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王老太师配享太庙,为什么养出三个不成器的儿女?

作者|晨曦

配图来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整部剧出现频率最高的台词,非“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莫属。

剧中角色的身份、地位、立场千差万别,却都不约而同地把这句话奉为金科玉律,身体力行地替子女的终生幸福谋划。

凡是说这句话的父母,无一例外地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无疑是《知否》这部剧要表达的重点之一,剧中父母对儿女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大有可讨论之处。

按理说,有这么多深谋远虑的父母,剧中的孩子应该个个成材才对。

再不济,也至少可以过得平安顺遂。

然而纵观全剧,我们会发现,很多自身相对优秀,又爱子如命的父母,并不能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有些甚至亲手毁了孩子的后半生。

比如林小娘,精明似鬼,以妾室之身凌驾于正妻之上,几乎把整个盛家都把持在自己手中。

结果养出的一双儿女,长枫懦弱无能,墨兰在她的教唆下与人私通,结果被娘家厌弃,被夫家瞧不起,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再比如小秦氏,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承袭爵位机关算尽,偏偏养出了一个胸无大志的“傻”儿子,几十年的心血最终付诸东流。

最可悲的是王老太师,生前受人景仰,死后配享太庙,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堪称煊赫一时。

然而与王老太师的美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个儿女里没有一个成器的:儿子庸庸碌碌,长女跋扈刻薄,次女糊涂蠢笨。

这些人别说延续家族荣耀,就算是守住现有的祖宗基业都很成问题。

最后王家果然获刑流放,王老太师为子孙挣下的光明没能传到第五世,就被生生地断送了。

第一遍看剧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么多精明能干的父母,却培养不出一个好孩子?

尤其是王家,作为名门望族,虽然王老太师去世得早,但能获取到的资源也是顶级的,又有智谋过人的王老太太,怎么就会把孩子教育成这样?

直到我刷了N遍《知否》,终于从顾廷烨和明兰的江边对话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时明兰见蓉姐儿跟着顾廷烨流浪于江湖,劝他多为蓉姐儿的将来想想。

这时候夜晚的江风刚好将蓉姐儿的笑声送到他们身边。

顾廷烨看着蓉姐儿开心玩耍的身影,觉得蓉姐儿既然在这里过得高兴,就没必要回京城。

而明兰作为过来人,立刻劝说他:

“可人这一辈子不能只看眼下。”

看到“只看眼下”这几个字,我突然就明白了王家的教育问题出在哪里:

王老太太嘴上说着要“为子女计长远”,其实她对子女的所有做法都是只顾他们眼下的舒心快活,根本不是真正为子孙和家族的长远考虑。

就像顾廷烨看到蓉姐儿此刻玩得开心,就不管她日后的婚嫁之事一样。

王老太太就是仗着王家家世显赫,认为儿女不需辛苦努力,依靠家族荫庇就可以入朝为官、嫁入高门,所以不曾对他们严加管束。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我发现剧中有很多细节都可以证实这一点,下面是详细分析。

01

相信看过剧的人,都会对大娘子这个角色印象深刻。

因为她脾气爆,性子直,骂起人来词汇量极其丰富,虽然给剧情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但是实在没有半分大家闺秀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样子。

正是在她的对比之下,林小娘才显得格外温柔娴静,满腹才情,也难怪自诩文官清流的盛纮更喜欢跟林小娘在一起。

再看康姨母,简直连大娘子都不如,满口粗俗不堪的下流之言,行事做派也一点都看不出贵门女子的风范。

至于王家舅舅,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也能看出他资质平庸,没有经世济民的才干。连同他的儿子们,也是庸庸碌碌,没什么成就。

以上种种,都说明王家的儿女应该并不像当时的豪门世家子弟一样,从小饱读诗书。

以王家的权势和地位,要说请不起先生,那绝对是无稽之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王老太太心疼孩子读书辛苦,于是任由孩子偷懒懈怠了。

这一点,从大娘子对如兰读书的态度就可以窥见一二。

盛家举家从扬州赴京时,大娘子曾在船舱里盯着如兰背书,她对如兰说的话是这样的:

“现在是在船上,你可躲不了你爹爹查要查功课。”

如兰听了满不在乎,因为她自有应对方法,只要她到祖母那里去,盛纮就不能抓她问功课了。

对于如兰这种耍小聪明的行为,大娘子的反应是对刘妈妈笑了一下,意思是:

