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隐入尘埃》不能感动我甚至也没有看的欲望

也不知道写这篇文章是否会让自己一直装扮的“佛系”人设遭受坍塌——比如要“口吐莲花”、“要随喜”、“不能观过”等等,但还是希望可以真诚地、尝试站在电影艺术本身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肤浅看法,就事论事。

之所以不想看这部电影的直接原因是:当看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之后,就不希望自己再看那些不是特别好的电影,怕拉低自己好不容易才提上来的审美和感觉,正如看了经典文学之后无法再看那些肤浅粗俗的作品一样。人需要保持某种“精神洁癖”。

歌德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学好本国语言,就需要掌握好一门外语”。大概是深入的理解自己,源自于和不同于自己的、其他存在的对比分析。所以,对于中国电影也是如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站在世界范围内来审视中国电影,只能说一言难尽了。

言归正传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奇怪地想起了一部电影《冈仁波齐》,揭示了藏人虔诚信仰、朝圣圣山“冈仁波齐”的故事,想起当时某著名海外周刊的评论(大概是《时代周刊》吧):“这是一部静静地展示人类信仰的电影,无需过多言语”。不得不说,评价很恰当中肯,甚至有着某种含蓄的戏谑。

简而言之,如果只是单纯表现藏族的虔诚,只需要到西藏即可,到处都是礼拜、绕塔、朝圣的人,这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隐入尘埃》其实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如果说它演绎了小人物的困难,类似于俄罗斯文学中那种“多余的人“,那么问题是:然后呢?好像没有了,不知道是否同样是“无需过多言语”,还是言犹未尽,甚至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也可能有着人所共知的、不可说、不方便说的前前后后,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我们好像除了心情沉重、一洒同情之泪,也没有其他了。

而且,里面的一些画面、动作、对话,具有着让人难以接受的做作、矫情、夸张、虚假,甚至幼稚可笑;而一部电影只要有这样的一些细节,就已经让人失去了想看的欲望。这就好比,女生在谈恋爱的时候,看到男生指甲里有黑泥就直接pass一样,再说你人好、条件好,如果连基本的卫生意识都没有、生活都不能自理,则很难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而在《隐入尘埃》如火如荼上映的时候,刚好看了一部印度电影《云端之上》,同样也是底层人物试图摆脱底层生活、挣扎求生的故事,但里面的矛盾冲突、戏剧手法异常尖锐,融合了宗教、哲学、人性和伦理等各个维度和层面,让人震惊之余也发人深思。

尤其是,当老太太得知自己年过中年的儿子试图非礼电影中男孩的姐姐,而被男孩的姐姐用砖头砸伤住院,而老太太带着两个孩子从乡下来到城里本来是照顾自己受伤住院的儿子时,还得到了谎称是老太太儿子朋友的男孩的帮助,然而当得知真相后,尤其是因为老太太儿子的行为可能导致男孩姐姐要长期关在监狱时,这位老太太作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一个人去了医院拔掉了还在病床上自己儿子的氧气管,导致自己儿子窒息而死,然后还写下了免责声明并愿意承担一切(试图以此免除男孩姐姐的罪行)。当做完这一切的老太太坐在医院的长廊上,目光呆滞、万念俱灰地(可能心中也有着巨大的痛苦、悲哀和绝望)望着远方,将人性的冲突推向了极致?

试问,如果你是那个不肖儿子的母亲,你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和行为吗?(想起之前沈阳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为非礼不成害死了一个10岁的小女孩,男孩的母亲还振振有词说:“他还是个孩子”,甚至这已经成为一句“名言”。)



所以,那些真正撼动人心的电影,一定有着深刻的冲突,可以让人直面人性、信仰、灵魂等等终极拷问,并且还完成了引领、激发和升华,将我们的思考和发问,推向更高的维度或者深度,突破了我们原有的局限和障碍,获得了重生和超越。

很遗憾,《隐入尘埃》并没有这种表达,正如电影《冈仁波齐》一样。

倒是想起2012年上映的史诗级灾难电影《2012》中,同样也有发生在西藏的画面:一个老喇嘛和年轻弟子的对话,短短2-3分钟就深刻地揭示了西藏人或者说真正有信仰的人在面临灾难面前的心态和举止,影片使用非常平实、自然的语言,对话充满了禅机和灵魂发问,引人深思的同事却又不失电影艺术水准。这种感觉就好比真正的艺术大师,可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本质和要害(惊叹于好莱坞的导演或编剧比我们似乎更理解西藏的信仰),从内容到形式都很“高级”、很艺术;而肤浅的画家只能详细地临摹、事无巨细的表达,但却没有抓住事物最内在的本质和核心,所以表达也自然差强人意。


或许,这就是中国电影面临的最致命问题:我们有钱、有人、有影院、有票房、有人看、有炒作、运作和各种勾兑,还有造假(比如同样叛卖苦难的“二舅”)。但唯独有一项没有:没有灵魂、没有艺术,更没有触及到艺术的本质,或者说并没有掌握艺术的“本来面目”或者达到应有的水准,自然也无法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和共鸣。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的周遭国家从伊朗到印度、从泰国到日本韩国等等,都可以甩我们几条街不止。

抛开电影本身不说,哪怕能拍出一部类似泰国那样高水准的、在世界上屡次拿到顶级奖项的广告也行,遗憾的是似乎一部也没有。

说多了好像不太爱国或者冠之以愤青,但如果不直面这一事实,或许我们永无出头之日。当然了,各种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电影的反思和论述汗牛充栋,但是实际的境况是,我们依然并没有改观和进步,或者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要害。

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笔者无力进行展开鸿篇巨论,只能尝试追根溯源,浅探一下缘起因果:

其一、没有真正融入世界范围内的人文哲学语境,没有建立“连接”也没有完成“突围”。

这一方面可能我们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积累(包袱),使得我们积重难返,再加上体制、环境、民众受教育程度等等局限,然后是没有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整体的人文环境还处于类似于某种“史前文明”或者说“蒙昧时代”,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对世界文明的理解也先天不足,这反映到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是巨大的掣肘和制约;另一方面,中国的精英阶层也没有真正突破当下生态环境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觉知去主动学习、自我教育、回归经典(世界范围内)、大力创新,甚至很少读书,没有足够的“输入”自然也不产生有分量的“输出”。

当然,中国有很多吃瓜群众,即使一部并不怎样的电影依然也有票房(可能也是没有什么更多选择的无奈),甚至赚得盆满钵满。这样,制作方自然试图用最低的成本来撬动最大可能的蛋糕了。毕竟,这依然是资本的游戏,遵循了资本先天谋利的本性。

其二、人性、人心并没有完成现代文明、当代艺术的洗礼,使得依然以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做事方式来对待艺术,自然无法获得提升和超越。

其实,艺术的本质是我们心性的显现,电影更是如此。同样,影视圈的各种乱象,各种的急功近利、勾心斗角、潜规则、暗箱操作、各种的运作、各种的“龙争虎斗”,实际是人性、人心的反映。而我们这种民族性、人性经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加上各种权术、韬略、谋划、实用主义和小聪明,使得我们没有现代科学思维,也没有纯粹的艺术情怀,更没有宏大的格局和视野——就像我们一直叛卖苦难、家庭、官场、宫斗、抗战一样,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仰望星空,思考人类的起源和存在…

所以,在这样的一种生态环境之下,很难产生真正伟大的艺术。

虽然说,个人的不懈努力也许可以实现“突围”和“超越”,但整体生态环境的制约有时候会产生致命的阻力。正如,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想完成逆转不是没有可能,但有一种“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感。

但愿我们走向真正的觉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