶诚恐。

  既然号称“新文哏大师”,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徐德亮和不同搭档说过的文哏段子都有哪些。像常演的有《五行诗》《朱夫子》《批聊斋》《西江月》《讲四书》等等。平心而论,徐德亮使文哏活时,还是有自己的特点。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养的积淀对表演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从台风上看,与“新文哏大师”还是相去甚远。比如当年他跟高峰合作的《批聊斋》,这块活刘宝瑞、吴兆南等老先生都使过。以刘先生为例, 在处理文哏段子时,他没有像苏文茂那样塑造出一副文质彬彬但又破绽百出的形象,而是用不懂装懂的态度胡批乱讲,以此制造包袱。虽然少了一丝书生气质,但观众同样觉得可信又可笑。

  反观徐德亮的表演虽然火爆,但不禁琢磨。整段最大的亮点不在正活上,反而是拿捧哏的砸挂。“穿一个土黄色大褂,拜了个师父,范振钰”接连使了三四番,包袱全响了。不过,对聊斋故事的歪批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而这其中的歪批歪讲,经徐德亮改编后又加进去不少暗臭的包袱。比如,“借鬼还能育人?”“世上有没有鬼?那女鬼呢?那丰满的......”以及拿捧哏的媳妇找的底包袱都与这段文哏节目显得格格不入。在《批聊斋》里他把扮演的“甲”俨然塑造成了一个好色之徒,且将这一形象贯穿于整段节目,显然与段子本意是偏离的。类似这样的暗臭包袱在徐德亮的创编段子里也屡见不鲜。在小园子演出时,往往是他铺垫好了,让捧哏的王文林来翻这臭包袱。

  抛开低级包袱,单就表演来看,其实徐德亮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观众在看他演出时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同一个段子徐德亮演到包袱的裉节虽说也能抖响,但总感觉比其他演员差一点脆劲儿。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尺寸上。老先生们常说,“包袱这玩意最娇气,早一点晚一点都响不了。” 铺平垫稳,三翻四抖,只是对逗哏演员的基本要求。这点都没做到的话,包袱压根就响不了。光做到有铺有垫还不够,还得把握好整体节奏,包袱抖出来的语气、表情以及捧哏的辅助配合都直接影响了台下观众的反应。

  要说徐德亮不会说相声,这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从小就跟张善曾、丁玉鹏、马贵荣这样的名家前辈学习。但如果真的像郭德纲所言,将他视为“新文哏大师”,那至少现在来看,他与“新文哏”的风格定位还有很长一段路。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