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江湖2》里有温馨治愈的“生活心法”

 红汤一碗,双打一份,三把竹签下锅,冒着泡的红油里涮烫着足以让每个食客都能痛快淋漓的爆款美味……

“三年了,等你等得花都枯了!”“终于上线了,抱着饭碗等着呢!!!”“隔着屏幕都闻到味儿了!”不到三分钟的节目开场,打开弹幕已经满是屏幕前的观众垂涎欲滴的证明。

2019年,主打“城市宵夜文化纪录片”的《宵夜江湖》第一季自上线之初就成功俘获大量观众,不仅在“宵夜文化”的细分领域树立起自己的鲜明特色,还以“美食+夜晚”的独特视角开创了一个城市故事的新类型。

时隔三年,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联合播出的《宵夜江湖2》从四川乐山开启新一轮的“饮食漫游”。新一季节目仍然延续了第一季的基本叙述逻辑和影像风格,把镜头对准各具特色的八座城市,为食客们献上一份不同宵夜文化下“各美其美”的城市盛宴。

以美食为媒介

展现宵夜文化的百态千姿和万种风情

吃货界有个神奇现象:外地人排队去成都吃,成都人排队去乐山吃。

自从20世纪80年代,乐山人用一根竹签打开了一个沸腾的宇宙,乐山就成了麻辣烫的故乡。荤素皆可、丰俭由人,任何一种四季鲜蔬都可以成为滚烫红锅中的主角,但要说麻辣烫的灵魂,则要属内含乾坤的小小油碟。花生碎,干辣椒面、小米椒、蒜泥混合,加上麻辣烫老板独有的点睛之笔——藿香碎,使得油碟辣而不燥、油而不腻,各种香味齐全。

但对于每一个吃麻辣烫的乐山人而言,灵魂蛋炒饭是他们的必点菜单。老式猪油渣混上油煎鸡蛋,炒干炒香后包裹晶莹剔透的米粒,一口下去就是记忆深处最熟悉的味道。如果既不想吃麻辣烫,也对蛋炒饭无感,不防走进深巷来上一碗干笋牛肉面,吸足了牛肉汤汁面条,初尝微辣,但是回味起来却是满口的牛肉醇香……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宵夜江湖》主创团队“烹制”美食纪录片的技艺愈发稔熟。但《宵夜江湖2》里,美食并非主角,而是介质,透过美食,主创团队将要展现的人文景观、历史风物与人间情感娓娓呈现。

在乐山,这里有烧烤界的技术流,是引领宵夜潮流的“梦工厂”;有开了几十年的麻辣烫,用一根竹签打开的沸腾宇宙让全国食客趋之若鹜;还有藏在小巷子里的面馆,靠独特的口味征服寒来暑往的无数吃货……节目监制、腾讯视频黑曜石工作室负责人朱乐贤表示,“《宵夜江湖》启动之初就有明晰的定位,以浓烈的美食为通道,藉由鲜明的视觉音效风格,抵达浓郁的文化品格、文化底蕴。”

但是,如何在“馋哭”观众的同时,勾起人们内心更绵长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及激发起大家关于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现实生活的更多层次的咂摸,相当考验创作者的底蕴和火候。

《宵夜江湖2》的镜头里,主创团队每一位美食烹饪者共通的性格底色中,勾勒出了不同的宵夜文化所代表的“各美其美”的城市特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气候、历史文化、城市际遇,让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宵夜文化”千姿百态,展现万种风情。

因此,与其说是美食纪录片,《宵夜江湖2》更像是一部人文纪录片。正如节目总导演杜兴所说,“我们采取一种人类学的方法,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试图去研究当地宵夜文化背后的传统,这个传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在漫长岁月里的变与不变又是什么”。从美食中窥见文化与情感,《宵夜江湖》风云又起。

让人成为故事的核心

洞见风云变幻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痕迹

很难想象,曾经整日置身于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矿机厂工人们,放下手中的零部件,面对碳火烧烤也能手到擒来。

牛肉被手工切成大小均等的肉片,腌制后用竹签串好放到果木炭上文火熏烤,牛肉干香、竹签的木香和着辣椒面的香味随着熊熊火焰飘散进人们的鼻腔,油脂滴到炭火上滋滋作响,霸占每一个食客的味蕾高地。首期《宵夜江湖2》里,“矿机厂烧烤”以凌厉的工业风在乐山一众美食中自成一派,但究其风味内涵,却源于一座工厂的命运兴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重要的国防军工、材料、机械电子等工厂聚集在乐山,它们远离市区,形成了封闭而自给自足的生活社群,直到世纪末的社会转型,失落的工人们从车间走向深夜的街头,在乐山的街头美味里诉说着自己的坚韧和体面。

