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年轻化革命历史题材剧,《血战松毛岭》如何将创新与品质合一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中的奇迹。

但少有人知道,长征前发生在福建山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的最后一战。1934年9月,当敌军向松毛岭其他阵地再次发动猛烈进攻,红军与敌人反复冲杀肉搏,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持到了最后。在“伟大的转折”之前,这七天七夜经历了什么?这些红军战士又有哪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历程?

革命历史题材网络剧《血战松毛岭》把视点放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多线叙事、层层递进,以小见大、平民化叙事,塑造出一批真实有个性的红军战士群像,填补了这段革命历史的荧屏空白,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新叙述和深刻表达打了样。

该剧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指导,优酷、慈文传媒、小糖人传媒、剧有想法联合出品,入选福建省广电局重点扶持项目。甫一开播,《血战松毛岭》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在视觉呈现上,剧集利用航拍镜头、全景镜头和慢镜头等方式来表达情感、渲染氛围,让作品呈现出史诗般的质感。在表现轰炸、爆破、射击、格斗、冲锋等动作场面时,都极尽细致之功,80余天紧张拍摄、568个大小场景、5000余个弹着点……这些匠心打造都是答案。

不仅如此,这部剧的突破是全方位且贯穿整个制作流程的。之所以能让观众发出“电影感满满”“网络剧拍出了电影的感觉”“镜头拿捏得真好”的感叹,在于剧集加入了三维动画、动漫等元素,并大量使用电子音乐、特效拍摄等,加之电影宽幅的拍摄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产生持续深入观剧,并通过这部作品了解革命历史的意愿。

该剧对于剧情节奏的把握也可圈可点,以简洁干练的叙述方式呈现故事的高节奏感,从视觉到内核都努力让观众感到震撼。全剧共表现大小战役20多场,既有烽火硝烟令人震撼的激烈场面,也有战斗中的革命情怀和浪漫主义色彩;而战役中富有个性、形象鲜活的底层工农犹如身边的人,曾经认知中的英雄人物似乎也能“看得见,摸得着”。

革命历史题材剧虽然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大小荧屏,但对年轻人来说却有不少距离感,如何在当下讲出年轻观众愿意听的故事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对此,该剧一改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创作惯性,换了一种全新的风格和方式讲故事,以“不一样的革命历史戏”收获了一众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更重要的是,《血战松毛岭》在常见的创作模式上进行创新,娴熟把握艺术创作中悲与喜、张与弛、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在险象环生的殊死搏斗中注入抒情与写意。各类角色依次登场,他们敢爱敢恨、性格鲜明,让观众感受到了英雄先驱们的灵魂之美。

因此,这部剧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更加鲜活而丰满。独立团团长余光明原本是一位朴实的农民,被乡村恶霸“逼上梁山”,选择誓死追随红军;女军医朱音在一心只为报得私仇的过程中,逐渐被工农红军的精神所感染,最终也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正如演员邵桐提起自己饰演的角色跛佬时说道,这部剧并没有回避一些人性的缺点和弱点,恰恰因为部分人物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才显得他们愈发可爱和真实。

这些参加松毛岭战役的红军战士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在自己的青春中选择了信仰,选择了奉献。他们也并非天生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而是在一场场大小战斗中逐渐成长、逐渐强大。这便是该剧编剧陶佳所讲述的,要把遥远岁月中的历史故事呈现给观众,就需要挖掘出能够让当下年轻人产生共鸣的情感点。

当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剧走向大众后,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用艺术表达手法还原历史真实,更传递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血战松毛岭》为观众提供的是一种具有“临场感”的观看体验,既能看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细节性,又能看到历史人物的鲜活性和生动性。观众们强烈的家国意识不仅瞬间被激发,还能在弹幕中找到了价值共鸣,“致敬先辈”“先烈精神永存”“看得泪流满面”连接形成了在线的情感共同体——这种共鸣也从1934年抵达了2022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革命文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该剧挖掘并帮助当代大众重新认识松毛岭战役的,不仅反映了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作出的贡献与牺牲,更从真实又充满艺术张力的角度弘扬红色革命文化,让“中国故事”的讲述“更上一层楼”。

剧集通过真实的人物、地点、事件完成了历史记忆的建构,展现了中国红军开始长征前“最后一战”的历史画卷,强化了大众对这段历史的认知,进而作为一种精神导向持续催人奋进。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剧集的讨论络绎不绝,人们对该剧产生了强大共振,这便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现实价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