瞧见没,这丫头还挺有办法。

随后她就把关注点转到如何对付林小娘上,如兰在她身边用手撑着下巴快睡着了她也不管不问了。

由此可见,大娘子根本不在意如兰有没有好好读书上进,督促她背书也是怕她被盛纮罚。

大娘子的心态就是,既然如兰自己有办法应付她爹爹,读不读书就随她去吧。

从这个细节里不难猜到,大娘子小时候嫌读书太苦,不想读书时,王老太太想必也是这样纵着她的,所以她如今才对诗书一窍不通。

倘若她年幼时能多了解一些史书典籍,把该懂得的道理都学会了,未必会如此糊涂短视。

康姨母和王舅舅的情况估计也类似。

所以康姨母胸无点墨,行为粗鄙,除了身份之外毫无值得他人敬重之处,自然无法赢得夫君的爱,于是她将自己的不如意都发泄到了妾室庶子身上。

而王舅舅,虽然顶着父亲的光环进入官场,但因为自身没有真才实学,始终不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以致于王家逐渐没落。

从古至今,不让儿女读书都是短见。

王老太太自认为自己和丈夫立下的基业为子女换来了不用努力读书的特权,结果子女年少时偷过的懒在成年之后全都还了回来。

02

除了不要求子女读书上进之外,王家给子女灌输的思想也很有问题。

首先,王家子弟都非常看不起妾室和庶出的子女,认为嫡子女就应该得到所有最好的东西。

如兰就整天把嫡女挂在嘴边,觉得自己天生就比两个庶出的姐妹身份高贵,所以不需要像她们那样努力。

大娘子虽然嘴上时常提醒如兰不许总拿“嫡庶”说事,可她自己每次一激动,“贱婢庶子”就从嘴里冒出来了,刘妈妈想拦都拦不住。

以致于明明道理在她这边,却总是因为出言不慎得罪盛纮,而屡屡败给林小娘。

大娘子在明知盛纮听不得“庶出”的情况下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说明在她心里,庶出的低贱就是根深蒂固的。

康姨母跟她比起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根本不把妾室和庶子女当人看,庶女康兆儿和她的小娘就被康姨母折磨得苦不堪言。

王家的两个女儿之所以会这样,必然跟王老太太对她们的教育有关。

虽然说在那个年代,嫡庶的确尊卑有别,但并不代表一切。

华兰虽为嫡长女,仍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在京城官眷中赢得口碑;长柏也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一举中榜。

反之,即便嫡子女嫁入最显赫的人家或者被授予高官,若是自身没有能力,也一样把握不住。

王家的三个女儿已经用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03

最后,王家的教育最致命的问题就是不重视子女的品行,无论子女做了什么错事都是无底线地纵容。

还是从大娘子开始看:

她和康姨母勾结着,把康兆儿送去害明兰。

祖母为了逼她和康姨母断绝来往,罚她在人来人往的地方下跪。

事后,大娘子只想着自己所受的委屈,完全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还对祖母心生怨怼,这才给了康姨母对祖母下毒的机会。

可见大娘子在家时应该很少受到父母责罚,所以根本没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遇事只知道责怪别人。

这个推测也可以从王老太太身上得到证实:

例如她在盛家谈判时假意放弃康姨母,当着众人的面细数了康姨母的诸般罪过,说明她对自己这个女儿的德行一清二楚。

可即使这样,她还是要想方设法为女儿脱罪,完全不觉得康姨母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应该得到教训。

后来康姨母被顾廷烨杀死,王老太太拼死也要给女儿报仇,甚至对儿子说出了这样的话:

“若是你父亲在世,你妹妹就是再有十桩罪过,那姓盛的、姓顾的,谁甩一个脸色?”

有王老太太这样的母亲作为靠山,大娘子和康姨母行事不计后果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在王老太太看来,对子女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哪怕是草菅人命、践踏道德。

这种畸形的爱给她的三个儿女带来的结果是:

一死,一流放,还有一个在老家祠堂反省十年。

由此可见,“母亲惯子如杀子”这句话一点错也没有。

04

写在最后:

王老太太没有教育好的孩子,最终被社会代为教育了。

回看王老太太的教育方式,无论是不教导子女用心读书,还是强调出身决定一切,以及对子女的品行不严加纠正,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心态:

只图眼前欢愉,不求长久的安身立命。

被这种教育观念培养起来的孩子,也许短时间内会活得开心自在。

但当有一天,他们在社会中处处碰壁,而父母不能再保护他们时,就会觉得难以适应了。

因此,现实中的父母真的要引以为戒。

无限度的宽容和保护只会成为害人害己的利刃;

“管教子女需严,考验品行需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深远”

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作者】:晨曦,品影视经典,写人间烟火,过自在生活。看更多精彩剧评请关注公众号:晨曦休闲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