在尊重食物的基础上,《宵夜江湖2》通过人物故事将观众对社会和人生的感知拉长到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它温柔唤醒人们远去的时代记忆,也带我们看见在不同的时代际遇下、不同的发展背景下经受着阵痛也迎接着希望的人们,以及在风云变化的时代里,那些始终如一的坚韧和奋进,信念和勇气。

可以看到,《宵夜江湖》与传统的美食类纪录片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主角,既不是美食也不是做出美食的厨师,而是孕育珍馐美味的城市。把城市当成叙事主体,主创团队希望通过美食把心目中的城市风貌和城市命运呈现给观众,在兼具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叙述中,浓缩钩沉时代的全民记忆。

与此同时,有了第一季的创作经验,主创团队在处理食物、人物、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信心。相比于第一季对多种地方美食的集中呈现,《宵夜江湖2》为了保证单个故事的完整性和信息量,在人与故事的数量上做出割舍——《宵夜江湖》在每集30分钟的篇幅里,讲述3到4组人物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这些人物中,有几代接力坚守的家族手艺传承者,有坚决不上任何外卖平台自己“蓄水”私域流量的理想主义打拼者,有夫妻、父子、母女、闺蜜等林林总总的“闯荡江湖组合”……而在每一组人物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时代在他们身上所留下的痕迹。

此外,《宵夜江湖2》不仅加强了城市性格和城市气质的体现,在视觉语言层面上也更加精美,力求带给观众极致的视觉盛宴。从淡泊坚韧的乐山,到肆意生长的西双版纳;从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到东海之滨的宁波;从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到潮来潮往的海口……《宵夜江湖》以漫游者的眼光,陪伴观众穿过缭绕的烟火,走进岁月的纵深、城市的肌理和情感的沟壑。

在“流动的人生舞台上”

为自在温暖的平凡生活引吭高歌

除了美食,“生活”也是被反复提及的主题。

在杜兴看来,《宵夜江湖2》是一个流动的人生舞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他们没有剧本,镜头所至,他们都是自己的主角。透过镜头,他们不仅展示自己赖以生存的‘绝世武功’,更娓娓道来自己纵横武林的‘生活心法’。”

1980年离开蔡金老家,熊华锋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成为一名专业的杀猪匠,但到了90年代,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工作单位垮杆,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的熊华锋不得不改行,选择在张公桥盘下一家门市做起了麻辣烫。但无论是当杀猪匠,还是做麻辣烫,熊华锋始终没有放弃热爱的绘画,甚至将麻辣烫蘸碟的制作过程视为一幅美术作品。乐山铃铛哥浪子回头,当人生终于重返正轨,他将半生的感悟都熬进了那碗蹄花面中,野山椒腌泡三年,经大火吊汤后小伙慢熬,无论加班到多晚,来上一碗“直接回魂”。铃铛哥的朋友说:“我们人不能太复杂了,就是要能够安静下来。必须得用心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绝对就能做好。”

而对于矿机厂烧烤的老板们来说,在别人眼中的同行是冤家,他们的“没有避讳”似乎成为“矿机厂烧烤”红透整个西南地区的关键,一句“核心技术是你愿意干这个事情”,更道出每一个虽然饱经生活磨难的普通人,始终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温暖正能量。

朴素的地域美食散发诱人迷香,味蕾和灵魂共襄盛举,在《宵夜江湖2》的镜头里,流露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哲学,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的人生。

杜兴曾说,通过美食故事,我们试图找到大家熟悉的、确定的东西。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流动的命运,稳当的活法。片中,《宵夜江湖2》里的“江湖”是美食的江湖,也是生活的江湖,节目组穿梭于8个城市之中拍摄了超过50种美食,探讨人与食物、城市、生活的关系,格局尽显。

可以看到,《宵夜江湖2》从美食切入生活的纵深,在无形中锻造着一部属于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而这部令人肃然起敬的平凡史诗,也将给到当下的人们一些积极的启示——哪怕生活有起有落,没有“吃”不掉的迷茫,没有“熬”不过的难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