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守边人的家国情怀

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电影落幕,而展映板块的一部电影却留给观众无穷的感动。

电影根据真人事迹改编,讲述了主人公携妻远赴新疆,住地窨子,骑马巡逻,白头偕老在边地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们为事业奉献一生的崇高精神。

电影以《守边人》为名,而其讲述得不仅仅是守护边防的故事,更是守护信仰,守护家国情怀的漫长旅途。

主人公夫妇驻守的地方条件艰苦。在驻守过程中,他们有许多机会回城。但他们却不想进城“享福”,力争留守边关。最终,他们的诉求得到上级的批准,他们戍边的决心亦更加坚决。在艰难困苦中,他们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即使后来小女儿为了上学,寄宿在县里朋友家,受委屈、想父母,也丝毫没动摇护边的决心。

到了退休年龄,主人公的女儿多次要接他进城养老,可他拒绝了。他让老伴去,自己还是一个人继续守着老屋,升国旗,巡逻在已设围栏、立界碑的边防线上,总共坚持了50余年。

影片上映后,许多人都表示,影片唤起了自己心中的爱国情怀,许多有过驻边经历的人还想起了自己在他乡坚守的回忆。

尽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驻边工作和生活条件已经提高了许多,但那份远离亲人的寂寞感,以及面对艰险环境的挑战,却是每个驻边工作者必须经历的。

烈士陈红军胸怀“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扎根奉献奋战在边防斗争一线。在中印边境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

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有着一群“雨林先锋”。他们是西双版纳州强边固防工作队的工作人员。今年4月份,一头大象进入了“雨林先锋”们驻守的防区。4名队员在房顶上,24小时轮流盯着,齐心协力地坚持了10余天,直到大象安全回到森林,他们才放心离开。

在这些“雨林先锋”中,有人坚守岗位长达三四年之久,也有人过年过节也没能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他们看来,作为党员,能参加强边固防工作,感到非常自豪。

卓嘎、央宗姐妹长期驻守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村。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该地只有她们一户人家。然而为了守好祖国的领土,她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于当地。如同扎根雪域边陲的格桑花,绚烂绽放,守护家园。

正如电影里主人公在边疆驻守了50年,有无数的驻边工作者也将人生最绚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边防。成为守边人,他们无怨无悔。

其实,每个人都是守边人。对于守边工作者来说,“边”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对于普通人来说,“边”就是职业。每个人都应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职业认真付出,做好自己的守边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报效祖国的过程中成长成才,人生价值就可以最好的实现了。

影片中,主人公总会在老屋前升起一面五星红旗,这面红旗也升起在每个守边人的心中。


作者 | 李滢嫣

责编 | 张咏琴

图源 | 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