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戏曲舞台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如今在天上重逢相聚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大弟子、江西省京剧团前团长李松年,于7月30日6时50分在家人的守护下在沪离世,享年92岁。

这距离他送走结发妻子,

也是最默契的舞台搭档王苓秋

仅过去三个多月,

像足了他们曾携手演绎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

李松年,1931年1月8日出生于上海。

9岁进入上海中华国剧学校“松”字科,学习小生表演艺术,得益于授课教师赵志秋、陈桐云、王盛意、王益芳等,及昆曲授课教师华传浩、方传芸、邵传镛等,打下坚实的幼功基础。

出科后,于1946年6月,在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盖叫天、姜妙香五位大师的出席见证下,拜京昆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门下,成为俞门首位大弟子。

《俞振飞年谱》

其中记载了1946年李松年拜俞振飞为师一事,出席见证人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姜妙香五位京剧表演大师

李松年成长在“立新求异”艺术开放的时代,对本工小生剧目的思考,怀有他自己的认识:鉴赏、融入、实践、优化,是艺术价值追求思考与践行的基础。

他深得“俞派”儒雅书卷气之三昧真火:穷生戏,儒之酸而不腐;官生戏,儒之正而不僵。

李松年

无论是《豆汁记》的莫稽、《拜月记》的蒋世隆、《失舟巧嫁》的吴彦,都能做到细腻传神,而《写状》的赵宠更被誉为“俞派”嫡传。

与此同时,李松年在《梁山伯与祝英台》《失舟巧嫁》《拜月记》《玉堂春》等剧目中赋予新腔新韵,改良表演手段,创造性的表演使观众耳目一新。

李松年、王苓秋的《拜月记》

1959年和1961年两次庐山会议,都专门调李松年王苓秋夫妇率团上山演出。

在李松年的回忆里,“1959年,我们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演出。剧目是李如春的《水淹七军》、王苓秋的《玉堂春》和我的《辕门射戟》。1961年,我又为毛主席演出了《辕门射戟》。演出后,周总理代表毛主席上台接见我们,他向省领导问道‘这么好的演员,你们是从哪挖来的?’我爱人忙回答,‘我们不是挖来的,是支援来的。’”

王苓秋(右)与毛主席在庐山合影留念

当时在上海已经走红的李松年夫妇,为何会到相对偏僻的江西省京剧团工作?

原来,李松年的父亲华特生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上海乃至中国南方的大魔术家,与大名鼎鼎的张慧冲齐名。

华特生

周总理在观看了华特生的演出后接见他,并向华特生提议,江西省是革命老根据地,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好剧团为老区人民服务,听说你还有一个儿子也是演员,能否一起支援我们老区建设,到江西去工作?

“爷爷没二话,立即答应了总理的提议,然后又做通了我父亲和母亲的思想工作,就这样他们一起到了江西。”李松年的小女儿讲起从前,满是对父辈的敬意。

印有李松年名字的节目单

1957年到江西工作,一直到1995年退休回上海莘庄养老,李松年在江西省京剧团一待就是38年,为繁荣江西的京剧艺术作出了贡献。

李松年不但能演,而且善于推陈出新。他于1982年主创并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王勃与滕王阁序》,参加江西省全省汇演,获得了演出奖、剧本奖和舞台美术奖。

李松年、王苓秋1991年在上海演出《拜月记》

李松年是国家一级演员、江西省人大代表,但在三个女儿看来,他更是一个了不起的全能爸爸。

“他不但在艺术上精通博识,会表演、会作曲、会书画、会操琴;在生活中,会缝纫、会修理收音机、会做各种小家具。下放到江西农村劳动改造时,爸爸还靠自己平时积累的医学知识,在农村做起了赤脚医生,每天跋山涉水,为当地农民治病救人,医治好了许多病人,被称为‘李半仙’。”女儿的回忆中,满满都是爱。

不过,最浓重的爱,李松年都给了夫人王苓秋。

两人一生共同主演了许许多多才子佳人的戏,有《拜月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宝玉摔玉》《红娘》《逢玉配》等,都是两情相悦、痴心不变的爱情故事。

现实生活中,两人结婚70多年,互相扶持,琴瑟和谐,几乎片刻不离,被传为佳话。王苓秋病危期间,李松年始终于榻前悉心照顾。夫人于4月与世长辞,李松年三个月后也跟随而去。

李松年、王苓秋夫妇

遵李松年生前遗嘱,其丧事就简,不办仪式,只由几个近亲属办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会。

会上,小女儿念了追思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前脚刚走,您就急急忙忙去天上找妈妈了,担心她走远了,找不到了。

愿您在天上与妈妈早日相逢相聚,从此过着没有病痛、没有磨难的幸福生活。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编辑:小开

图片:受访人供图,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